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
Posted 青花
篇首语: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
叶文程 罗立华(厦门大学)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地近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从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调查德化青花窑址开始至今,经过各级文博单位的调查,在全县的15个乡41个村发现青花瓷窑址达130处,散布于德化城乡。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德化青花瓷器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至多也多是偏重于美术史方面,对德化青花瓷器发展史研究不够。本文拟对德化青花瓷的烧造时间、生产方式、烧造技术、重要地位、外销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 关于青花瓷器的烧造时间
德化青花瓷器始烧于何时?史书上并无记载,英国著名的东方陶瓷专家J.M.艾迪斯认为,福建在南宋开始烧造青花瓷器,纯属推测,不足为信。在德化青花窑址中所出土的带纪年款的青花瓷器很少见,主要发现有“成化年制”纪年款。在德化三班乡三班村的桐岭窑址、浔中乡良太村后所窑、浔中乡的石排格窑、宝寮格窑等均有发现。这种带纪年款的碗,碗的造型为直口、直腹、圈足,外壁饰船楼台纹、在纹饰的旁边题“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为(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底款为“成化年制”。这种款识排列为两竖行,每排两字,字迹僚草,外面没有圈线,而真正的成化款多为双圆圈线及双方框线“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为多见。人们普遍认为“成化年制”差不多全是伪款,根据与其同出的属于清代风格的青花瓷器而言,这种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青花碗属于清代。
那么德化青花瓷器生产始于何时呢?根据现有的材料,我们比较保守地认为,约在明正德、嘉靖时期。1983年在德化的一座明墓中出土了郭真荫墓志铭。该墓志由瓷版制成,高14.2厘米、宽13厘米,中部稍凹,下端左右两角略残。铭文为:“德化县西隅上林,亡公郭真荫排行第四,生于甲戌年捌月拾贰日子时,没于辛末年柒月贰拾日丑时,享年伍拾捌岁。孝男郭祥祖奉祀,正德己卯年季春吉日书”。正德己卯年为正德十四年,即1519年。文字颜色呈铁锈,有人认为是含铁的泥浆写成,也有人认为是用土钴写成的。同一墓中出土了一件青花瓶,口径3.5厘米、高9厘米、底径3.5厘米,外壁饰菊花纹样。人们普遍认为,纹饰的颜料为土钴,即石墨。这件正德十四年墓葬出土的青花瓶,可以认为是德化目前发现的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青花瓷器。不过,德化县所发现的一百多处青花瓷窑址中,从未发现有这类青花瓷。我们的看法是,在正德时期,德化偶尔用土钴作为颜料生产青花瓷器。但必须指出,整个时代,青花瓷器在德化根本就没有作为一个品种进行大量生产。
人们认为德化在明代开始大量生产青花瓷器,是依据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白瓷狮耳瓶而做出的揣度。该瓶青花书写“明朝天启肆年岁次甲子秋吉日赛谢”,造型属于明代,釉色白中泛黄,青花呈色暗淡,同样采取上述正德十四年郭真荫墓所出土的青花瓶所用的土钴。这种土钴的发色,同目前德化青花窑址中所采集的青花瓷标本截然不同。1973年在浔中乡高阳村后安岭出土了一座明万历十五年(1617年)的墓葬,同年在三班乡三班村也发现了一座“大明隆武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5年)的墓葬,这两座明末清初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白釉瓷器,但就是没有一件青花瓷器,这是德化在明代没有大量生产青花瓷器的考古学佐证。
我们认为,德化在整个明代的陶瓷生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是其从宋元发展而来的闻名中外的白瓷。到了明代末期,白瓷质量下降,开始变得逊色。这在当时就有评论,如明末崇祯时的进士、后仕于清朝的周亮工在其《闽小记》中就说:“闽德化瓷茶瓯,式亦精好,类宣之填白。予初以泻茗,暗然无色,责童子不住茗事,更易他乎,色如故。谢君语予曰:‘以景德瓯,则嫩绿有加矣。’试之良然,乃知德化窑不重于时者,不独嫌其胎重,粉色亦足贱也”。类似的评论也见之于清朝郭柏苍的《闽产录异》一书。他说:“德化窑皆白瓷器,出德化县。顺治以前,老窑所制佛像、尊、罍、瓶、盘、盏皆精臻古雅,其色洁白中现出红色。至今价翔矣。然佛像不及荷台瓶,盘不及南北定,近胎地厚而粗,釉水莹而薄,渐不足贵。”这两部书所说大致相同,都指出明末清初时,德化白瓷开始走下坡路,而且就国际市场而言,白瓷地位开始下降,T.沸尔克(T.Volker)在其《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写道:“从万历开始(1604年),销往欧州的瓷器差不多全是青花瓷器。我们认为,这也是清代德化青花瓷崛起的一个关键。”
