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郑国与郑姓的由来
Posted 王室
篇首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郑国与郑姓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国与郑姓的由来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一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据统计,郑姓历代名人入《二十五史》者达443位之多。百家姓中,郑姓的来源不象其他姓氏那样复杂,其血统源流也较单一和纯正。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汉族郑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姬姓、子姓、姜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派出姬姓。姬姓郑氏出自周文王之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见西周将亡,将财产、部族、家属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和郐之间,史称东郑。不久,大戎联军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了周幽王和郑桓公,南郑遗民逃到汉水上游的南郑,即今陕西汉中的南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在东郑即位,先后攻灭了郐和东虢,在京(荥阳)建了初都,后又迁都到郑(新郑)。郑武公、郑庄公相继为周平王的卿士,郑国一度曾是春秋初期的强国,后渐衰弱,公元前376年,韩哀侯出兵灭郑,郑国子孙以国名为氏,散布于陈宋之间。姬姓郑氏2800多年的历史,国亡之后始普遍使用郑姓,这也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出自子姓。子姓郑氏出自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奠、郑古为一字,奠国即郑国,子奠亦称王子郑。子姓郑国最初在商朝都城近地的北郑,今河南濮阳西南古帝丘之地,后来为防周、羌之敌,西迁到商朝西疆的南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子姓郑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这支最古老的郑姓,人寡势弱,以后一直无闻,可能淹没于姬姓郑氏之中。
第三支出自姜姓。姜姓郑氏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阳。周穆王(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实际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这支姜姓郑氏也有3000年的历史,后来史书上未见这支郑姓的去向,可能也淹没于姬姓郑氏之中了。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郑姓家系比较单纯,直到宋朝前没有发生其他外族基因流入的事件。宋朝以后在郑姓人群中的外族混同的主要事件有:北宋金国女真人石抹氏族改汉姓郑,清朝满洲八旗舒穆禄氏、郑佳氏等氏族均改汉姓郑。这些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逐渐被同化为当地的汉民。
以下先谈谈支派出自姬姓的郑姓得姓之前的传说与史实。
相传,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在黄帝和郑桓公之间,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洪荒时代,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作为中原部落的首领,主要活动在今天黄河中下游地区。根据《史记》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子玄嚣;玄嚣生极,极生帝喾;帝喾妃姜原在野外踩了巨人脚印的大拇指,即孕而生子。由于他生得蹊跷,姜原多次将他抛弃,但都获救。最后一次丢弃在水渠里的冰上,被大鹏鸟飞来用翅膀暖和住他。大鹏飞走后,他哭出声来又高又亮,使人们震惊万分。姜原这才意识到这孩子非同小可,就抱回家养育,并起名为“弃”。弃长大后果然才智超群,教导部落的人开荒种植庄稼,结束了游牧生活。弃从此成为远古时期掌管农业的稷官,史称“后稷”,封地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其子不窟末年,约在夏朝的中后期,该部落北迁到渭水中游一带,仍然种植农作物。
