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什么是俱五刑

Posted 酷刑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什么是俱五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的刑罚看了令人不寒而栗。在文明尚未开化的中国古代,通过对人肉身的处置而达到惩罚的目的,献血琳琳的历史就这么来了。今天我们来讲讲被称为满清的十大酷刑之一“俱五刑”。对于俱五刑不是很了解却也想认识的朋友搬来小板凳坐好咯,看看小编怎么说,难道这种刑罚只是针对女人吗?

  什么是“俱五刑”?

  俱五刑 把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和鼻,即「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 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戚夫人(刘如意的母亲)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到,给活活吓死。 (但实际没死)

  具五刑和俱五刑

  具五刑指的是“具备五种刑罚”,而非一种酷刑。这是秦代特有的一种酷刑,即对一个囚犯先后施用五刑。是一种极端残忍的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

  程序

  先黥(在人脸上刺字)、劓(用刀割掉鼻子)、斩左右趾(砍掉左右脚),笞杀之(用藤条或荆条将人活活打死),枭其首(斩首并将首级示众),菹其骨肉(将尸骨剁成肉酱)于市(在人群聚集的闹市区执行),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有诽谤漫骂行为者,先割断其舌)。白话文意思:先在脸上刺字,然后割鼻子,再砍掉左右脚,接着用鞭杖或竹板活活打死,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杆上示众,最后当众将其尸骨剁成肉酱。有诽谤辱骂行为者先把舌头割掉。

  受刑的人编辑史载李斯即“具五刑”而死。李斯是战国、秦代的著名政治家,先后在秦任客卿、廷尉、左丞相。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具五刑”,处死于咸阳,并诛灭其三族。另汉朝开国名将彭越也是被“具五刑”而死。

  宋朝再用

  北宋时,因“妖谋”遭法外重诛的事例相当多。例如天禧四年(1020),周能等伪造天书谋作乱,真宗降诏:“刘益、康玉、徐原等十一人,并活钉令众三日讫,断手足,具五刑处死。”具五刑本就是秦朝最残酷的刑法,宋真宗又令与活钉、断手足并用,可见其惨毒。

相关参考

佛教 六因相杂不相杂义什么意思

六因相杂不相杂义大毗婆沙论二十一卷十页云:如是已显六因自性,今当复显六因相杂不相杂义。问:若法、是相应因;彼亦是俱有因耶?答:若法、是相应因;彼亦是俱有因。有法、是俱有因;彼非相应因。谓有为不相应法。

佛教 六因相杂不相杂义什么意思

六因相杂不相杂义大毗婆沙论二十一卷十页云:如是已显六因自性,今当复显六因相杂不相杂义。问:若法、是相应因;彼亦是俱有因耶?答:若法、是相应因;彼亦是俱有因。有法、是俱有因;彼非相应因。谓有为不相应法。

文章大全 关于荣辱的励志名言

1.无瑕的名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宝。失去了名誉,人类不过是一些镀金的粪土,染色的泥块。——莎士比亚2.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

佛教 俱舍颂什么意思

 (书名)阿毘达磨俱舍论本颂,一卷,唐玄奘译。是俱舍论之本颂也。有六百颂。世亲最初造此颂文。宣布之于世,以文义幽深,浅智之人不可解,后作论文解之。即俱舍论也。论中本入本颂。

佛教 俱舍颂什么意思

 (书名)阿毘达磨俱舍论本颂,一卷,唐玄奘译。是俱舍论之本颂也。有六百颂。世亲最初造此颂文。宣布之于世,以文义幽深,浅智之人不可解,后作论文解之。即俱舍论也。论中本入本颂。

传统文化 日本古代女囚遭受泯灭人性的12种酷刑

囚犯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人权的人,尤其是古代的女囚犯,根据记载,唐宋明清以来,针对女犯人有特别严厉的刑罚,史称“五刑”,他们分别是刑舂、拶刑、杖刑、赐死、幽闭。但是相比起中国古代的女囚的刑罚日本古代的对

佛教 自体爱什么意思

自体爱杂集论五卷三页云: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而能分别我自体生差别境界。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令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

传统文化 纹身起源于什么时候 古代人怎么纹纹身

  现代社会把纹身视为一种时髦。纹身也称为刺青,而纹身文化在外国更为普及。那么你知道纹身起源于什么时候?古代人怎么纹纹身的吗?下面中国就为大家一一详述。  刺字乃商周时期五刑之一的墨刑  “刺字”源自

传统文化 纹身起源于什么时候 古代人怎么纹纹身

  现代社会把纹身视为一种时髦。纹身也称为刺青,而纹身文化在外国更为普及。那么你知道纹身起源于什么时候?古代人怎么纹纹身的吗?下面中国就为大家一一详述。  刺字乃商周时期五刑之一的墨刑  “刺字”源自

佛教 五位无心什么意思

 (名数)一,无想天无心,外道生于色界四禅天之无想天,五百大劫间受无心果报之位也。二,无想定无心,外道为生于无想天而修无相定之位也。三,灭界定无心,是俱解脱之阿罗汉,欣乐涅槃妙寂所入之无心定之位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