二 关于青花瓷器的生产方式、烧造技术和原料
1、青花瓷器的生产方式
德化青花窑场的生产方式,史书并无记载。从窑址采集到写有商号的瓷器来看,有的瓷窑只有一个商号,如石坊垄窑、路尾窑、颠倒村窑、黄仔坂窑等就分别只有“成兴”、“上玉”、“荣胜”、和“万金”商号。但对德化青花窑址而言,大多数都发现有二个以上的商号,如石排格窑发现的款识有“丰盛”、“丰裕”、“胜玉”、“泉美”、“仁源”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当时德化青花瓷窑的生产,是一户的单独经营,或二至几户人联合经营的,其中联合经营的,可能是各户分开制造瓷坯,烧窑时合起来共同烧制,惟有这样,才会在同一窑地中的瓷器出现几种商号。德化发现的青花窑址,分布范围多在几百平方米之间,面积不大,这说明当时大部分烧瓷的生产规模都不大,是适用于这种个体或小型联合方式的。50年代,在德化浔中乡的宝美村,农瓷结合,农忙务农,农闲烧瓷,家家户户都有人烧瓷。但由于德化窑炉为阶级窑,故装烧一窑的花费很大,成本很高,因而出现了一种“各自制坯、合作烧窑”的办法,即每一家住户都在作瓷坯,每一家住户也就是一个作坊,他们各自作的“瓷货”多了,联合几家装烧一窑,据说这种办法是“自古有之”。所以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推测一个窑址出现二个以上商号的情形是一样的。福建的一些窑址相距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发现了相同商号的瓷器,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商号作为吉言,为大家所乐于使用,但也可能当时用搭烧的方法烧制瓷器在福建的窑场中是存在的。特别是那种圈足底带“成化年制”款的装饰楼阁纹并题“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诗句的青花碗,在德化、永春、安溪的一些青花窑址中均有发现,这极可能是商人定货烧造的缘故,明显地反映出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业资本因素的痕迹。目前,一些国内学者研究民窑青花瓷器,多注重于其艺术特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研究,这是不全面的。
2、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
德化烧制青花瓷器的窑炉,在汤头乡石公格、葛坑乡双溪口、霞碧乡朱地村、大铭乡联春瓷窑等地均有发现。从出土的青花瓷片看,这些窑炉都为清代,尚没有发现明代的窑炉。
由于没有发掘,窑内结构不详。从表面观察,可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种为龙窑,朱地村的龙窑,座北朝南,中部坍塌,首尾保存完好,龙窑约有20多目,石公格窑亦为龙窑;第二种为阶级窑,大铭乡联春瓷窑的阶级窑第二、三室保存完好,尤其是第三室几乎无损,左右各有一个窑门和观火孔,前后均有12个通火孔。
可见,德化烧造青花瓷器的窑炉主要为龙窑和阶级窑。龙窑倚山而建呈斜坡状,似一条火龙由山而下,故名“龙窑”。龙窑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能维持还原气氛,福建的阶级窑是从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阶级窑”,从外形看,已经不像龙窑了,而是一个个像馒头状的窑室单独砌造,而又互相串联起来。日本人称之为“串窑”,比起龙窑来要高大些,一般高达3米左右,宽可达7米。每一室的隔墙上有通火孔,成为半倒焰式,对烧造胎釉含钾的瓷器(如青花瓷器)而言,尤为适合。