大约到了商初,后稷的曾孙公孙刘迁居到豳(陕西旬邑西),一边开垦农田,一边扩大居邑。逐渐地部众增多,粮食贮积日益丰富,接着又发展武装力量,扩大活动范围,渡过渭水到渭南地区采掘矿石,进行锻冶制造工具和武器,使势力进一步得到壮大。又传七八代,至高圉、亚圉,正是商王武丁前后,已成了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从亚圉再传两代即古公父时,又从豳南迁到漆、杜之间岐山南面的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并在这里兴建宫室城邑,使部落有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从此称作周人或周族。再后来古公父二传于姬昌,三传于姬发,终于强大到灭商建国,史称周朝。古公父、姬昌分别被追尊为周太王、周文王。周武王姬发后九传至西周第十个国王周厉王姬胡时,已是公元前857年。周厉王刚愎自用,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酿成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导致其逃出王宫,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太子姬静当时藏在召公家,得以幸存。公元前828年,厉王死,姬静正式登基,是为宣王。他励精图治,立志中兴,为了扩大王室势力,从家族中选拔能助其中兴的人才,看中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周宣王在即位后的第22年,即公元前806年,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槿林(今陕西华县东)为郑伯(三等诸侯国),建立郑国,这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侯国。姬友史称郑桓公。自此始有郑国。
郑桓公姓姬名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分封到郑才33岁。他对老百姓宽厚仁慈,长期以来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消息传到京都,这时周宣王已死,其子周幽王在位就封郑桓公为司徒,总揽天下朝政。在新的职位上,他仍然推行仁政,因而获得更多人的拥护。
当司徒一年后,周幽王因宠幸褒姒疏远大臣,以至上下离心,天下诸侯也有背叛情形。郑桓公预感动乱在即,就向周太史伯请教:“看来现在王室要多变故,我怎能自保免予一死呢?”(见《国语・郑桓公谋迁国》:“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太史伯是掌管各国文史资料的官员,为其分析了成周(今洛阳)四方侯国的情况,认为南、北、东、西四方都不是郑国可去的地方,说:“应该找一个可以永久依托的地方来保全。我看只有洛邑(今河南洛阳东)以东、黄河和济水交汇以南的地方,给你最为合适。”郑桓公不解,太史伯接着分析:“此地尽管属于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国(今河南郑州南)的势力范围,但这两国的君主都是贪图小利,没有抱负的人,当地的百姓并不真心归顺他们。现在您是司徒,又受老百姓爱戴拥护,如果要求迁居到那里,两国国君必然会给您面子,把那里划分给您。以您的德能名望在那里过不了多久,虢、郐两国的百姓都会支持您。”郑桓公还不放心,向太史伯提出其他两个地方来比较:一为“吾欲南之江上”,二为“欲居西方”。太史伯有根有据地把他否定了,随后还语重心长地提醒桓公:“……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见《国语・郑桓公谋迁国》),这是忠告桓公,幽王已听不进任何忠言了,他所信任的只有虢公石父了,周王朝不会支持几年了,要迁就赶快迁吧!再晚就恐怕来不及了。于是郑桓公向周幽王提出举族东迁的请求,周幽王不明就里答应了。虢、郐两国国君见有王命,也主动献出了十邑(即虢、郐、鄢、蔽、补、丹、依、蹂、历、华)土地。这样,郑桓公便有了立国的基础。不久,就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根据太史伯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今荥阳京襄城),史称“虢郐寄孥”。为以后武公东迁、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
