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语言学转向和汉语文百年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
Posted 语言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语言学转向和汉语文百年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语文百年教育发生于西学东驻的语言学转向时代。
自1923 年至今,汉语 文教育本质上是"杜威教育";第八次课改语文二元本体论的形成,是海德格尔 思想长期渗入而抗衡的必然结果,但杜威的统治仍然根深蒂固并构成强势。
一、汉语文的语言学转向史要 杜威的亡灵,何以至今还在扼制着我们的汉语文教育?汉语文教育的百年悲 剧,与语言学转向的文化殖民到底是什么关系? 1898 年清政府在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废科举兴学堂。
随之,"国语""国文"独 立成科。
1919 年5 月10 日至1921 年7 月10 日,杜威到中国的13 个省市讲学, 宣传他的工具主义哲学与教育思想。
1923 年叶圣陶起草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 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杜威的学生胡适为该"纲要"起草附表…1924 年叶 圣陶发表《作文论》,依据杜威工具主义教育哲学论述了作文与生活、组织与 结构、文体与修辞等诸多作文教学问题…1929 年胡适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 在反对"中国本位文化"派等复古主义的同时极力排斥马克思主义。
众所周知, 民族的独立,不仅取决与人种学意义,本质上取决于文化学意义--汉族象数为 主的思维方式、汉语以意构形的天性,是丝毫容不得工具主义西化的…1949 年 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的中小学课本采取"语文"一词,叶圣陶给 出至尊诠释:"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于是,"语文"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的概念内涵,在它问世之日就被工 具主义语言形式的利刃割裂成"口语书面语";继而又被逻辑原子主义肆意割裂 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字文学文章""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 文化""工具性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论存在论)"。
时至今日,"汉语文" 到底该姓"杜"?还是"杜海"?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片茫然…杜威在中国的文化拓荒 才两年零两个月,汉语文教育却迷宗百年哪! 1978 年 3 月吕叔湘在《人民日报》发表《当前语文教育中两个迫切问题》, 随后叶圣陶在《中国语文》发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这是工具论充当了十年政治工具后的高端觉病--语文课时之多,学生"双基"之 差,在工具主义所神化的"效率"上抹了黑;这,让两位矢志推销杜威的元老上 火。
叶老指责:"编选教材的办法屡次变更,可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中学里白 话文和文言文参和着教"--叶老认为,文言文对学生不"实用",而"西方"是把古 典的东西改写成现代语文!试想,"五四"以来汉语欧化,古诗文则是汉语"言生 于象,象生于意"这一天然性的最好表征!如果把古诗文也西化,其后果该是怎 样?…叶老又继续指责:"教法也有所变更…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 教师的\'讲\'"--叶老是在强调工具操作的技能技巧!可是,"字词句章语修逻文", 教师能"离了"教参"讲",人又几何?仅仅那一个"语法",不就是权威大人们也" 讲"不清的吗? 1978 年后,"三老"对汉语文教育关注的力度不断强化--工具主义的"X 主 ""X 步"一时轰动江南塞北,几乎两个年代地颤山摇!然而,1997 年《北京文学》 11 期的一组文章和1998 年3 月27 日《羊城晚报》的头版头条,却以铁的事实 陈述了语文"误尽苍生"的丰功伟绩!令人费解的是,第八次课改的语文新课标, 非但不对杜威作哲学层面的清算,反而若明若暗请来海德格尔。
当下,我们的 权威大人们仍在痴迷于"深水区"的"深度关注"…殊不知,新语文课程早已窒息 于二元本体论"张力结构"的内耗之下! 二、语言学转向--哲学死亡 19 世纪末,发生在西方哲学界的语言学转向,导源于莱布尼茨挑战洛克的 语词意义观念论。
