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人如何避暑唐朝临水建凉屋消暑
Posted 古人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古人如何避暑唐朝临水建凉屋消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日炎炎,避暑祛热首当其冲。现如今,电扇空调已进入平常百姓家。可千百年前,古人如何避暑的?又有哪些不同呢?
古人如何避暑
古人消暑大致分三类:外物相助,饮食内疗及清心静气。外物消暑有“四宝”:扇子、凉屋、瓷枕和冰鉴。
古时,扇子称为“摇风”,多用竹篾编成。文人墨客常在扇上作诗绘画,增添雅致,又被称为“凉友”。到汉代,“人工风扇”开始在富贵人家流行。《西京杂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可见其纳凉效果非常好。
唐代时,出现了凉屋。“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说的便是凉屋。凉屋一般临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传到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如此往来,屋内很快凉爽。到了明代,凉屋更为完善高明,有文为证:“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古人不但用瓷器制作出碗、碟、杯、瓶,还发明了取凉之器——瓷枕。瓷枕的枕面覆盖一层釉,冰凉沁人。据说,乾隆非常喜爱瓷枕,一次得到一瓷枕后,诗兴大发,提诗一首:“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周礼》中提到“冰鉴”,堪称古代的冰箱。冰鉴类似盒子,内部空,将冰放其中,再把食物放在冰中间。这样,食物可以防腐保鲜。
第二类:饮食内疗。冷饮备受欢迎,诗人杨万里就大赞过:“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宋朝就已出售冷饮,诗云:“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宋代冷饮已经有冰糖冰雪冰元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酸梅汤等。元代之后,冷饮品种越来越多,像《红楼梦》中出现的玫瑰露、木樨露、玫瑰卤子汤等。除了冷饮,消暑食物还有瓜果凉茶。“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讲的是冰镇瓜果的凉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品茗也能祛热。
第三类:清心静气。白居易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这般超脱心境实在令人佩服。
前两类消暑方法平常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但这第三类方法乃消暑祛热的最高境界,需要很高的情商。相比科技发达的现代,古时的消暑方法既环保低碳,又趣味盎然。
相关参考
古人如何避暑先秦建设”窟室”存放冰块现代人也许很难想象,在没有电也没有电器的古代,古人如何避暑,古人如何度过热浪滚滚的夏天?古人如何避暑三伏天,连日来持续高温,很多同事连午餐都草草对付了事,还有人换了
古人如何避暑先秦建设”窟室”存放冰块现代人也许很难想象,在没有电也没有电器的古代,古人如何避暑,古人如何度过热浪滚滚的夏天?古人如何避暑三伏天,连日来持续高温,很多同事连午餐都草草对付了事,还有人换了
炎炎夏日马上就要过去了,天气也慢慢变的凉快了。为了避暑人类发明了电风扇,发明了空调。那么在没有这些设备的古代,人们是怎么避暑的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古人是怎么避暑的。 小时候电冰箱还不是很普及
炎炎夏日马上就要过去了,天气也慢慢变的凉快了。为了避暑人类发明了电风扇,发明了空调。那么在没有这些设备的古代,人们是怎么避暑的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古人是怎么避暑的。 小时候电冰箱还不是很普及
夏天总是又潮又湿又闷又热⋯⋯真可谓「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你可曾想过,在「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没有空调Wi-Fi、还不一定有西瓜的古代(西瓜于五代、辽宋时期才进口到中原),古人到底是
夏天总是又潮又湿又闷又热⋯⋯真可谓「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你可曾想过,在「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没有空调Wi-Fi、还不一定有西瓜的古代(西瓜于五代、辽宋时期才进口到中原),古人到底是
好词1、凉爽炽热酷暑 2、夏种夏收三伏 3、闷热消暑干热 4、避暑纳凉乘凉 5、五黄六月春末夏初 6、夏日炎热多雨季节 7、时值
夏天到了,骄阳似火,烈日炎炎。 小青蛙说:“太热啦太热啦!我要跳进池塘里去避暑。” 小泥鳅说:“太热啦太热啦!我要钻进泥浆里去避暑。” 小蜗牛说:“太热啦太热啦!我要缩进壳里去避暑。” 小
为什么古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叫“拙荆”? 据古籍记载,古人对外人提及或介绍自己的妻子时,总会谦称为内子、内人、拙荆等。如唐朝权德舆《七夕见与孙题乞巧文诗》:“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又《西游记。第十九
为什么古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叫“拙荆”? 据古籍记载,古人对外人提及或介绍自己的妻子时,总会谦称为内子、内人、拙荆等。如唐朝权德舆《七夕见与孙题乞巧文诗》:“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又《西游记。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