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明代沉船里的平和窑青花瓷器
Posted 瓷器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明代沉船里的平和窑青花瓷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代沉船里的平和窑青花瓷器
2004年春节刚过,香港中文大学中科古物鉴证实验室的罗荫权教授打来电话,说他们得知克里斯第(嘉士德)拍卖公司受越南政府的委托,将在澳大利亚举行越南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明代中国出口青花瓷拍卖专场的消息。由于广州今古博达中国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正在与香港中文大学中科古物鉴证实验室合作建设中国古陶瓷科鉴测试数据库,罗教授希望我们双方共同参加拍卖会,争取能买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海捞瓷标本,作为研究以及采集热释光标准数据使用。
这条沉船是明万历时期的,船上载有当时福建平和窑烧制的青花瓷器。根据克里斯第(嘉士德)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这次的拍卖是按照组合的形式来计件的,除了部分比较出众的品种为单件之外,大部份是按10件、20件甚至100件为一个竞拍单位。因为是作为标本使用,我们选定了十个项目总计375件瓷器,大部分都选择了有残缺的,品相并不好的标的物,并根据图录上标出的参考价格,另加上20%-50%作为竞价预算。根据以往的经验,一来海捞瓷器的价格一般不会太高,二来海捞瓷器国内买家还不认可,而且我们选择的都是有残损的瓷器,因此我们认为不会有太多的竞争对手,可以顺利地买到我们所需要的标本。
2004年三月一日,拍卖会按期开始。出乎意外的是我们遇上了强劲的对手,所有的拍品100%成交,而且是以大大超出估价的价格成交。竞买者有国内的行家,但大多是国外特别是欧洲和日本的买家。我们原来锁定的目标全部被高价买走,有些甚至超出底价十倍或者十倍以上,如果不是罗教授最后当机立断,强行高价竞投买得数件,几乎要空手而归了。
中国的陶瓷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从唐代开始就大量出口输往世界各地。南宋和元代是中国青瓷出口的高峰期,而元代和明早期则是中国青花瓷出口的高峰期,这个事实可以从南海以及印度洋等地数以千记沉船中所装载的瓷器加以证实。当时福建的泉州、广东的汕头、广州等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而元青花瓷则主要是通过陆路走河西走廊经新疆库尔勒到西亚。明代早期洪武年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受到来自日本的倭寇的骚扰。此时日本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在内战中失败的武士以及一部分浪人和商人得到一些封建诸侯和大寺院主的资助,经常驾驶船只到中国沿海地区实行武装抢掠,其中也有部分中国国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参与了这些海盗式的抢掠。自宣德朝以降,明中央政府就陷入了与沿海倭寇展开持久拉锯战的苦境,早期和中期的时候,由于明朝实力还十分强大,因此倭寇问题还不是十分突出。到了嘉靖年间,明朝日益衰落,已经没有能力大规模调动兵力来保卫沿海地带,倭患愈演愈烈,嘉靖三十一年起,倭寇连年劫掠东南沿海,虽先后有朱纨、张经、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奋力抗倭,仍不能止。故明政府只得采用"严海禁"的策略,"片帆只瓦,不得入海",禁止大陆与外国进行海上贸易,正常的陶瓷出口贸易因而绝断,使得景德镇陶瓷生产陷于衰落。而当时的福建南部山区拥有十分丰富的制瓷资源和悠久的制瓷历史,故中外陶瓷贸易商家们就充分利用了这个便利以及福建沿海复杂的地形,大量生产西亚、欧洲急需的青花瓷器,走私出口。直至嘉靖四十四年倭寇灭绝,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于是"澄之商舶,民皆醵金发艅艎,与诸夷相贸易,以我之执纨瓷饵,易彼之象玳香椒,射利甚捷,是以人争趋之"*,开创了延续数十年直至崇祯末年的海外陶瓷贸易热潮,平和窑就是这个时期兴盛起来的。
平和窑坐落在福建南部山区平和县,因而得名。主要窑场在南胜的花仔楼、田坑;五寨的大垅、二垅、洞口等地。1994-1998年,福建省博物馆先后对这些窑址进行大规模发掘,揭露出多座横室阶级窑并出土了大量标本,充分证实了在日本、南洋、东非以及欧洲发现的"吴须赤绘"(即红绿彩器),"交趾三彩"(即素三彩)以及"沙足器"(底部大量沾沙的青花瓷)就是平和窑的产品**。
2002年夏,厦门博物馆曾在鹭城召开闽南陶瓷国际学术研讨会,来客有许多日本博物馆界人士,中国古陶瓷学会原会长叶文程先生,王莉英、冯小琦女士等也都参加了这次会议。由于在日本有很多大家族和博物馆都藏有明代平和窑瓷器,大家提议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前往平和县参观窑址。这时我们正在筹建广州中国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因此在漳州市博物馆吴其生馆长、平和县博物馆朱高建馆长的协助下,到窑址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并拍摄了很多照片***,同时也约请了吴其生馆长撰写由叶文程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标本》丛书《平和窑》分册。
由于平和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接受出口定单而供外销的,因此国内反而十分稀少。据吴其生先生介绍,国内保存完整的"吴须赤绘"只有漳州博物馆有一件,完整的"沙足器"甚至连平和窑器的老家平和县博物馆也没有留有一件,足见其珍贵了。
