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代铜镜的各式仿品

Posted 铜镜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古代铜镜的各式仿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铜镜的各式仿品

  中国铜镜最早见于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直至清末民初,玻璃镜子普遍使用,才结束了其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程里,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宗教等因素限制、影响着铜镜的制作和发展,使这一古人用来鉴容的生活器具,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其中最具收藏价值者,集中在战国、两汉、隋唐这三个历史阶段。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品种形式相对较少,古人对当时的出土品反不如今人的认识,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铜镜仿制,始自汉、唐。随着文物艺术品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当今涌现了许多热衷于古代铜镜收藏的爱好者,各种水平的铜镜仿品大量出现在收藏品市场里。一些仿制水平高的铜镜,几乎可以乱真,掌握辨伪的方法和提高鉴赏眼力,成为收藏者实现收藏目标的保障。金钱、机遇、眼力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古人仿镜

  我们从大量出土的有纪年的古代铜镜中看到许多同一时期的铜镜,虽制作工艺、纹饰特点、时代风格比较接近,但仍存在一些差异。汉代博局图案铜镜铭文里就分别有王氏、周氏、杜氏等私人铸镜作坊的标识,他们均仿自尚方镜。南宋有许多铜镜上铸有“石家XX真正青铜照子”的铭文,既是商誉之争,又能杜仿冒之累。历代相同风格的铜镜仿品数量很多,这种当时私人铸镜作坊之间相互仿制的现象被今天的收藏界错误认为有“头模、二模”之别,尤其对没有镜铭的古代铜镜,更是作出这样的判断。

  古代铜镜与流通钱币相比,在铸制数量上有天壤之别,它不需要像古钱币那样多次翻铸。同一铸模多次翻铸导致图案纹饰完全相同仅存粗细差别的两块铜镜,至今尚未发现。当今见到许多铸制年代、图案纹饰相近的铜镜存在着细小差异,乃为当时或以后仿制时不同地区、不同工艺、不同作坊等因素所致。

  宋代以后,铸镜工匠不仅相互仿制,还将前朝古镜做模翻铸,有的还加刻当时年款。

  罗振玉《辽居杂著——镜说》云:“明代镜工有取古镜加刻明代年号者。予藏一镜,铜质花纹一见而知为六朝以前物,而妄凿‘隆庆伍年中秋日造’八字。”这应是罗振玉错将现在常见的明代仿古镜当成六朝古物,足见前人对仿制古镜的认识还很肤浅。

  古人仿镜或为传世品、或为出土品,虽纹饰与真镜相近、包浆古旧,但仍然可以辨别。汉唐铜镜铸制比较精美,尽管有的锈蚀很严重,但仍能显示出当时的精湛工艺。而后仿者绝大多数铸制粗糙。汉唐铜镜表面镀锡,经千年土中埋藏或人间传世后,或白亮如新、或黑亮如墨、或翠绿如漆、或五色间杂,都多少留有镀锡的痕迹。宋、金、元、明铜镜,虽部分仍用镀锡工艺,但与汉唐铜镜区别明显。后仿镜已多不镀锡、或镀很薄一层,日久就会剥落。

  汉代铜镜虽铜质往往变朽,但仍能看到镀锡的闪亮痕迹,而宋代及其后的仿汉唐铜镜,有的距今仅几百年,保存完好,但镜面铜质裸露。同时两者的铜质有很大的区别。

  汉唐铜镜,铜质发红,少量因含锡过高断截面呈银白色,宋代以后铜质逐渐由红向黄转变,明代中期后彻底用黄铜铸镜。根据不同的铸制材料,可以判断出铜镜的大概铸制年代。

  汉唐铜镜在镜钮、缘、纹饰等处与宋代以后的仿品有明显的区别。如汉唐时期的铜镜半球形镜钮为浑圆、标准的半圆形,球顶极少出现大小不一的铸造平面;而仿品球形钮项有的过小。多是用以翻模的古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镜钮被磨损所致。汉唐古镜镜缘或直或斜,但都平齐规整。而仿品镜缘或多或少地变成弧形,皆因翻模的古镜经过长时间使用磨损所形成。

  古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流传磨损,其镜钮、镜缘、铭文、纹饰等部位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磨损痕迹,用其翻模仿铸,会进一步放大原有的痕迹特点,再结合其铜质、氧化等特点就能比较容易地辨别出铜镜的真正制作年代。

