传统文化 莫要忽视民国瓷
Posted 民国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莫要忽视民国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莫要忽视民国瓷
民国瓷器历来不受收藏家的重视,因此,长期以来,在收藏界存在对民国瓷不客观、不实际、不公正的评价。
正如《民国瓷器概述》中所说:“由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虽不足40年,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生产几乎遍及全国,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遗憾的是,民国瓷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收藏家视民国瓷器为难登大雅之物。故此,关于民国瓷器的研究和系统整理十分不够,许多优秀作品或损坏或遗失。诚然,民国瓷器精品不多,质量也难以与明清瓷器比肩,但也不乏精细之作,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仍有其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历史步入了一个新的世纪,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民国瓷,给民国瓷器一个客观的、实际的、公正的评价。
民国瓷虽然只经历短暂的38年,它却留下了不同流派各具特色的风采。经过笔者对民国瓷认真的思考与研究,认为民国瓷分为4个流派较为适宜。这4个流派分别是:1.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景德镇烧制的御用瓷,这些器物可称之为民国宫廷瓷。2.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这些瓷器可称之为民国仿古瓷。3.民国期间以文人潘宇、汪晓棠以及珠山八友等为代表的绘瓷名家创造了新兴的粉彩工艺,这些新兴的粉彩之作可称之为民国粉彩新艺瓷。4.民国期间为抵制洋货,兴我国货,厦门福建宝华制瓷有限公司、萍乡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公司等30多家公司纷纷成立,它们生产的是日常生活用瓷,这些生活用瓷,可称之为民国生活瓷。
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的粉彩新艺瓷的创新和民国生活瓷的发展谈一谈个人认识。
民国粉彩新艺瓷的创新。浅绛彩瓷源于元代黄公望的浅绛山水画法,用水墨和淡赭色颜料绘画山水,以淡绿绘树石的阳面,以黑色绘树石的阴面,构成一幅淡雅的画面。它的出现与当时民初盛行的浓艳色彩瓷器形成强烈的对比。由于浅绛彩瓷颜色不耐久,在民国初年便日趋没落而逐渐退出了民国瓷器彩绘的领域。
以文人的加盟如潘宇、汪晓棠等人创造出以瓷当纸,将宋元以来的工笔或兼工带写的绘画略加增减在瓷器上加以成功的表现,由此产生了民国粉彩新艺瓷的创新。民国粉彩新艺瓷在民国二十年前后成为景德镇瓷器彩绘的主流,景德镇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彩绘名家将民国粉彩新艺瓷推向了高潮。
民国粉彩新艺瓷绘瓷名家都有个人用印。如何许人常用印有“何”、“处”、“许人出品”、“德”等。毕伯涛常用印有“伯涛”。除个人用印之外,还有的绘瓷名家写堂名款识。
民国绘瓷名家写堂名款识的有:潘宇用“古欢斋”、汪晓棠用“彤云山房”、王琦用“斋”、王大凡用“希平庐”、汪野亭用“平山草堂”、刘雨岑用“饮冰斋”(早年)、“觉庵”(晚年)、邓碧珊用“晴窗读书楼”、程意亭用“佩古斋”、王步用“愿闻吾过之斋”、田鹤仙用“古石斋”、徐仲南用“栖碧山馆”、刘希任用“再思轩”、梁兑石用“石庐”等。
民国时期景德镇绘瓷名家还有:余灶昌、王东荣、曾龙升、张志汤、方云峰、汪大沧、余翰青、张沛轩、程芸农、邹文侯、吴霭生、涂菊亭、王锡良、吴震、朱明等。
民国粉彩新艺瓷的艺术成就非凡,主要在于每个绘瓷名家都有独特的专长与艺术创造。同是粉彩人物,却各有不同的艺术风韵;同是粉彩花鸟,却各有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同是粉彩山水,却各抒发独特的意境。如潘宇的粉彩仕女图,笔法细腻、格调优雅,仕女的眼睛能传神,不求形工求神似。汪晓棠的粉彩仕女与人物画,设色淡雅精细,衣纹如行云流水一般,人物动态逼真,景色与人物和谐融洽。王琦的粉彩写意人物,色彩清新淡雅,人物形象生动。王大凡的粉彩人物(落地彩),人物神形兼备,色彩和谐自然。汪野亭的粉彩青绿山水,水墨笔法纯熟,远山烟云飘绕,近水飞泻古潭。何许人的粉彩雪景,常画出雪景与人物动静结合的创意,皑皑白雪万物静,瑞雪遍野兆丰年。邓碧珊的粉彩鱼藻图清新、活泼、自然,水摇绿草伴鱼嬉,游鱼追逐显出神儿。刘雨岑的花鸟草虫自然、形象、生动,鸟叫枝头花正红,秋虫唱晚恋黄叶,画儿的意境十分美妙。程意亭的花鸟山水色彩绚丽、画风细腻、画面充满田园野趣,让人富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毕伯涛的翎毛花卉,淡雅明快、笔法凝练。徐仲南的松竹,松树一派苍劲,繁竹疏密有致,石头透而不空,画面自然充实。田鹤仙的梅花,疏而不空、密而不乱,虬曲苍老的树干与怒放的红梅呈现出一片古木新春的奇景。
民国粉彩新艺瓷揭开了民国瓷器新的篇章。在继承民族瓷业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民国粉彩新的辉煌。民国粉彩新艺瓷画品高尚,绘瓷名家展示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因此民国粉彩新艺瓷当时大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绘瓷名家王大凡(1888-1961年),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安徽黟县人。他可称为发展民国粉彩新艺瓷的杰出代表。早年他拜汪晓棠为师习古彩人物,后专攻粉彩。王大凡画风严谨,功力深厚。所画人物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将料平涂于瓷胎,再罩雪白、水绿烧成,由于不用渲染,景德镇至今称之为“落地彩”。王大凡的民国粉彩新艺瓷作品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