在德化的石坊窑等能见到许多顶部钻有圆孔的三角形试温标(火照),可见当时在烧造青花瓷器中,宋代以来使用试温标观察窑温和器物瓷化程度的做法还在使用。德化青花瓷器装饰方法均用匣钵装烧,避免了烟灰对瓷器的直接污染,匣钵因装烧器物大小、高矮而不同,但总的看来,有三种形状,即圆筒形平底、圆筒形圜底、漏斗状匣钵三种。圆筒形平底匣钵造型与宋代同类匣钵相同,形体较大,主要用于装烧器形较大的瓷器。圆筒形匣钵底部微呈弧形,器形较矮。漏斗状的匣钵外壁深于钵底,相叠时钵内空间较大,能装烧器壁较深的瓷器,对防止瓷器粘结在匣钵上有一定的作用。可见德化装烧青花瓷器的匣钵,已不再采用宋元时期所盛行的支圈匣钵。德化青花瓷器使用的匣钵多为一个匣钵烧一件瓷器,工艺往往比较工整。此外,在德化各青龙窑中特别盛行对口烧,尤其是青花小蝶和杯,大都采用口缘对口缘扣在一起的办法来烧,因而这类器物的口缘都不施釉,用手摸感到很涩。青花瓷器的垫烧材料,主要为垫饼。在德化青花瓷窑,不见福建其它青花瓷窑所经常使用的以细沙为垫烧材料的现象,用沙垫烧可缩小空间,增加装烧量,但采用细沙垫烧,器物底部经常粘有一圈沙粒,这就是所谓著名的沙足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制造方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一整套的制瓷工艺。瓷坯主要采用轮制成形,就是将挖出的瓷土捣碎后,用水碓舂细去除杂质,把细泥捏成团放在转轮上拉坯或捏制成各种器形。器物的厚薄要适度,最后入窑烧制。乾隆版的《永春州志》云:“泥产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碓舂细滑,入水飞澄,淘净石渣,顿于石井,以漉其水,乃博植为器,烈火锻烧。厚则淀裂,薄则苦窳,饮食之器多粗拙,今其细者颇亚于饶,罄瓶罐瓿,洁白可爱出德化,永春间有之。”这种作法,直到现在德化的一些非机械化窑场中还在使用。
3、青花瓷器的原料
德化境内多山,群峰叠翠,高岭土极其丰富。德化各青花窑场均采用本地的原料,往往都是就地取土,如德化下涌乡的羊条窑,黄仔坂窑和玉窑、凤坑后碗窑等,紧挨着瓷窑的当时采瓷土矿的遗迹仍历历在目。正是这些丰富的瓷土和山上茂盛的树木,充足的水源,使得德化青花瓷器得到大规模发展。
瓷器釉药的制造,是将最坚硬的瓷土,磨碎成粉,再经淘洗沉淀等手法。去掉粗糙的成分。然后加水成浆,加入石灰。经火热,石灰与坚硬之瓷土化合,成为一种易溶之化合物。釉药即成。这是本世纪30年代做法。50年代,德化县国营瓷厂的釉药配方,主要原料有三种:却正长石、石灰石和稻壳灰,和100斤石灰石,450斤稻壳灰搅拌均匀,烧成灰,然后用这种灰去和长石配合:一成灰、三成长石,配成第一种釉药,适用于低温釉;一成灰,五成长石,配成第二种药,适用于高温釉。这对研究福建青花瓷器釉药提供了一个比较接近的资料。
瓷器的青花料,成份主要是钴。德化的青花瓷器呈色是不一致的,其中有一种青料呈色给人一种苍郁沉滞的感觉,稍为接近染料中土靛的颜色,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这极可能是使用石墨所致,石墨亦含钴。据说,自抗战发生后,海路被封锁,德化的一些青花瓷窑就是用石墨来代替进口青料,事实上,在历史上,福建不仅对外出口瓷器,而且还出口瓷器颜料,对此,《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有颇多的记载。这些所谓的制瓷颜料,毫无疑问,应该一大部分为青料。清朝初年后,德化开始进口青料,改变了单纯利用土产钴料的状况。直至抗战前,福建制瓷颜料包括钴料,完全仰给于外货者,其中十分之九是从日本进口的。
三 德化青花瓷在福建民窑的地位
我们已在前面分析,德化是在清代才把青花瓷器作为一个新的品种来烧造,以前人们所认为的德化自明代大量烧造青花瓷器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从目前的发现看,福建青花窑地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即闽江上游流域的闽西北地区、晋江流域的闽中地区、九龙江流域的闽南地区。根据瓷器的不同特征,可初步把福建青花瓷器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明代中晚期、明末清初、清代康熙至道光、清代末期。总而言之,闽南的青花瓷器属于前二个发展阶段,而闽中的青花瓷器多为后二个发展阶段,这当然不是绝对的,如安溪的青花瓷器从明中期一直延烧至清代末期。福建自明代中期以后,烧造青花瓷器突然兴盛,可考虑是外来因素影响所致。明代中晚期,青花瓷器从江西分两路影响福建青花瓷器,一路是江西广东的饶阳和大埔一带传到福建九龙江流域的闽南地区,再影响晋江流域;另一路是直接从江西传播到闽西北的闽江上游流域地区。但到清代,德化青花瓷器崛起,结合自身的传统,反而以强大的势力影响福建青瓷窑。德化窑生产的青花瓷器虽然品种繁多,但实用性强,主要为碗、蝶、盘、瓶、香炉等,雕塑类产品极为少见。
青花题材取材丰富,有人物、自然景物、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具体来讲,人物类中有高仕图,李白醉酒,题“志在书中”、“晨兴半柱香”文字的书斋攻读;植物类中有佛手、牵牛花、石榴、花篮、牡丹等;动物纹有亡龙纹(不只装饰在器内,而且延伸到外壁),还有城楼纹等,都是令人感到亲切的德化窑青花瓷器的典型装饰题材。德化窑也盛行文字装饰,如题“雪白山上高士卧,月明花下玉人来”;“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春色杏花香半里”;“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在德化窑中极为常见。
