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铁姓 铁氏家谱 铁姓起源 铁姓名人 铁姓的来源 铁姓简介
Posted 成吉思汗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铁姓 铁氏家谱 铁姓起源 铁姓名人 铁姓的来源 铁姓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早的铁姓和汉族铁氏的起源:铁姓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中商朝遗民居地铁丘,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铁丘,为古代丘名,春秋时期属于卫国之地,其丘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四里。住在铁丘的商朝王公后人以地名为姓氏,称铁丘氏,后分衍省文简化为铁氏、丘氏。
(一)先祖源流
1.先祖瑞或其先辈在蒙古军队西征时,被从波斯化的阿富汗地区(阿富汗现官方语言是波斯语和普什图语)突厥种族中括到中原地区。先于1263年到颖州冶铁。或因冶铁,遂以铁为姓;或按照突厥回回取汉姓的习惯,以突厥人的惯用名中铁木耳、贴木儿塔识等的首音节铁或贴为姓(铁、贴在当时互通用),且铁木耳含有刚强的意思。
2.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为解决襄樊之战军饷问题,瑞祖被征编到邓州军屯。
3.祖至元八年(1271年)瑞祖因军屯改民屯,遂以务农为业。
4.祖生子自修,业农;自修生子仲名;仲名生三子:长子锺、次子镗、三子铉。
(二)铉祖生平
祖讳铉字鼎石,行三。色目人(回回),1366年1月6日生于河南邓州三里桥铁家营,卒于1402年靖难之役。以下是《明史· 列传·铁铉传》(张廷玉编撰)所载铉祖生平: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10月17日)。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子福安,戍河池。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并安置海南。
(三)追谥祭奠铉祖事例
1.明弘光帝追谥铉祖为 “忠襄”。
2.清雍正元年(1723年),邓州知事、楚黄陈大年等在今邓州市龙堰乡姚营村为铉祖建遗像墓。
3.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为表彰铉祖“忠烈”,命山东盐运使阿林保为其建祠。阿林保选址济南大明湖畔建铁公祠。
4.乾隆帝特赐“忠定”谥辞:策励守城、气吞伏版、才能优裕、志节坚刚。
(四)铉祖马氏诰命夫人临终讲“公有八子,一子(即桂公)现在”。
根据对史料及各支族谱资料审慎分析,铉祖八子名讳及落处为:
1.戈公字奋武,生于1384年2月15日,卒于1456年8月12日;葬于常德小西门外黄土山麓老屋湾后,今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岗市村七组铁家坪老屋湾。湖南常德支祖。
2.桂公,马氏诰命夫人出。葬于内黄县大村铁氏祖茔,墓右侧为马氏诰命夫人之墓,2004年10月18日内黄县人民政府常务办公会议,根据有关规定,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和评估,决定批准为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内黄支祖。
3.福安公字玉山昆,杨氏诰命夫人出。生于1388年3月3日;卒于1452年10月12日;葬于偃师大口乡铁村南,其墓长型,头北脚南,碑立于足下,系典型回族墓。河南偃师支祖。
4.福书公字玉岫,杨氏诰命夫人出。生于1396年,卒年未详。葬于广宁西,义州东南狼君洞回子山铁氏祖茔,今辽宁义县头台蒙古族自治乡土龙山村铁回沟自然村北沟山阳处。生二子:思明、复明;思明生子天锡,根据沈阳和盐阜遗留资料多方研考,天锡公应为江苏盐阜铁(帖)氏支祖;复明生子天佐、天佑;天佐公为辽宁沈阳支祖,这支族人于清鼎革时出关,并入满洲八旗;天佑改姓满,其后裔现仍笃信伊斯兰教,主要居住在山东德州南门外,其支有十辈排字:永德景丙泰宏福吉庆祥;另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和辽宁瓦房店等地有部分族人文字。
5.峰公,生、卒年未详;葬于青州镇青门西北。山东青州支祖。
6.岚公,生、卒年、落迹均未详。是峰公同母弟。
7.岩公,生、卒年、落迹均未详。是峰公同母弟。
8.屾公,生、卒年、落迹均未详。是峰公同母弟。
杨氏诰命夫人生有二女,其他夫人生女否未详。
经分析考证,铉祖应有四位夫人,符合往昔朝代穆斯林的婚姻习俗。又以上铉祖八子中,除戈公和桂公外,其余六子名或字中皆有偏旁山字,又铉祖父仲名公生三子,长子名锺,二子名镗,名中皆有偏旁金字。
因靖难之役的影响,除沈阳族支仍笃信伊斯兰教外,其他各族支都已出教,铁氏家族有的族支为避害而改有邵、沅、满、买、失、马、帖、李等姓。