郑桓公当司徒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1年,犬戎叛乱,杀了周幽王,西周灭亡。司徒姬友则在“犬戎之乱”中,为保护幽王而战死疆场,以忠臣的形象而名垂千古,死后葬在陕西骊山脚下。郑国人共立姬友子掘突,史称郑武公,追姬友为桓公。郑武公雄才大略,他在周幽王死后,与秦襄公、卫武公等一起拥立太子宜臼继承王位,并护驾东迁洛阳,建立王城,史称平王东迁。郑武公乘护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掉虢、郐两国,并相继把鄢、蔽、补、丹、依、蹂、历、华等十邑地纳入郑国版图,推行“武公之略”,正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郑国。
郑武公当政的第十年娶申侯女武姜为夫人,第十四年即公元前757年(周平王十四年)生了个公子叫寤生(即郑庄公),因为是难产武姜夫人不太喜欢这个儿子。第十七年即公元前754年(周平王十七年)武姜夫人顺产少子叔段(史称京城大叔的公叔段),对他很溺爱。郑武公保周平王东迁,为维护我国东周时期的一统局面贡献了力量,而后又推行包括“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巩固国防”的“武公之略”,为郑国400多年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武公东迁后,由于护平王东迁有功,继承了其父在朝中的司徒之职。平王也赐成周畿内虎牢之地,帮助郑国发展壮大。郑武公为强国提出了解放商人的口号。“商人”(或叫商奴)是殷商时期为商王朝服务的中坚人物,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他们多是有技术、会经商的能人,周灭商后被定为世袭奴隶,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均无保障。武公东迁后,看到他们是建设国家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向他们宣传:“你勿我叛,我勿强贾,毋或强夺,尔有利市宝货,我勿与知。”(见《白话史记・郑世家十二》)。“商人”都拥护郑武公,纷纷投奔郑国,都愿做郑武公的臣民,郑国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郑武公依靠这批力量,开发“荥陂溉渚”的滩涂荒地,进而加固京城,扩建包括虎牢城在内的城池。并且还兴办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大大调动了人们建设郑国、保卫郑国的积极性,历史上的“弦高犒师退秦兵”和“烛之武缒城退秦师”的故事,就是郑国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主动保卫国家的表现。郑武公的进步政策营造了郑国和平、安定、向上的生活环境。《诗经・郑风》是当时郑国祥和、安宁生活的生动写照。郑武公还把桓公寄孥的京城(今荥阳市的京襄城村)建成宏伟都城,这是武公东迁后建设的第一个都城。现在的京城遗址南北长1722米,东西宽1418米,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现存留在地面上的城墙有8段,约1000余米,最高处高10多米。夯土坚实,土层清晰,凡目击者,莫不称赞。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设如此宏大的工程,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武公之略的宏伟气魄。此城汉代时设京县,因超过县城规定的标准而从城中东西建了一道城墙,群众称之为“横城”,所以,现城址呈“曰”字形状。就在郑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的时候,周平王却收回了虎牢以东一块地方,迫使郑武公不得不到郐国故地,现新密市交流砦另建新都。
公元前744年(周平王二十七年),新都尚未建成,郑武公积劳成疾,夫人武姜多次请求废长立幼,改叔段为太子,郑武公不答应。同年武公去世,在位27年。15岁的太子寤生即位于武公为之创建的新都(现新密市东南交流砦附近之古郑城),史称郑庄公。郑武公死后葬于三皇山上,此后三皇山就叫广武山(今荥阳广武乡桃花峪村)。
