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民间收藏家的伟大业绩和贡献
Posted 文物
篇首语: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民间收藏家的伟大业绩和贡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间收藏家的伟大业绩和贡献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间收藏,历朝历代那么多的珍贵文物能够流传至今,民间收藏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我国收藏的悠久历史看,历代民间收藏家的收藏活动,包括收藏品和学术研究成果,都为国家为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凡是严肃认真、热爱收藏事业的收藏家,绝不会轻视自己的劳动成果,绝不会轻易挥霍自己的藏品,而是千方百计地使藏品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永久的保存,使藏品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古代和现代都有很多收藏家,把自己的藏品捐献给博物馆,有很多博物馆就是在私人收藏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清末状元张謇是举世闻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也是收藏大家,而且是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的创始人。他在1905年创办南通博物苑时,亲自撰写征集文物启事,开列了一大批“中外动植矿工之物、乡里金石、先辈文笔”的目录,希望“收藏故家,出其所珍,与众共守”,以便“留存往迹,启发后来”。他在开列征集文物目录时就已说到“謇家所有,具已纳入”。后来一面进行收藏,一面进行捐献。连续不断。他在一封家书中命儿子孝若将家藏“皮琱竹笔筒”赠送博物苑,并以“人个收藏难久远”相告诫。张謇对收藏是出自内心的爱好,又有很深的造诣,藏品中不乏传世精品,如明代刘世儒的《万斛清香图》、张翀《钟馗移居图》、周璕的《飞锡图》、李鱓的《五松图》等都属上乘。特别是对南通及江苏地区名家作品广为收藏,占藏品总数过半,举凡南通明清时期名家作品应有尽有,一些流传极少的作品也因他的收藏而得以保存。如顾骢的《竹石图》、包壮行的《墨梅屏》、江鼎的《兰竹册》等。这些藏品充分体现了先生的桑梓之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达到了“以物传人”的目的。更为珍贵的是,他对很多书画藏品都有题咏,题咏诗文既体现了艺术审美之独具慧眼,也体现了爱国济世之高尚情操,如“题文姬归汉图”云:“汉月何曾老,红妆款塞来。相看苏武节,但觉魏王才。故国千金重,闻茄二子哀。独怜青冢草,终古向谁堆”。还有一些题咏言浅意深,具有“润物无声”的教诲作用。如“题涧蘋捉絮图”云:“江水连沟水,杨枝复柳枝。何心歌散雪,无力倚游丝。白日惊飘忽,青春易别离。酒边金缕曲,珍惜少年时。”欣赏这些作品及他题咏,使人们不但得到艺术享受和熏陶,还可以从中领略到先生的宽广胸怀和卓越才识。
张謇在世时曾不断地收藏文物,又不断地将所藏文物捐赠南通博物苑。张謇后人秉承先辈遗志,也多次将家传文物无偿地捐献给博物苑。1995年当南通博物苑创建90周年之际,张謇先生的孙辈张非武、张柔武、张绪武诸君将家藏书画127件捐赠南通博物苑,编辑出版《张謇收藏书画选》。张绪武在出版书画集的撰文中说:“一百二十七幅家传古画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只有按祖父父亲的旨意和希望,把它归还于国家和人民,同时把这种纯朴的精神体现在自我的各个方面,才真正地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本质,祖父留给我们做人的精神是无价的,是永存的,是不可丢失的。”张謇先生及其后人对国家、社会、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我们和后人有着深远的教育和启迪作用。张謇率先将收藏的文物捐赠博物馆,开创了私家收藏丰富国家收藏的先河。他的伟大业绩已载入史册。“南通博物苑”和“张謇墓”经国务院批准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收藏鉴赏家张伯驹,在解放前国家多难时期,看到大批珍稀文物遭受毁坏,不少被盗卖出境,对此痛心疾首,昼夜难眠,和夫人潘素一道,不惜以祖传和多年积蓄的巨额家财,尽可能购藏珍稀国宝,以免流落海外。他为了购买展子虔《游春图》,难以筹措高额资金,只好变卖自己的住宅,并将夫人的首饰拿出凑数。他在西迁入秦的避难途中,将陆机《平复贴》缝在棉祖袄中,誓同生死。当他遭受匪徒绑架,并以“撕票”相威胁勒索巨资时,却关照夫人:“宁死魔窟,不卖家藏”。解放后张伯驹和夫人潘素出于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将自己最珍贵的藏品无偿捐献给国家,其中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古书画珍品共有8件,如晋陆机《平复贴》、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卷、元赵孟頫《草书千字文》等,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他还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书画作品20多件,其中宋杨婕好《百花图》卷、赵伯骕《白云仙峤图》卷、宋拓《九成宫醴泉铭》册、清蒋廷锡《瑞蔬图》轴等也是国家珍贵文物。今天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张伯驹后来不幸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幸亏得到陈毅元帅的关怀,1962年调至吉林省博物馆任研究员,副馆长。在“文化大革命”中,张伯驹因写了两首抨击林彪、江青的“金缕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1969年被开除公职,押送吉林舒兰县农村“落户”,被当地拒收,只好到处流浪。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的过问关照下,解决了张伯驹的工作问题,被聘任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并在北京上了户口,从而能够安度晚年。张伯驹逝世后,我参加纪念会的印制精美的《张伯驹潘素捐献收藏书画集》。参加纪念会的各界专爱学者,对张伯潘素夫妇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瑰宝视为人民所共有,把自己用巨资收藏和用心血保护的珍贵文物无偿捐献国家的伟大壮举,表示崇高的敬意。