民国粉彩新艺瓷经过笔者认真的研究与思考,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一是民国粉彩新艺瓷继承了中华瓷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发展的开拓精神。二是削繁就简深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这是民国粉彩新艺瓷追求的目标,达到的境界。民国粉彩新艺瓷不但激活了当时的市场,还证明了艺术创造与质量完美地结合是艺术品可贵的生命。三是民国粉彩新艺瓷名震中外,它闪烁着东方的艺术之光,它凝聚着绘瓷名家的艰辛与智慧,它增强了民族瓷业发展的自信心。
民国生活瓷的发展。民国生活瓷是在我国陶瓷发展史最艰辛的时期发展起来的。清朝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内忧外患,外国列强入侵,洋货趁此涌进国门,当时生活用瓷备受冷落。为了抵御洋货,为了振兴中华瓷业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开办瓷业公司,他们的爱国之心就像窑火一样炽热。
从民国初年至1931年,20年间全国先后兴办了30多家瓷业公司,以生产日用粗瓷为主。这一时期我国步入了陶瓷生产企业化的轨道,但民国生活瓷一直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民国生活瓷多为质地粗糙的青花、五彩和粉彩的日常生活器物。一般器物胎骨较粗,釉胎结合不紧,釉面上有气泡和脱釉现象。
民国生活瓷大多在器物底部落有生产商铺号,如“江西瓷业公司”、“江西桐华公司”、“江西义成公司”、“刘荣盛号”、“唐益源号”、“陈和顺号”等款识。
民国生活瓷青花颜色晕暗泛蓝,俗称洋蓝。洋蓝在清光绪末年就已经出现并延续至民国。民国生活瓷的纹饰继承了清代在器物上题写诗句的传统。常见的有:“美色清华不计年”、“是真名士自风流”、“闲作轻舟泛碧溪”、“读书声里是吾家”等。
民国生活瓷在历史背景最为昏暗的时期走上前台,因为产品沿袭旧法制作,因而,格调不高,少有创意,所以在内忧外患与列强入侵的大环境下,过早地步入了衰退期。
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相关参考
精美的民国瓷塑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套四件民国彩瓷仕女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制做精巧,为琴、棋、书、画一组造型。每件塑像,高16厘米。 其一表现弹琴,坐姿为一腿盘一腿伸。身着素雅大襟深黄色黑花高
精美的民国瓷塑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套四件民国彩瓷仕女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制做精巧,为琴、棋、书、画一组造型。每件塑像,高16厘米。 其一表现弹琴,坐姿为一腿盘一腿伸。身着素雅大襟深黄色黑花高
清代、民国时期的刻瓷艺术 刻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采用钻石等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镌刻出山水、花乌、动物、人物、书法等纹饰,根据画面需要再填以墨彩。刻瓷作品观之有形,触之有感,既有“金石之韵”又
清代、民国时期的刻瓷艺术 刻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采用钻石等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镌刻出山水、花乌、动物、人物、书法等纹饰,根据画面需要再填以墨彩。刻瓷作品观之有形,触之有感,既有“金石之韵”又
浅谈黟县瓷绘 清代嘉庆道光以降,窑业日趋衰落,制瓷技术远不及前。然此时出现的浅绛彩瓷犹如日落西山前的晚霞,令黯然无色的晚清景德镇瓷业呈现出另—片奇彩。清末民国之际皖南一带瓷家辈出,成果累累,徽籍瓷艺
浅谈黟县瓷绘 清代嘉庆道光以降,窑业日趋衰落,制瓷技术远不及前。然此时出现的浅绛彩瓷犹如日落西山前的晚霞,令黯然无色的晚清景德镇瓷业呈现出另—片奇彩。清末民国之际皖南一带瓷家辈出,成果累累,徽籍瓷艺
讲述有关富贵白头瓷的故事 晚清民国时期,民间婚嫁流行用景德镇烧造的成双成对的瓷瓶、瓷罐、瓷盖碗等做嫁妆,此类瓷器为晚清瓷中的“大路瓷”,因所绘题材大多具有美好吉祥的寓意,其中典型的“牡丹与白头翁”象
讲述有关富贵白头瓷的故事 晚清民国时期,民间婚嫁流行用景德镇烧造的成双成对的瓷瓶、瓷罐、瓷盖碗等做嫁妆,此类瓷器为晚清瓷中的“大路瓷”,因所绘题材大多具有美好吉祥的寓意,其中典型的“牡丹与白头翁”象
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 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畅言: 民国文人瓷是思想创新的产物 珠山八友具备承上启下划时代意义 简介: 楼钢 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作家。中
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 古瓷鉴赏专家楼钢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畅言: 民国文人瓷是思想创新的产物 珠山八友具备承上启下划时代意义 简介: 楼钢 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作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