郑庄公即位的头一年,母亲武姜首先发难,为公叔段请封,先要求封在制(今荥阳上街村),庄公以制地有虎牢之险,而且又与周王室正在闹着纠葛而未应允。接着又请封于京。大臣祭仲反对说:“京这个地方比国家还重要,不能封给您弟弟。”郑庄公回答:“母亲要封给他,我不敢违抗。”京是故都,需要得力人去镇守,庄公答应了叔段。叔段少年英俊,很有才华,京城臣民都很爱戴他,称他为“京城大叔”。《诗经・郑风》的《叔于田》《大叔于田》,都是歌颂叔段的篇章。叔段到了京,日夜操练兵甲,与母亲武姜密谋夺取王位。祭仲警告庄公必须提防,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这句话就成了成语,至今还被我们应用。
庄公二十二年,在京城经营22年的叔段果然袭击郑庄公,以武姜夫人为内应。庄公发兵讨伐,叔段败走京。京的百姓都起来反叛,叔段只好逃到鄢。在鄢又溃败,叔段最后投奔共国。这就是《左传》所说《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庄公回师,把他母亲武姜夫人迁到城颖,并发誓说“不到黄泉,母子不相见。”过了一年多,庄公思念母亲,反悔发了毒誓。一次,颖谷有个名叫考叔的管理疆界的官,送东西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考叔说:“我家有老母,请国君让我把食物带回家。”庄公说:“我也很想念母亲,只恨当初发了一个毒誓,话已出口没办法。”考叔说:“这有何难,在黄泉地下打一条道,就可相见了。”庄公听从他的主意,终于和母亲武姜相见了,史称“掘地见母”。至今这条通道的部分遗迹还在,被人称为“阴司洞”。叔段大败逃到共国后,称为共叔段。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姓段,《射雕英雄传》里的大理王子段氏即是其中之一;有的姓共叔;还有的以共为姓氏,谐音为龚,故此姓共、龚的大部分都是其后人。
郑庄公在解决宫廷内部矛盾的同时,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使郑国成为东周初年离王室最近、势力最大的诸侯国。这时东周开创者周平王在晋、郑等周边国家拥戴下东迁洛邑,但已经没有能力控制天下政局了。郑庄公便毅然打出了“以王命讨不庭”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联合齐、鲁攻打宋、卫,制服陈、蔡,并打败北戎,稳定了东周政局。周王室十分感激,多次表示过“我周王东迁,晋、郑是依”。但郑庄公比武公更为激进,俨然以小霸自居,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满。公元前719年,周平王驾崩,桓王即位。桓王对郑庄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欲取代庄公在朝之职。郑庄公不满,为此闹到朝廷,导致周郑关系恶化,加上其他诸侯和王室近臣的挑拨,以致弄到周王室与郑国交换人质的地步。周王室以王子狐与郑公子忽,互作人质交换做为抵押品,就是历史上说的“周郑交质”。郑庄公为了顾全大局也克制地答应了,但周王室得寸进尺,公然剥夺了郑庄公在朝廷的权力,以虢公来取代他。公元前715年(桓王五年),虢公忌父正式被任命为周王朝的卿士。郑庄公就派祭足带人割取温地的麦子,接着又取成周之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公元前712年(桓王八年)周王室又收回被郑国占领的邬、刘(今偃师南)、为(今孟津东北)、邗(今沁阳西北)等畿内之地,调换给原属苏忿生(周武王时的司寇忿生,被封于苏国,后迁都于温,在今河南温县西南)的12个邑,即温(今温县境)、原、郗、向、樊(均在今济源境)、怀、显成(今武陟境)、攒茅(今修武北)、盟(今孟津东)、阱(今沁阳西)、聩(今获嘉北)。这些地方同郑国隔着黄河,实际上是卫、晋两国的势力范围,不仅增加了管理麻烦,还增加了与卫、晋两国的矛盾与磨擦。郑庄公对此耿耿于怀,数年不去朝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庄公朝中司徒之职,又联合陈、蔡、卫等国军队亲自带领讨伐郑国。郑庄公忍无可忍,率军大败王师。周桓王临阵还被郑国的祝冉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当祝冉再射一箭时,被庄公阻止,说:“君子不欲多一人,况敢凌天子乎!”并派祭足慰问桓王,这一方面说明郑庄公作为“春秋小霸”已有能力与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仍作为周王朝之公卿,对周王朝的抗拒是有理、有节的。此后,郑国威名大振,成为东周初年的霸主。疆域东到今天的河南开封,南达河南许昌,北越黄河,西至河南荥阳西部的虎牢关,纵横百余里。加上这里土地肥沃,交通发达,商业繁盛,一时成为天下名邦。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郑国的东北边陲古城村一带屯兵筑城,并取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即今天的开封县。它是荥阳郑氏的发祥地,是郑氏祖根之所在。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四十三年),郑庄公病死,享年57岁,葬于今新密市境内。郑庄公治理郑国43年,是郑国的极盛时期,此时郑国疆土,南建栎邑(今禹卅市),东建启封(今开封),北与卫、晋交错,西控巩、洛,胁宋迫许,威加北戎,常受王命伐叛臣,抗王命主公道。郑庄公有功于中原地带的开发与发展。