德化窑在装饰上注意青花纹样与白地之间的青白对比。德化窑产品质地洁白,以白见长。瓷工们在设计时注意使这一质地的特点得到充分的表露。因而以白底青花的数量居多,同时青花大都质朴洗炼,保留较大的白地空间,显示了白瓷魅力,这一点在福建青花瓷中非常突出。
德化窑的款识有双字作坊款、单字款、画形款、印章款、记年款等,但以双字作坊款最为常见,基本上都寄托美好的含义,因而大多为“玉”、“裕”、“珠”、“利”、“吉”、“玲”、“美”、“宝”等字,此外“月”也极为常见。
德化窑青花瓷器不但极大地影响晋江流域的青花瓷窑,如清代永春窑、安溪窑的青花瓷与德化青花瓷窑已趋同一致,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全福建的青花瓷窑,使得福建清代青花瓷器的风格一脉相承,造成这个原因关键在于信息传播以及陶工的互相往来。
闽北的民间窑场以烧制青花瓷器为主,以政和县的东平窑规模最为宏大。窑地分布在松溪河支系的碗厂溪、界溪两岸,东起安田村,西至平岩村,前后绵延15华里,现尚存窑炉3座,为简陋的阶级窑。特点是形体矮小,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与劳力,炉温易于掌握,瓷器装窑烧成周期短,即使是单家独户也能进行烧制与销售活动。瓷器以青花瓷居多,还有少量的白釉和酱釉器,胎骨呈白色,细腻坚致,釉水光滑明亮,白中微泛青灰,青花发色墨蓝、泉蓝、淡蓝、普蓝等。纹饰取材广泛,常见的有火珠云龙、海水云龙、花篮纹、绶带纹、飞凤、水竹、圈点纹和“百寿”、“兰色杏花香十里”字样。产品种类有碗、蝶、杯、匙等饮食器皿,风格是与德化窑完全一致的。事实上,据当地的《赖氏族谱》记载:东平窑系本省德化县赖氏、许氏工匠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开创,衰于光绪年间。
东平窑而外。闽北建阳的大路后门、南山、小湖、浦城的珠塘、光泽等地烧造青花瓷器。其中大路后门窑的"晨兴半柱香"的书生课读纹盘、折枝纹、束莲重圈纹碗等制作的花色尤为明丽,与德化窑的制作风格如出一辙。据德化的《颜氏族谱》记载:有清一代颜氏家族不断有人前往建瓯、建阳等地筑窑制瓷。
1990年9月、1993年5月,我们二次到华安县下东溪头窑地调查,并有简报。有人认为下东溪窑址可能为“漳窑”遗址,在下东溪头窑地,漳瓷类标本少见,大部分为青花瓷器。装饰题材很多,其中有牵牛花、花篮纹,款识为作坊款在德化是最为常见的款识之一,而且溪头窑青花纹饰有断裂现象。这些产品可视为源于德化窑青花瓷。我们访问了当地老人,他们说,下东溪头窑的烧瓷师傅是来自德化姓苏的制瓷家族。
可见,德化窑青花瓷具有独特风格,窑地数量多,产量庞大,而且还影响全福建青花瓷器的生产,在中国民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研究。
四 关于青花瓷器的外销
1、文献记载的外销青花瓷器
德化所分布密集的青花瓷窑场,数百年间,生产了大量的青花瓷器,除供本地使用外,大都运销海外。关于中国青花瓷器的外销,首推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多数学者认为此书中记载“青白花瓷器”即是青花瓷器。到了明代早期,郑和下西洋的随行者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马欢《瀛涯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等书都记载了中国青花瓷器在国外受到欢迎的事实。有外国学者认为,明代中晚期以后,中国外销瓷器差不多全是青花瓷器。
明清时期,福建地方志书对瓷器外销的记载微乎其微。道光十二年(1832年)刊行的《夏门志》卷五,洋船条云:“洋船,即南船之大者,船用三桅,桅用番木,其大者可载万余石,小者亦数千石,……其出洋货物,则漳之丝绸、纱绢,永春窑之瓷器,及各处所出之雨伞、木屐、布匹、纸创等物,但闽中所产茶铁,在所严禁。”德化旧志曾记载:“清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畅销东南亚”。清代郑兼才在《窑工》一诗中写道:“……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说明当时瓷业在人民生活和发展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位置。但是此类记载多语焉不详。