现年88岁高龄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物鉴赏家朱家潽,是当代一位比较富有却又淡泊清贫的收藏家。他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后裔,出身书香门第,毕业于辅仁大学。他同兄弟朱家濂、朱家源遵照父母的遗嘱,将全家共同收藏的价值上亿元的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先后捐献承德避暑山庄有明清紫檀木各式家具及宣德炉;捐献浙江省博物馆有历代书画,捐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有善本图书2万册;捐献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各种碑帖拓片700多件,其中唐、宋、元、明、清历代拓片都有。1954年捐献的《初拓张迁碑》,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明代初年出土,原石现保存在山东泰安岱庙。碑文共16行,每行42字,碑额篆书《古汉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文内容记载了张迁的生平事迹及其为人。碑阴刻有捐刻人的姓名。张迁碑好拓片存世不多,而初拓本中“东、里、润、色”四字完好者,海内惟此一本。此本拓工精良,墨色浑厚,字口清晰,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此拓片曾经宝熙等题签,桂馥、郭绍高、陆士等跋六段,又褚逢春、王云、刘廷琛、陈宝琛等人题款。1956年捐献的《蔡襄自书诗卷》为书法史上被称为宋代四大家之一的蔡襄所书。蔡襄在四家中年岁最长,他的书法取法晋、唐、对于王羲之及颜真卿书法的学习下过很深的功夫。隶、楷、行、草均工,尤以行、楷书著称。《蔡襄自书诗卷》记录诗11首,是皇祐二年(1050年)十一月,即他被召还汴京途中所作。大约于皇祐三年他40岁时所书,是他趋于成熟时期行书风格的代表作,运笔沉着圆润,结构严谨稳健,书势端庄遒劲。开始行中带楷,逐渐流畅,变为行草,是书法艺术中的精品。此卷后部有宋、元诸名家题跋,曾经宋贾似道、清梁清标等收藏。这些珍藏可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财富,其拥有者应该是当代的亿万富翁,可令人吃惊的是,朱家潽的衣食住行却异常清贫。他住两间都是十来平米的小平房,纸糊顶棚纸糊窗户纸糊四壁,所用家具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旧物,今在一般家庭皆罕见。1993年朱先生的夫人去世,为看病和办理后事还欠下4万多元的债。许多人不理解,包括他的亲戚都私下这样说:“我父亲把什么都捐了,还挺快乐!”对此,朱先生这样说:“我父亲在世时说过,在他身后 要把藏品献给国家,因为毕竟是身外之物。在我们这样的家庭里,实现先人的遗愿,是做子女的重要责任,而且把这批文物化私为公,让它们以后不至于又流落散失,才算真正对得起我父亲一辈子的辛勤。”这些先辈和老辈收藏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业绩将永垂青史。
相关参考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
何时解决民间收藏鉴定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物收藏活动日益兴盛,但需要同这一发展相配套的鉴定工作却严重滞后,并且日益明显地制约了民间收藏活动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鉴定工作基本上是无法可依、无章
何时解决民间收藏鉴定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物收藏活动日益兴盛,但需要同这一发展相配套的鉴定工作却严重滞后,并且日益明显地制约了民间收藏活动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鉴定工作基本上是无法可依、无章
中国民间刺绣工艺品收藏家杨少杰 1969年,这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小知青”远离北京,“上山下乡”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70年代,她先后在济南刺绣厂。山东新华印刷厂工作,1985年调入山东省美术馆民
中国民间刺绣工艺品收藏家杨少杰 1969年,这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小知青”远离北京,“上山下乡”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70年代,她先后在济南刺绣厂。山东新华印刷厂工作,1985年调入山东省美术馆民
从一件民国青花香炉谈民间收藏 笔者近日在广西南宁一收藏爱好者家中发现一只民国时期的青花香炉(见图),经考证,这只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湖南流入广西的香炉,原为湖南韶山清溪寺的旧物。 清溪寺位于湖南韶山马
从一件民国青花香炉谈民间收藏 笔者近日在广西南宁一收藏爱好者家中发现一只民国时期的青花香炉(见图),经考证,这只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湖南流入广西的香炉,原为湖南韶山清溪寺的旧物。 清溪寺位于湖南韶山马
朱序中国伟大的石窟雕塑是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是举世闻名的雕塑艺术瑰宝。中国优秀的民间雕刻,包括木、竹、玉、牙和民间泥彩塑,都是祖国雕塑艺术的一颗颗珍珠,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它的陵墓石雕,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