庄公死后的27年间,郑国发生了四位公子争夺君位的内讧。庄公传位长公子忽,公子忽即王位,称昭公。不到三个月,公子突与郑相祭仲在宋国的纵容与支持下,即把昭公赶到国外(卫国),公子突即位称厉公。此时,周王室也发生了“王子颓之乱”,把周惠王赶下了台。郑厉公(子突)站在惠王一边,在栎地(今禹州市)接待了惠王,并协助周惠王平定了“子颓之乱”。周惠王因厉公勤王有功,又把以前收回的虎牢以东地方重新给了郑国,周郑关系随之缓和。郑厉公不愿做祭仲之傀儡,企图谋害祭仲,结果因泄密,被祭仲赶到了蔡国。昭公又被召回当了国君,以高渠弥为卿。高渠弥因数谏昭公不听,杀了昭公立昭公弟子,又造成了郑国新的矛盾。当时厉公在宋、齐、蔡、陈等列国和周王室的支持下,偏居郑地栎邑(今禹州市),子当了九个月国君,便被齐侯杀掉,高渠弥亦被车裂而死。郑国实权又归祭仲。因祭仲与厉公不和,只好从陈迎回公子婴为君,厉公与子婴同时存在。由于子婴在位14年,始终没有年号,故史册均把子婴列在厉公世序之下。公元前680年(子婴十四年),郑厉公自栎北上,得到当时郑相傅瑕支持,傅瑕杀子婴及其二子,接纳厉公。此次厉公复国,深知权臣祸国,便杀了傅瑕,自己独立执政,至此郑国四公子夺权之争平息下来。从公元前743年郑庄公即位到前673年郑厉公卒止,70年间郑国东迁后的第二都城在郐国故地(今新密市交流砦附近古郑城)。几次较大的事件,如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宋、陈、蔡、卫联军伐郑,围其东门五日;公元前712年,郑伐许,公孙阙与颍考叔争车等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诗经・郑风》的《将仲子》、《有女同车》、《溱洧》等篇,都是这一时期的民歌。
早在郑庄公在位时期,他就看中了昔日黄帝建都有熊的地方,并着手在这里建造一个规模更加宏伟、开阔的都城。到文公(名捷)二年(前671年)正式迁都于此,就是现在的“郑韩故城”。
郑文公执政的45年,其时宋、鲁日衰,齐、晋、秦、楚新兴,郑国处于王畿之地,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地区。由于郑文公能正确处理同各国的关系,或拒盟,或会盟,都从本国的安全与稳定出发,换来了郑国的和平发展。加之迁都新郑和整顿内部的重大举措,都对郑国的巩固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其间,先后经历了与郑国有关系的会盟、拒盟、伐郑、救郑等25次重大事件,郑国能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确实不易。文公时期除迁都之外,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公元前636年(文公三十七年)周王室发生了“子带之乱”。周襄王被逐,避难于郑,郑文公迎周王居于京城,这是郑国的又一次勤王行动。从此京城改为“京襄城”,现在的京襄城村,尚有襄王走过的地方“御路岗”,襄王居住的地方“老王嚼”等遗址、遗迹;另一件事,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个做蜡烛生意发了大财的“商人”,有人把他举荐给文公,文公没有重用。他在秦国做蜡烛生意,对秦国贡献很大,所以和秦穆公关系很好。在晋秦结盟围攻郑国都城时,郑文公接受别人建议,请他去退秦师。烛之武原为商人,出于报君王释“商奴”之恩,用绳子缒于城外,见了围郑的秦穆公,陈述灭郑不如存郑的道理。秦穆公接受了烛之武的规劝,退兵返秦,解救了郑国。总之,郑文公执政45年,尊周王、睦邻邦、宽下民,赢得了郑国前所未有的稳定与发展,对郑国延续了400多年的基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国后经郑穆公(在位22年)、郑灵公(在位1年)、郑襄公(在位18年)、郑悼公(在位2年)、郑成公(在位14年)、郑嫠公(在位5年)、郑简公(在位36年)、郑定公(在位16年)、郑献公(在位13年)、郑声公(在位38年)、郑共公(在位30年)、郑哀公(在位8年)、郑幽公(在位1年)、郑公(在位27年)、郑康公(在位21年)等15位君王的治理,虽历经艰难曲折,但毕竟又延续了240多年。此时正是我国历史上的东周列国时期,这时的东周天子,实际上已是形同虚设。但任何一国要想称霸,都需要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经常发生。凭郑国与周王朝的关系和所据的地理位置,郑国便成了诸侯称霸必须争夺的重要地区。历郑国14代23君432年中,大小战争约140次之多,而郑穆公之后的242年就有90多次,其中被伐42次,出兵伐别国31次,并灭掉许国。在紧急关头被其他诸侯国所救11次,出兵救别国有2次。