欲明了福建青花瓷器外销,可参考《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Porcelain and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by T. Volker),此书是根据1602年(万历三十年),至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荷兰统治爪哇时,在巴达维亚出版每日杂志(Dagh register)以及日本平户和出岛记录,采取关于瓷器的各种资料综合而成。荷兰占领台湾后,于1642年开辟了赤嵌港(Zea landia)。以台湾为据点,进行大规模的瓷器贩卖,在这种情况下,从福建各港口如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出口的瓷器如潮水般地涌向台湾,再转运到世界各地。对这几个港口启航的船只数量、瓷器种类数量都有详细的记载。至于瓷器质量,一再强调有细瓷(Fine Porcelain)和粗瓷(Coarse Porcelain)之分,我们认为,所谓的粗瓷也就是德化等地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我们知道17世纪70和8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得不改销日瓷、东京瓷,甚至波斯陶器,这些陶瓷质量不如中国的瓷器,价钱也比中国瓷器高。这是因为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根据地在东南沿海地区坚持反清斗争。清顺治十二年,清廷严禁商民下海贸易。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刑考载“严商民之禁,奉谕,海逆未剿,必有奸民暗通线索,资以粮物。今后有犯者,不论官民,俱处斩,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赏告发之人,其地方文武官皆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不行与首,皆处死。”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特别是漳州地区的瓷器外销骤减。漳州地区的青花瓷器,年代大多属于明代中晚期,这可以相互佐证。自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驱荷兰人出台湾,至清军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福建瓷器的外销更是一落千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解除海禁。福建自宋元以来就盛行的陶瓷贸易传统,经过一段衰败以后,又开始兴盛起来。这个时期德化的青花瓷窑发展很迅速,数量大增。不过,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瓷器已经崛起,并开始运销世界各地,福建已失去了传统的日本市场。尽管如此,福建青花瓷器的主要市场仍为传统的东南亚及非洲,这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
2、国外出土的德化青花瓷及有关问题探讨
德化的青花瓷窑群大多分布在河流两旁,如德化上涌乡的青花瓷群分布在大张溪及大张溪支流两岸,青花瓷器可通过河流直达安平港、福州港、然后出海,销往国外去。
德化青花瓷器,近年来在国外大量发现,表明产品深受海外人们的喜爱。根据有关资料证明,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坦噶尼喀,亚洲的叙利亚等出土了大量德化生产的青花瓷器,根据近几年来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到德化进行考察,看到德化窑出土的器物后提供资料,认为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地都有德化窑青花瓷产品的发现。如印度尼西亚发现的中国陶瓷数量无以伦比。1989年,前印度尼西亚陶瓷学会会长、著名的古陶瓷研究专家苏玛拉艾地亚文夫人(Mrs Sumarah Adhyatman)在访问夏门大学时指出,福建,特别是德化青花瓷器在印度尼西亚大量发现。在其所撰的《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古陶瓷》(Antigue Ceramics Found in Indonesia)一书中图引所示的半寿纹盘。圈点纹小碗、牵牛花碗、花篮纹盘、印“寿”字纹碗,都是德化青花瓷窑址中极为常见的出土物。
值得注意的是,1974年3至5月和1975年3月至4月,广东省博物馆先后两次组织了对西沙群岛的文物调查。发现了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其中有牵牛花纹青花盘、碗、碟,云龙纹青花盘、碟,云龙纹火珠纹青花碗、城楼纹青花碗、佛手纹青花盘、寿字纹青花碗、半寿纹青花盘等。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在西沙群岛的发现。有的是当地人民的生活用具,但大部分应为德化外销瓷途经南海航线在西沙留下的遗物。