  二、今人仿镜

  现代的铜镜赝品铸制水平普遍较高,仿制的锈蚀几可乱真。早期仿制的多为战国、两汉、隋唐时期的名品,现已对常见的明代铜镜进行仿制。由于铜镜完整者无法观察到所用材质的各种特征,故仿制的铜镜无论战国、两汉、隋唐、宋元等时期,材质多为黄铜,这为我们鉴别真伪提供了便利条件。

  市场中许多铜镜在边缘和纹饰突起处被磨出了材质的呈色,给我们带来了参照铜材呈色辨伪的便利。仿品铜镜的锈蚀均是用各种方法后做的,与真品相比,无论锈层多么丰富,锈色多么逼真,但其锈质地松软,而真晶中除了锈蚀十分严重地脱胎器外,其余的多种锈蚀十分坚硬。

  铜镜真品的锈蚀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大多数以绿色铜锈为基调的锈蚀外,还有银背、铅背、黑漆古、绿漆古等种类的锈色。

  古代铜镜虽在材质、工艺等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但由于各个铜镜入土后所处周围环境中的金属含量、酸碱成分、水分、空气等多有不同,其锈色在绿色的基色上还呈现红、蓝、棕等五色斑斓的颜色。仿品锈色从外观上看与真品十分接近,但仿品的锈蚀是经过短时间化学药剂腐蚀和用人工配兑的颜色涂抹而成,与真品锈蚀是金属经过千百年来漫长时间的氧化而成有明显不同。只要收藏者多观察、多触摸,还是不难辨别真伪的。

  仿品中银背、铅背者,或用银粉刷在仿品表面、或用电镀镀上一层金属膜,现还有用树脂漆作伪,再覆上红绿斑驳的假锈,颇能惑人。黑漆古者,也是电镀上一层黑色金属膜或树脂漆。虽真伪两者表面差别不大,但仔细观察后仍能发现破绽。

  现代仿品采取的是当代铸造工艺,成品时代特征明显。如古代泥范铸镜与现代的沙范铸镜两者反映出的特点有明显的差别。古镜在当时经过研磨,后又多布满锈蚀,与现代仿品不同。

  总之,古代铜镜的收藏与辨伪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多接触实物。上当受骗有时能给人以刻骨铭心的教训,而接受教训举一反三也是提高收藏水平的途径,只要收藏者能吃苦、多读书、多观察,就能提高收藏水平。

  摘自:《收藏》200404

  编辑:朱磊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

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  对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累积和使用的过程。知识的累积着重于多看(书、资料、实物),多想,多对比,多请教,多总结。知识的使用,是当你面对一面具体的铜镜需要辨别真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

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  对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累积和使用的过程。知识的累积着重于多看(书、资料、实物),多想,多对比,多请教,多总结。知识的使用,是当你面对一面具体的铜镜需要辨别真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铜镜(主要是青铜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用于鉴容的生活用器。从战国时期开始较为广泛地使用,直至明清时期,基本上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相始终,绵延三千余年。不仅种类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铜镜(主要是青铜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用于鉴容的生活用器。从战国时期开始较为广泛地使用,直至明清时期,基本上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相始终,绵延三千余年。不仅种类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是由先秦时期的道家发展而来的,祈求长生不老,成为神仙,是人类最早、最突出、最永久也是最普遍的愿望。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至道教产生的前夕,已成为普遍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是由先秦时期的道家发展而来的,祈求长生不老,成为神仙,是人类最早、最突出、最永久也是最普遍的愿望。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至道教产生的前夕,已成为普遍

传统文化 琢磨不透的“透光”镜

琢磨不透的“透光”镜  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铜镜,其外表和普通古铜镜无异,也可以照面正容,镜背也有纹饰图案,但把它对准阳光或其他光源时,奇迹便会出现:铜镜背面的图纹会被映射到墙壁上。这种镜子叫魔镜,又

传统文化 琢磨不透的“透光”镜

琢磨不透的“透光”镜  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铜镜,其外表和普通古铜镜无异,也可以照面正容,镜背也有纹饰图案,但把它对准阳光或其他光源时,奇迹便会出现:铜镜背面的图纹会被映射到墙壁上。这种镜子叫魔镜,又

文史百科 清朝的时候有镜子了么

清朝的时候有镜子。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

文史百科 清朝的时候有镜子了么

清朝的时候有镜子。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