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扇乃“户”中之“羽”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扇乃“户”中之“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编者按:“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这是老北京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然而,随着电扇、空调的普及,炎炎夏日中人们手摇蒲扇纳凉的情景已经很难看到了,但源远流长、瑰丽多彩的中国扇文化,却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人们记忆中绚丽无比的一道风景。
进入伏天,京城便显出高温天的威力,于是,久违的扇子,也该到了派用场的时刻。然而也怪,无论在马路上行走,还是在商场里购物,都少有人持扇。早些年,女士们爱用的檀香扇,男士们常用的纸折扇,现在,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那天在早市上,看到推车卖蒲扇的小贩,生意果然冷落,刚打开捆,散放着的几十把崭新蒲扇,吆喝半天,竟无一人问津。他看我老站在那儿相看,试探地问,您老不来一把?我摇头。他倒也不沮丧,笑了笑说:知道您不会买。我反问他一句,你怎么知道我就不会买?他说,这四转圈都是楼房,住楼房的人家用不着这物件。然后,他自我解嘲地宽慰道:现如今,剩下的胡同有多少?没拆的四合院有多少?还在院子里生活的人家有多少?胡同没了,院子没了,乘凉的地方也没了,谁还用得着蒲扇?
蒲扇,价廉物美,看上去粗拙,用起来顺手,得天然之趣,无污染之嫌。无论在胡同口纳凉,还是在院子里消夏,蒲扇是少不了的助兴之物。它不但带来一丝习习的凉意,更可以驱赶扰人不已的蚊蝇。
唐人杜牧诗云:“轻罗小扇扑流萤”,说明蒲扇早就是一物多用的好东西。过去那些年里,晚饭过后,暑气未消,屋里待不住,遂到院子里纳凉。左邻右舍,不请自来,搬着小桌,拿着板凳,端着凉茶,挥着蒲扇,或说三道四,或家长里短,或开怀大笑,或牢骚扯淡。山南海北,海阔天空,无所不及地神侃一通,马路新闻,小道消息,真真假假地白话一顿,那一份惬意快活,那一份心旷神怡,那一份自由自在,那一份无拘无束,只有住过聚居式的四合院者,才有深刻体会。后来,我终于懂得,为什么好清谈玄论的魏晋名士,手里总少不了一柄麈尾,大概手中有个可以挥洒的物件,足以使谈吐自然涌动,灵感油然跃升,因此之故,蒲扇才会成为乘凉人不可或缺之物。
我住过四合院,大门虽设而常不关,也住过筒子楼,邻居不请而径直来,那种非亲非故却如同一家人的亲近感、熟稔感,是住在楼房里的居民,很难拥有的。彼此隔膜的高楼住户,顶多在电梯里偶然相遇,不过点头之交罢了,哪能理解四合院里朝夕相处、碰头见面的融洽关系呢?蒲扇虽不起眼,却具有平民感情,市井色彩,大众情结。现在,住进楼房的居民,头顶有空调,身旁有电扇,不是坐在电视机前傻看,就是捧着笔记本上网,要不就是手机不离耳朵的聒聒不休,还用得着蒲扇吗?小贩很幽默,指给我看,这路上来来往往的年轻人,谁不拿着一个手机,哪腾得出手拿扇子?想想,世间万物,新陈代谢,旧的成为过去,新的扑面而来,谁也摆脱不了这个宇宙运行的铁的法则。
>其实,“秋扇见捐”这句与扇有关、更涉及女性命运的成语,也包含着盛衰兴灭,非人力所能逆转的道理在内。典出汉代女诗人班婕妤的《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以扇为喻的这番弃妇之怨,写得很感伤,很悲惋,也很动情。因时令变化,寒暑位移,扇子到了秋凉,而成无用之物,这还是小而言之变迁。若从宏观角度来看,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舒适、轻巧、方便、快捷、多功能、高效率的新颖事物代替陈旧、笨重、低效、粗糙的古老事物,也是必然趋势。
由杜牧这首诗歌和秋扇见捐这句成语可以看出,中国人之使用扇子,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把扇子看做一门艺术,同样源远流长。秦、汉以降,最早在帝王仪仗队里,大张声威的障扇、雉尾扇,逐步演变为公众持有的纨扇、团扇、宫扇、羽毛扇、芭蕉扇、檀香扇、折叠扇。帝王之扇一旦平民化之后,其广泛使用之影响所及,就更为发达了。明、清以来的扇面画,如明之唐寅、金农,清之吴昌硕等大师的作品,更是收藏家的珍爱之物,甚至在古典文学名著中,也涌现出不少涉及扇子的篇章和情节。
最出名的,莫如《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的《晴雯撕扇千金一笑》了,通过撕扇,淋漓尽致地写出晴雯的任性,而命薄如纸,秋扇见捐,则是更深层次的象征笔法。至于《西游记》里的铁扇公主,竟然以扇为武器,弄得唐僧、孙悟空师徒难以招架,好不狼狈。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那“羽扇纶巾”的形象造型,与《济公传》那癫和尚手中的破蒲扇,成为鲜明的招牌标志,过目不忘。《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回,白胜挑着酒担出场,所唱的“赤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那首极具阶级意识的诗,不但选进语文课本,还作为写扇的绝唱呢!