谈到德化青花瓷器的外销,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关于克拉克瓷器的窑口问题,明代正德以后,欧洲列强直接来华进行瓷器贸易。当时我国输出的瓷器,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瓷器是专供出口的,即所谓的出口瓷器(export porcelain),同国内所使用的器物在造型上与纹饰都有很大的不同。克拉克瓷器是明万历时期典型的出土瓷器,但也不排除清代初期也有生产。克拉克瓷器在国外出土和传世也非常多,为典型的出口瓷已有定论。近几年在江西的南昌、会昌、广昌、鹰潭等地墓葬里均发现了一些。至于这类克拉克瓷器的窑口问题,国内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瓷都说”、“广昌中转集散说”,还有“广昌说”。我们认为,克拉克瓷器的数量无与伦比,决非某一个窑口所能承担,德化陶瓷博物馆曾向民间征集到了一些典型的克拉克瓷标本(现存德化陶瓷博物馆),这些瓷器无疑就是德化本地生产的。我们也曾在福建平和县五寨乡青花瓷址、华安县下东溪头窑址采集到克拉克瓷器标本。因此福建应是生产青花克拉克瓷器的一个地方。
相关参考
明代沉船里的平和窑青花瓷器 2004年春节刚过,香港中文大学中科古物鉴证实验室的罗荫权教授打来电话,说他们得知克里斯第(嘉士德)拍卖公司受越南政府的委托,将在澳大利亚举行越南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明代中国
明代沉船里的平和窑青花瓷器 2004年春节刚过,香港中文大学中科古物鉴证实验室的罗荫权教授打来电话,说他们得知克里斯第(嘉士德)拍卖公司受越南政府的委托,将在澳大利亚举行越南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明代中国
[网上展馆]明清出口青花瓷器特展(之二)明晚期平和窑青花丹凤朝阳图盘口径37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盆口径32cm高10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花卉纹盘口径25.5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鸭穿莲纹盘
[网上展馆]明清出口青花瓷器特展(之二)明晚期平和窑青花丹凤朝阳图盘口径37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盆口径32cm高10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花卉纹盘口径25.5cm明晚期平和窑青花鸭穿莲纹盘
[网上展馆]明代弘治瓷器鉴赏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纹罐通高14.3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6.6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鼓式三足炉高5.5厘米,口径8.5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碗
[网上展馆]明代弘治瓷器鉴赏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纹罐通高14.3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6.6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鼓式三足炉高5.5厘米,口径8.5厘米。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碗
明代青花五彩瓷器鉴识与投资 金代磁州窑系烧造的釉上红、绿彩瓷器是最早的釉上五彩瓷器。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烧造五彩瓷器。明朝宣德年间,官窑青花五彩瓷器烧成,仅西藏萨迦寺有藏,明朝中期开始流行的青花五彩工
明代青花五彩瓷器鉴识与投资 金代磁州窑系烧造的釉上红、绿彩瓷器是最早的釉上五彩瓷器。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烧造五彩瓷器。明朝宣德年间,官窑青花五彩瓷器烧成,仅西藏萨迦寺有藏,明朝中期开始流行的青花五彩工
玉溪窑瓷器的纹饰题材与特征 玉溪窑借鉴和学习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所以它的内容与景德镇一样,带有鲜明的民间民族色彩,主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文字、辅助纹饰等,适应当时人们追求吉祥寓
玉溪窑瓷器的纹饰题材与特征 玉溪窑借鉴和学习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所以它的内容与景德镇一样,带有鲜明的民间民族色彩,主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文字、辅助纹饰等,适应当时人们追求吉祥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