因袭莱氏的反知觉主义,无论分析鼻祖弗雷格还是存在鼻祖 胡塞尔都极力反对哲学涉及心理问题--以"人的能力是不可见的"和"对心理活动 的解释总难免主观成分"为由,而否定认识论的"先在的人"。
于是,以语言逃避 心灵为能事,语言哲学开展了语言的意义--语言与世界的讨论--指称论、使用 论、行为论、存在论…可谓五花八门,但其共同的哲学根据是:语言既是人与 世界的原初关系,也是人的活动方式的代表。
目前看,分析哲学中主张语义上行的逻辑主义,在维也纳小组欢呼"终极革 命"的背景下,其导师们早已接踵退出"思维就是计算"的死亡之路;然而,接近 自然语言的工具主义和存在主义却正在汉语文界肆虐!汉语文人必须认清其死 亡的哲学症结。
(一)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是主体的知觉而非语言;人的活动方式的代表, 是人脑生产主体语言的心理过程而非语言 哲学因人而生,人--人的能力--人的心理活动本是哲学的客观先在。
哲学 探讨一旦拒绝人的生命本真而逃避人的心理问题,则必然构成自身的反动。
是 否承认并且尊重人作为哲学先在的客观性,乃是鉴别哲学真伪的试金石。
(1)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是主体的知觉而非语言:对水果来说,树根对大 地的汲取是先在的--树与大地的原初关系,是树根的汲取而非水果;同理,对 语言来说,主体对世界的知觉是先在的--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是主体的知觉 而非语言。
确如莱氏的发现--主体的知觉难免模糊性和歧义性。
然而,知觉的 模糊性,不但构成理性认识的前提,而且受制于认识的螺旋规律和知觉的反复 规律;至于知觉的歧义性,则是主体间的"一千个哈姆莱特"现象--理智与情感、 抽象与形象、因袭与创新的多元对立互动,则恰是人类建构真知的内在生命力。
莱氏为创立人工语言而质疑洛氏的语词到底指示哪个人的心象,这所以令人捧 腹,是因为莱氏不懂得"没有歧义就没有共识"的辩证法--他的主观意志已经严 重的地亵渎了个体生命多姿多彩的自然现象。
前语言学阶段的莱氏是可以理解 的。
而以语言学称名的哲学家们为何无视"知觉"对"语言"的规定性?知觉的过程, 是人与世界建立主客关系的过程,是语言生命受孕的过程,是主体语言发生的 原始根据。
试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中,孩子们的语言究竟是怎样"生长 出来的"?其间有没有孩子们的知觉活动?有没有对周围世界的能动反映?有没有 类似人类童年的认知?假如只有语言的"刺激--反应",那么孩子们本真的语言生 命将被扼杀,而只能被活活游戏成语言机器。
(2)人的活动方式的代表,是人脑生产主体语言的心理过程而非语言:对水 果来说,果树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先在的--果树的生命活动方式的代表,是 果树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而非水果;同理,对语言来说,人脑生产主体语言的 心理过程是先在的--人的活动方式的代表,是人脑生产主体语言的心理过程而 非语言。
确如大师们的担心--"人的能力是不可见的","对心理活动的解释总难 免主观成分"。
然而,生命科学、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精神科学的发展所揭示 的人的能力结构,却是可知的;尤其对心理活动的解释,却又最忌效颦自然科 学而恰恰需要解释主体的积极潜入。
人脑生产主体语言的心理活动不但表征于 知觉客体对象的全过程,而且为其物化的轨迹所指引与暗示;因而研究者潜入 指引与暗示推己及人,不仅仅是"观察",更在于体验、感悟、追问、阐释、洞 见与描述。
人脑生产主体语言的心理过程,即客体内在的本质联系结构主体心 灵模式而能动地外化主体语言的生命过程--主体语言作为生命情智感孕世界的 产儿,是主体心灵模式的能动反映而不能直接复制世界。
逃避心灵规定,硬拿 语言直涉世界或偷换生命的任何哲学妄为,都扼杀哲学自身,也扼杀语言生命。
(二)"刺激--反应"论,是语文工具主义的死亡症结 行为主义反对语词意义观念论,主张意义不能用内在的心象来说明,而必 须用直观的行为来说明。
杜威坚持行为主义对抗反映论:认为语词的意义来自" 刺激--反应",即语词的意义是受语言刺激而产生的行为。
显然,杜威的语言工 具性在于它对人的刺激作用--在于它取代了真实世界对人的客体作用。
难怪杜 威把马克思所讲的物质视作地下的游魂野鬼!难怪维特根斯坦否认"由意义或命 题之类组成的神秘的第三领域"!难怪汉语文教育一直奉行"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言文字"的路线!难怪语感训练成为工具论的亮点!杜威的"反应"果真可以取代 马克思的"反映"吗?祖国语言文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到底要世感还是要语感? 到底要学生讲真话还是要祖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克隆?其实,原种的工具主义早已 自行毙命于下述绝症:(1)类似"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语言,并不引起反应; (2)不同的话可能引起同一的反应,同一句话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3)语言内 部是真假规范,刺激与反应是因果联系。