也许出于怀旧的情愫,我终于还是向这推车小贩买了一把,但他却坚决不肯收钱。他说,明年夏天,我还不知道会不会再做这买卖。于是,带回家来的这把洋溢着田野气息的蒲扇,更值得珍惜了。
扇之溯源――扇子最早出现于殷代
扇,乃“户”中之“羽”也。扇子,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鲜艳的野鸡毛制成,所以“扇”字里含一个“羽”字。但扇子最早不是用来扇风纳凉,而是作为帝王出巡时遮阳挡风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诸葛亮轻摇羽扇巧借东风,使羽扇平添一份倜傥和洒脱。晋时已有画扇,种类包括纨扇、团扇等。宋元之际出现折扇。明清时期,执扇、用扇、书扇、画扇、藏扇之风兴盛,扇子种类繁多:纸扇、绢扇、葵扇、羽毛扇、竹编扇、麦秸扇、檀香扇、丝绸扇……可谓流光溢彩五花八门。
>扇之成语――误点成蝇
三国时,画家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下一个墨点,聪明的杨修便顺势将墨点画成一只苍蝇,一会儿曹操过来,竟认画作真,忙用手去拍打扇面上的“苍蝇”。从此,“误点成蝇”的故事便在画坛流传开来。
扇之轶闻――唐伯虎的100只骆驼
明代大书画家唐伯虎是位画扇面的高手,一天,有位朋友欲难为一下大师,要求他在小小扇面上画100只骆驼。唐伯虎二话没说,提笔画了起来,但见他先画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间是一座高耸峭立的山峰,山下林木茂密,山路曲折逶迤。朋友见扇面即将画满,但仍未见一只骆驼,得意地笑了。这时就见唐伯虎提笔在山峰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前半身被山崖挡住了,在山的右侧又画了一只骆驼的前半身,然后唐伯虎把笔一放……朋友疑惑不解地问道:“100只骆驼在哪儿呢?”唐伯虎微笑着提笔在画旁题诗道:“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
扇之古迹――王羲之的“题扇桥”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见一卖扇老妪,一再折价也卖不掉手中的扇子,顿起同情之心,他对老妪说要在扇上题字,就会好卖。老妪怕弄脏了自己的扇面,王羲之则保其可以十倍之价出手。果然,老妪手中的这些扇子不一会儿便被抢购一空。于是,“书圣”在扇面上题字之事传遍了绍兴城,至今绍兴城内还有“题扇桥”的古迹。
扇之佳联――朱元璋“扇”写江山
明朝皇帝朱元璋擅长对联,一次见大臣陶安以书做枕,即出上联:“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此时,才思敏捷的陶安见皇上手摇一把画有山水的扇子,便应声吟道:“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此联触景而发,对答工稳,贴切自然。
一年夏天,明朝太监孙隆出巡。途中遇一儒生身穿冬装,手持夏扇,便吟一上联讥笑他:“手持夏扇,身穿冬衣,不识春秋”。儒生不甘示弱,随口对一下联:“口食南禄,心怀北阙,少件东西。”此联不仅对仗巧妙,而且嘲笑了孙隆拿百姓所给的俸禄,心中却只有皇上一人。
清代才子陈瑶少时聪颖过人。一次,几位客人在陈瑶家中纳凉,其中一位客人欲试陈瑶的才学,便以手中纨扇为题出一上联:“轻摇纨扇,清风透入人怀”,这时,陈瑶正好手持一瓷盘,见有月光反照其上,遂应声对出下联:“高捧玉盘,明月飞来我手。”
相关参考
《洞真太上回元九道飞行羽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飞行之羽以超虚蹑空」;《无上秘要》引《洞真回元九道飞行羽经》或《洞真太上飞行羽经》,皆指此书。《道藏缺经目录》着录
邓羽,元末明初南海(今属广东省)人。自号松石道人。明仞曾为青阳令,时人称「邓青阳」。据《武当山志》、《列朝诗集》载,后为道士,隐居武当山南巖宫。邓羽聪颖过人,不屑与侪俗为伍。入武当,从高士学黄老庄列、
(1911~
(1911~
(1911~
(1911~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编 著:卷 数:一卷正统道藏:正一部内字号涵芬楼本第1033册新文丰本第55册三家本第33册道藏提要:编号1339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真上清经第2
【原文】螽斯羽①,诜诜兮②。宜尔子孙③,振振兮④。螽斯羽,薨薨兮⑤。宜尔子孙。绳绳兮⑥。螽斯羽,揖揖兮⑦。宜尔子孙,蛰蛰兮⑧。【注释】①螽(zhōng)斯:蝗虫。羽:翅膀。②诜诜(shēn):同“莘莘
【原文】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译文】蝈蝈振翅膀,群集而飞翔。多子又多孙,相继无可量。蝈蝈振翅膀,群飞嗡嗡响。多子又多孙
(杂语)龙宫也。寄归传一曰:「恚损轻枝,现生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