郑穆公在位22年。母亲生他时,梦见天使赠予兰花,因而得名曰“兰”。他的父亲郑文公接受厉公时期宫室内讧的教训,内忌思想严重,为防止重蹈公子内讧的覆辙,把群公子逐出国门。公子兰奔晋,后成了晋将。在随晋伐郑时,因避开伐郑围城,受人称道。郑文公在周王、列国与国人舆论压力下,把公子兰接回了郑国。文公辞世,公子兰继承君位,称郑穆公。公子兰刚即君位,就遇到秦穆公伐郑的大事,郑国贩牛的商人弦高,在贩牛的路途上,遇上侵略郑国的秦兵,把自己的12头牛送给秦军,假说是郑君派他送牛来慰问秦军的,以麻痹秦军的斗志,他便趁机向郑君急报秦军入侵的消息。郑君一面准备迎敌,一面派人游说。秦军得知郑国有了准备,才顺便灭滑国而还。回师途中,被晋国借机打败,毁掉战车300乘。郑穆公即位之后,正是晋、楚争霸中原的历史阶段。为了本国的安全,也为了周王朝的利益,郑穆公不得不利用外交手段,时而服晋,时而屈楚,晋、楚都决不让郑国被任何一国灭掉,这就换来了诸侯国多次救郑的局面。现在,泰国郑氏宗亲总会以兰花做会徽,其来由即因穆公名兰。
郑子产(前582年?――前522年),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之孙,子国(又名子发)的儿子,故称公孙侨。公元前554年被立为国卿,公元前543年迁升执政,是春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外交家。幼年仰慕周公为人风度,养成仁爱、忠诚、谦逊、敦厚的性格。子产为郑卿士后,从调整同各国的关系着手,以摆脱亲晋则楚伐、亲楚则晋伐的被动局面。他首先改善同东邻宋国的关系,又劝说郑简公亲自到晋国请和,然后又派人出席晋、楚、齐等国在宋国的会盟,与周围诸侯国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简公二十一年又派人赴晋报知与楚国修和的情况,得到晋国的谅解。而后又亲自陪简公赴楚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同时向楚国申明与晋国保持友好关系的立场,争取楚王的谅解。子产的睦邻政策,为郑国争得了数十年的和平环境。子产为相的数十年中,郑国基本无战事。公元前522年,子产卒,葬于陉山(新郑市西南)。举国哀悼,悲切如亡亲人。子产死后不久,郑国就又卷入了战争旋涡。
郑公名骀,是幽公弟,在位27年。此时,韩、赵、魏三家强分晋国,册立诸侯,齐、楚、燕、秦各自为政。战国七雄形势已初具雏形。郑国几个要邑被晋国夺去,地盘缩小了一半,曾为郑国兴盛做过一定贡献的商民纷纷外流。而韩武子对郑国的侵犯愈演愈烈,夺走了雍丘(今杞县地)。国都(新郑)受到威胁,至公十五年(前408年),被迫把国都又迁到京城,同时动用民力、财力加固长城(从今荥阳崔庙乡的王宗店至新密市的茶阉,共长工4320米),巩固西部边界后,采取避强击弱、远交近攻战略,出兵联齐伐卫,夺取了卫国主要城市毋丘(今山东曹县境内),获得很多战利品。此后又誓师出击,夺取韩国负黍(在今登封境内),8年以后(前400年),郑国又倾其全力,攻袭韩国首邑阳翟(今禹州市),使郑国又显振作景象。在此关键时刻,楚国又伐郑,郑国失败。公为媚楚而杀相国驷子阳,引起国人反对,内部哗变,君臣离心,驷子阳党徒弑公,立幽公之弟乙为君,是为郑君乙,即郑康公。他是郑国最后一位国君,在位21年。到了这一时期,郑国已经衰落不堪,而强大的韩国又在郑国以南兴起。
郑康公即位之初,驷子阳党徒掌握政权,刚从韩国夺回的负黍又叛郑归韩,这对郑国是一沉重打击。康公二年,魏国又从北边侵郑,夺去酸枣山(今延津境内),建立酸枣山城。康公十一年,韩国乘机倾师伐郑,一举攻取阳城。郑国在此修筑之长城被攻破,国土只剩下今荥阳和新密、郑州新郑一带。郑国在此狭小地区苦斗了10年,郑康公二十一年(周烈王元年丙午岁)即公元前375年,韩哀侯对郑国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杀掉国君,兼并领土,建都于新郑(今郑韩古城),郑国遂亡。郑国从桓公传武公,武公传庄公,庄公传昭公,昭公传厉公,厉公传子,子传郑子,郑子传文公,文公传穆公,穆公传灵公,灵公传襄公,襄公传悼公,悼公传成公,成公传嫠公,嫠公传简公,简公传定公,定公传献公,献公传声公,声公传哀公,哀公传共公,共公传幽公,幽公传公,公传康公,共二十二传、十三世,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和兴衰过程。