目前国内对海捞瓷并不是太熟悉,即使是研究陶瓷外销和出口的专家学者,由于接触国外水下考古发现的文件不多,因此所使用的很多统计数据和实物图片还是20年前的,这就对国内的藏家包括部分鉴定专家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同时也可以说明,很多古陶瓷收藏爱好者包括一些地方一级的古陶瓷研究鉴定专家都还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平和窑瓷器,因此即使看见实物也不能鉴别的原因了。其实平和窑器特征非常明显,主要是沙底;青花颜色发灰发暗;画工较为粗糙,大写意结合细笔描绘;釉面比较干涩,有棕眼;彩料杂质多,不纯净,较稀薄(参见表三)。不过正是这些粗放的特征,也使平和窑器的装饰效果十分强烈,故而能赢得西方人士的喜爱。从前几年开始,南海水下考古有很多重大发现,在海南和广东湛江一带沿海发现了不少明末清初的沉船并出水了很多重要的瓷器实物,目前对明、清外销瓷器的研究在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的玩家就能获得相当全面的关于明清外销陶瓷研究的资料和实物标本了。
相关参考
[网上展馆]明清出口青花瓷器特展(之二)明晚期平和窑青花丹凤朝阳图盘口径37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盆口径32cm高10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花卉纹盘口径25.5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鸭穿莲纹盘
[网上展馆]明清出口青花瓷器特展(之二)明晚期平和窑青花丹凤朝阳图盘口径37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盆口径32cm高10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花卉纹盘口径25.5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鸭穿莲纹盘
[网上展馆]明代弘治瓷器鉴赏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纹罐通高14.3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6.6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鼓式三足炉高5.5厘米,口径8.5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碗
[网上展馆]明代弘治瓷器鉴赏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纹罐通高14.3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6.6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鼓式三足炉高5.5厘米,口径8.5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碗
明代青花五彩瓷器鉴识与投资 金代磁州窑系烧造的釉上红、绿彩瓷器是最早的釉上五彩瓷器。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烧造五彩瓷器。明朝宣德年间,官窑青花五彩瓷器烧成,仅西藏萨迦寺有藏,明朝中期开始流行的青花五彩工
明代青花五彩瓷器鉴识与投资 金代磁州窑系烧造的釉上红、绿彩瓷器是最早的釉上五彩瓷器。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烧造五彩瓷器。明朝宣德年间,官窑青花五彩瓷器烧成,仅西藏萨迦寺有藏,明朝中期开始流行的青花五彩工
[网上展馆]明代洪武瓷器鉴赏明洪武龙泉窑刻花缸高23.5厘米。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缠枝牡丹菊纹碗口径20.4厘米。明洪武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大壶高47.5厘米。明洪武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大罐高48.3
[网上展馆]明代洪武瓷器鉴赏明洪武龙泉窑刻花缸高23.5厘米。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缠枝牡丹菊纹碗口径20.4厘米。明洪武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大壶高47.5厘米。明洪武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大罐高48.3
[网上展馆]景德镇明代官窑瓷器标本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刻龙纹梅瓶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印花盖盒明永乐景德镇窑黑釉刻花香炉明永乐景德镇窑里红釉外釉里红龙纹大碗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
[网上展馆]景德镇明代官窑瓷器标本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刻龙纹梅瓶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印花盖盒明永乐景德镇窑黑釉刻花香炉明永乐景德镇窑里红釉外釉里红龙纹大碗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