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文人画
Posted 画家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文人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人画,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流派。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的综合性绘画艺术。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即已出现,至北宋又有文同、苏轼、米芾等人从创作实践到理论上为文人画张目,但作为一个正式名称,却是由明末画家董其昌提出的,他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王维)始……”,同时又勾划出了一条文人画发展的脉络。近代画家陈师曾对文人画的特质作了理论上的规范,他说:“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风格流派,文人画在创作思想上,强调抒发画家个人的思想感情,以某些特定的题材,如梅、兰、竹、菊等具有高洁、不俗等象征意义,来表现并标榜个人的志趣、节操、情致;部分画家创作上强调“自娱”,将绘画视为调节精神、情绪的手段。在表现手法上,文人画讲究诗、书(书法)、画、印(篆刻印章)的综合运营,尤注重与书法的结合,主张以书入画,将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点、画运作融入绘画中,做到心手相应,版画气力相合,笔断气连,笔不周而意周。在对墨和色彩的选择上,更重视水墨的表现力,讲求墨分五色,通过墨的浓淡干湿的不同变化,描绘不同的物象,抒发不同的情感和心绪。文人画在题材上比较狭窄,虽然历代的文人画家在创作中涉猎过各种题材,但总体上看,大多数文人画家的题材范围局限在山水、花鸟及梅兰竹菊(即所谓的四君子)等带有某种象征意义和寄托性的传统题材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表面上看,也大都脱离社会现实,但他们通过在画中题写诗文跋语,曲折地表达了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如徐渭在《墨葡萄图》上题诗,表露个人的怀才不遇;郑板桥以题诗的方式,将潇潇的竹声比作民间的疾苦声,凡此等等,皆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作为一种风格流派,文人画自登上画坛后,经历代画家们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熟,到明清时期已成为画坛的主流。文人画的创作思 想、艺术观念及表现手法,对于现代的中国画创作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条目
文人画514011” 11相关参考
什么是文人画[来源:当代中国书画家网|时间:2008-3-17]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
什么是文人画[来源:当代中国书画家网|时间:2008-3-17]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
什么是文人画[来源:当代中国书画家网|时间:2008-3-17]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
论元代道教与文人画审美精神 一 元代道教盛行,文人们多受其影响,有的还加入了道教。元代也是文人画兴盛的时代,文人画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的发展终于确立了在画坛上的主流地位。元代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与
论元代道教与文人画审美精神 一 元代道教盛行,文人们多受其影响,有的还加入了道教。元代也是文人画兴盛的时代,文人画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的发展终于确立了在画坛上的主流地位。元代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与
逸格与文人画的演进 在讨论逸格与文人画的关系之前,有必要追踪一下逸格词意的来源。逸的本义为逃失、逃跑。《国语·晋语五》曰“马逸不能止。”引申义为散失,如柳宗元《武功县丞厅壁记》:“壁坏文逸”;再引申
逸格与文人画的演进 在讨论逸格与文人画的关系之前,有必要追踪一下逸格词意的来源。逸的本义为逃失、逃跑。《国语·晋语五》曰“马逸不能止。”引申义为散失,如柳宗元《武功县丞厅壁记》:“壁坏文逸”;再引申
文人画的历史发展及代表人物:魏晋南北朝:顾恺之、张僧繇隋唐五代:吴道子、阎立本、王维、李思训、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张萱、周昉、黄荃、徐熙、韩干、薛稷北宋:苏轼、李成、范宽、李公麟、米芾、郭熙、赵佶
文人画的历史发展及代表人物:魏晋南北朝:顾恺之、张僧繇隋唐五代:吴道子、阎立本、王维、李思训、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张萱、周昉、黄荃、徐熙、韩干、薛稷北宋:苏轼、李成、范宽、李公麟、米芾、郭熙、赵佶
瓷器上的文人画 “浅绛”本是中国山水画的术语,指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以淡赭、花青、藤黄等冷色彩渲染而成的山水画。国画中的“绛”即赭红色,又染以浅色,故名“浅绛”。 陶瓷界所说的“浅绛”或“浅绛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