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经世致用之《西域舆图》
Posted 经世致用
篇首语:面对艰难困苦,懦弱者被磨去棱角;勇敢者将意志品质磨砺得更为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经世致用之《西域舆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域舆图》,国家图书馆藏,1函1册,经折装,彩绘本,采用传统的山水画形象画法绘制。该图册图凡17幅,其中总图1幅,分图16幅,每图皆附图说。
总图东起嘉峪关,西达葱岭,绘出了天山南北路的交通路线以及沿途山川城池、地域范围。图说名“新疆总图说”,它首先述及新疆四至八到,后具体介绍了天山南北路的具体经由:哈密为新疆门户,由哈密循天山之南西南行,曰吐鲁番,曰喀喇沙尔,曰库车,曰阿克苏,曰乌什,曰叶尔羌,曰和阗,曰英吉沙尔,曰喀什噶尔,是为南路;由哈密天山之北西行,曰巴里坤,曰古城,曰乌鲁木齐,曰库尔喀喇乌苏,曰塔尔巴哈台,曰伊犁,是为北路。另外,图说还指出了《汉书》所谓“南道北道皆在天山以南”,而“今南路在天山南,北路在天山北也”。图上相应的城池今、古地名互注,“并以《汉书》所载地名附注焉”:乌鲁木齐,古车师后部;塔尔巴哈台,古北单于;伊犁,古乌孙;喀什噶尔,古疏勒;英吉沙尔,古依耐;叶尔羌,古莎车;和阗,古于阗;乌什,古尉头;库车,古龟兹;喀喇沙尔,古焉耆;吐鲁番,古车师前部;哈密,古伊吾。总图水系以淖尔(湖泊)为纲,绘出了新疆水系的大致情况,并在巴尔库淖尔与罗布淖尔处标注“古蒲类海”与“古蒲昌海”。除此之外,在图上相关位置还注有今已湮灭的五处古城池名:古楼兰、古且末、古精绝、古大宛、古康居。
16幅分图(说)依次为巴里坤、古城、乌鲁木齐、库尔喀喇乌苏精河、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吐鲁番、哈密。每幅图都用红点连线标注交通路线,并以此为纲标注沿途山水、城、堡、台、塘、村、卡伦等。所谓“台、塘、村”即驿站,在“哈密图”上,从嘉峪关到安西州沿途皆称“驿”,至哈密境内则称“台”,相同的情况在“和阗图”中则称“村”,在“乌鲁木齐图”中则称“塘、堡”。各图说则详细介绍了该地区的疆域四至、城池的建制沿革、兵备弁员等情况。
《西域舆图》的图说介绍各城建制沿革时出现的时间最晚的事件是“阿克苏……(旧城)盖地势卑下,易被水患,今镇城即嘉庆十六年被水后重修也……”,据此推测,该图成图时间当在
>1811年后。又,在图中有会宁城、徕宁城、宁远城、惠宁城四处地名,宁字并不避讳,所以推断该图成图时间当在道光之前(道光帝名宁)。所以,该图成图时间可以定在1811―1820年间。在“新疆总图说”右下角钤“石舟自书校阅图说”红色方章,乾嘉间西北史地学家张穆字石舟,生于1805年,卒于1848年,1811年至1820年间张穆尚未成年,故据笔者之见,该图并非张穆所作,他可能是该图的收藏者,或者是他据前人著作所作的一幅古地图。《西域舆图》的内容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以交通为纲,沿途塘台村堡城池标注十分清楚,相关地域内的旗屯、兵营驻扎情况也一目了然。其次,以淖尔(湖泊)为点,以点带面,详细描绘出了新疆境内的水系情况,这点与徐松的《西域水道记》颇似;第三,边地以及重要地区的卡伦皆一一标注,如塔尔巴哈台图中就标注有28处卡伦,另外如金厂、炮台、祠庙等都有标示。
综上,虽不能确指《西域舆图》的作者,但是从其内容来看,它有清代嘉道间边疆史地学派的创作风格,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故该图的作者似应与清嘉道间边疆史地学派有一定的关联。
相关参考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皇极经世编 著:邵雍卷 数:十二卷正统道藏:太玄部而、益、咏、乐、殊、贵字号涵芬楼本第705-718册新文丰本第38册三家本第23册道藏提要:编号1031中华道藏:四辅真经道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中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中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
历史上所指之西域,并无一定之范围,且西域诸国之名称亦随时代转换而屡有改变。佛教史上之西域,系指从印度兴起佛教后,由陆路东传中国所经之地区,大抵即西元前三世纪大月氏统领下之大夏及阿富汗斯坦一部分、迦湿弥
历史上所指之西域,并无一定之范围,且西域诸国之名称亦随时代转换而屡有改变。佛教史上之西域,系指从印度兴起佛教后,由陆路东传中国所经之地区,大抵即西元前三世纪大月氏统领下之大夏及阿富汗斯坦一部分、迦湿弥
历史上所指之西域,并无一定之范围,且西域诸国之名称亦随时代转换而屡有改变。佛教史上之西域,系指从印度兴起佛教后,由陆路东传中国所经之地区,大抵即西元前三世纪大月氏统领下之大夏及阿富汗斯坦一部分、迦湿弥
历史上所指之西域,并无一定之范围,且西域诸国之名称亦随时代转换而屡有改变。佛教史上之西域,系指从印度兴起佛教后,由陆路东传中国所经之地区,大抵即西元前三世纪大月氏统领下之大夏及阿富汗斯坦一部分、迦湿弥
(书名)西域记之异名。释迦方志下曰:「贞观十九年,安达京师,奉诏译经,乃著西域传一十二卷。」别有隋朝彦琮撰述之西域传。行宗记一上曰:「西域传隋朝彦琮撰。」
(书名)西域记之异名。释迦方志下曰:「贞观十九年,安达京师,奉诏译经,乃著西域传一十二卷。」别有隋朝彦琮撰述之西域传。行宗记一上曰:「西域传隋朝彦琮撰。」
1、温馨家园,阳光沙场。2、干净,安静,团结,精进。3、行以求知,学以致用。4、叶落归根,爱国荣校。5、博学睿思,明辨笃行。6、华工书香溢满园,桃李芬芳遍中华。7、立摩天之志,筑长城之身,博万家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