然而,不知何故,为了捍卫这种早已 死亡的殖民哲学,我们汉语文界的权威们却一代比一代表现得视死如归! (三)"主客同一"论,是语文存在主义的死亡症结 胡塞尔认为,现象即意识,意识指向事物;他提出返回"事物本身"的口号, 动机是直接讨论意识而避开建构意识的知觉和心理活动的主客对立过程。
胡氏 以此标榜现象学是排除主观干扰而臻于严密的哲学刷新。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 及表征主客同一的存在--绝对的自我意识,语言是存在的言说,语言持有人, 世界的聚散在于语言能力。
显然,"主客同一"论否定了它自身的根据或前提-- 主客对立,因而使人沦为语言的奴隶!使世界成为听命于语言的婢女!试问: 何谓"主观干扰"?主体建构意识的生命过程不是客观的吗?这究竟是哲学的历史 刷新还是哲学的死亡呓语?世界先在于婴儿,婴儿出生才有自己的世界;婴儿的 前语言生命--金色的主客对立的过程--建构婴儿最初意识的知觉和心理活动的 过程--婴儿意识模塑婴儿语言的生命过程。
语言何以持有人?何以规定世界?语 文新课标所隐含的存在论思想以第二自然消解真实世界,恰如封杀儿童的前语 言生命!"既然人在生活中,还需要去观察、贴近吗?"发问者否认了生活中人与 世界矛盾对立的生命本真,无视第二自然源于真实世界的建构过程,则必然高 居夏夫兹博里的象牙塔而执着于学生作文的"仿真"。
其实,这是对学生言语生 命灵性的扼杀!
相关参考
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发展大致分为两大时期;两大时期又可根据教育学科发展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出现过三次历史性中断和三次大的转向。第一阶段从1901年到1919
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发展大致分为两大时期;两大时期又可根据教育学科发展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出现过三次历史性中断和三次大的转向。第一阶段从1901年到1919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表现主义、自然主义、形;两大主潮:20世纪,美学领域形成了人文主义美学和;两次转移:研究重点的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学转向;前沿思潮:20世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表现主义、自然主义、形;两大主潮:20世纪,美学领域形成了人文主义美学和;两次转移:研究重点的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学转向;前沿思潮:20世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表现主义、自然主义、形;两大主潮:20世纪,美学领域形成了人文主义美学和;两次转移:研究重点的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学转向;前沿思潮:20世
与汉藏语系的其他语言一样,白语也是单音节的词根语,形态变化不复杂,词序和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由于和汉语、藏缅语密切而复杂的关系,白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既有很多和藏缅语对应的地方,也有不少特
与汉藏语系的其他语言一样,白语也是单音节的词根语,形态变化不复杂,词序和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由于和汉语、藏缅语密切而复杂的关系,白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既有很多和藏缅语对应的地方,也有不少特
地位:现代汉语不仅是中国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交际工具。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地位:现代汉语不仅是中国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交际工具。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地位:现代汉语不仅是中国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交际工具。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