前后立国432年,曾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因此,亡国后的郑国贵族和百姓们为纪念故国,纷纷改以国名为姓氏。所以,古代的谱书都这样记载郑姓的得姓原因:“郑氏出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友封于郑,是为桓公。十三世为韩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从“郑”字的本义上看,邑旁,纯粹是个地方名;从“奠”,有祭奠义;郑地当是祭奠王室先人的圣地。周宣王将“郑”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地方分封给异母弟,正是对郑桓公的倚重。
郑在卜辞中写作“奠”,读“zheng”音。郑的“邑”旁(也就是耳朵旁)是成为地名后加上的。“奠”在卜辞中是祭祀的酒器,后来又表示祭祀的行为,总之一直是在祭祀的圈子内转悠。后来,商的一个王子被取名为“奠”,发展为一个势力庞大的雄族。古语说郑重(语出汉书王莽传),含有审慎、严肃认真的意思,祭奠王室先人哪能来半点疏忽。直到今天,“郑”字除为地名,就是姓氏,很少有其他含义,而挂在嘴边的“郑重声明”的“郑”,还残留着祭祀的气氛―――严肃。
台湾著名学者许倬云认为,卜辞中的“子奠”虽不能认定究竟是商王武丁抑或小乙的儿子,但其为殷商王子是可以肯定下来的。“子奠”的后裔居洧水之滨的郑父之丘,在殷商为“南郑”,在周代则为“东郑”。封了侯的子奠称为“侯奠”,领有奠地,是殷商据郑扼守王畿南大门的支裔雄族。子奠的封地奠,就是周代的郑的故国。在卜辞中,郑已有南郑、北郑、多郑之称,说明郑在殷商已有迁徙分化,大约已扩展及于北到卫,南到新郑,但其主体生活在以今日郑州为中心的豫中地区。周武王伐纣时,为避免与侯奠直接发生碰撞,从洛阳北渡黄河,直扑朝歌,灭了殷商,之后郑人中一部分被西迁于陕西的奠,而大部分郑人乃留在原地,称为“东土之人”。克殷之后,郑人中有一部分当在西迁之列,地名随着迁徙的人群而在陕西有名为奠还的地点。周宣王之世,郑桓公受封于郑,是在陕西华县的。但厉王时代的寰盘已有郑伯的称号,而其配偶则是郑姬。郑桓公立国陕西,后又成为周天子的司徒。此时,史书上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如此看来,大约东西两地的郑人始终是有联系的,这也许正是桓公之所以在西周王室风雨飘摇之际能在东方寄孥,得一立足点的原因所在。
当然,今天的郑姓人除此一支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唐朝的郑注本姓鱼,郑本姓,明代的郑和本姓马,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郑。今天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其姓氏来源和血统源流当是另有所出。
相关参考
郑姓的起源: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其封地于陕西省华县,后迁都至河南,郑国被韩国灭亡后,国人逃亡到开封县一带改姓为郑。开封县在秦代属
郑姓的起源: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其封地于陕西省华县,后迁都至河南,郑国被韩国灭亡后,国人逃亡到开封县一带改姓为郑。开封县在秦代属
传统文化 郑姓 郑氏家谱 郑姓起源 郑姓名人 郑姓的来源 郑姓简介
姓氏简介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
传统文化 郑姓 郑氏家谱 郑姓起源 郑姓名人 郑姓的来源 郑姓简介
姓氏简介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
按《史记》记载后稷下传26世姬掘突是西周末期郑国始祖姬友之子,其世系是:黄帝(姬姓)―玄嚣―娇极―高辛(帝喾)―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直父―公
按《史记》记载后稷下传26世姬掘突是西周末期郑国始祖姬友之子,其世系是:黄帝(姬姓)―玄嚣―娇极―高辛(帝喾)―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直父―公
郑姓原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为华夏祖先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5000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