(五)族支近期活动
1.1996年底常德支二十一世明正,捐资近10万元人民币在济南大明湖畔铁公祠成功塑铸铉祖铜像,明正、十九世本知参加揭幕典礼。
2.2000年10月6日,沈阳铁氏六艺堂在沈阳南清真寺举行千禧之年缅怀先祖圆经盛会,常德鼎石堂族亲代表本知、二十世光林、廿一世明正和明学专程参加。
3.为纪念铉祖归真六百周年,内黄支十九世怀有主编了“忠臣铁铉三大作风及诰命夫人马太君遗训”,并经常德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常德市老干部书画诗词协会理事、武陵诗社编委本知做了重要修改。
忠臣铁铉三大作风
刚强:坚持真理,宁折不弯,凛然正气,忠心赤胆。
求精:习文练武,百业求精,勤劳俭朴,光照后人。
为民:疏财仗义,广交友朋,德高品尚,服务大众。
诰命夫人马太君遗训
精读诗书休做官,忠孝节义当周全。
和睦团结重勤俭,善良贤惠自平安。
(马太君教育子孙原话:读书种田不做官,和睦乡里共患难。)
三大作风及家训是我们铁氏家族的祖传家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我们要永远继承、发扬,光宗耀祖。
4.铁氏六艺堂于2001年9月间,委派十七世广润、广学及大谦在邓州市龙堰乡姚营村铉公遗像墓,请邓州西关清真寺谢忠孝阿訇在此为铉祖举行走坟(仪式),并于同年在沈阳南清真寺举行铁氏家族缅怀先祖圆经盛会,又于2002年举行缅怀铉祖殉难六百周年圆经盛会。
迁徙分布
(部分)蒙古族铁姓源自铁木真后裔。铁木真在宋开禧二年(1206年)统一蒙古诸部,在斡难河畔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成吉思汗的子孙辈开始横扫亚欧大陆,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是为元世祖,尊成吉思汗为元太祖,元世祖于1279年灭南宋后统一中国。元世祖共有十二子,立第二子真金为太子,元世祖在1294年病逝后,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即位(真金已早逝),为元成宗。元成宗封其族弟铁木见(忽必烈幼子铁蔑赤之子)为南平王,驻宁河南江北行省(元朝时的河南江北行省包括今河南、湖北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由此可知:铁木见是忽必烈之孙,亦是成吉思汗的第五世孙。铁木见到河南后,渐从汉俗以铁为姓。……明朝“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帝位,回族人铁铉时任兵部尚书留守济南与燕王朱棣交战,屡败燕王。朱棣称帝后,铁铉被诛戮。其族人于永乐元年(1403年)避难至山海关,隐居今锦州地区狼君洞。他们成为沈阳铁氏祖先。如今,铁姓已成为辽沈地区回族望族了。明末清初铁姓迁到沈阳的有铁福、铁仲、铁奎、铁桂、铁元等祖辈几代。有六人为官,其中铁奎、铁桂及其子铁范金,皆为清代回族中较为显赫的军政官员。皇太极崇政五年(1633年)他们首先在沈阳建立了南清真寺(又说清天聪元年,即明天启七年(1627年)。此后,回族人围寺而居,便形成了后来的“回回营”,也就是沈阳回族人的聚居点。乾隆、嘉庆年间,由于回族日益增多,又建成了东、北两座清真寺(余略)。铁姓望居淮南郡(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于湖,市辖境则为侨置的南梁郡)。
(六)历史名人
铁 铉:明河南省邓州(今邓县)人,字鼎石(1366-1402),元色目人后裔。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建文初,为山东参政,督管粮饷。燕王起兵,围济南,他率众守三月,屡败燕军,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与盛庸率军伐燕,在东昌之战中大败燕师,击杀燕师大将张玉。后燕王渡江奇袭南京,即帝位。他兵溃被俘,执送成祖,反背坐廷中大骂,磔死,年三十七岁。南明福王时追谥忠襄。
铁 保:清代书法家,满族正黄旗人。字冶亭(1752-1824),号梅庵。先祖姓觉罗氏,后改柬鄂氏。幼慧敏,喜习汉诗文。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袭恩骑尉世职。嘉庆时官两江总督,道光初以三品卿衔改任,后遭流放至新疆、吉林。著有《惟清斋全集》,曾任《八旗通志》总裁,辑满人诗文集为《白山诗介》。其楷书得益于颜真卿,草书师法王羲之、孙过庭、怀素,气骨沉雄,端庄流宕,刻有《惟清斋帖》。他曾说:名书如名士,如容貌,气骨、精神、脉络完备,始争上流。这是他书法的审美观点。
铁木真:即成吉思汗(1162-1227年),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的贵族家庭。少时父也速孩被仇人毒死,部属离散,他随寡母度日,屡遭艰险。后来投奔克烈部首领王罕,收集亡父旧部,逐渐恢复实力。大约在金大定(1161-1189年)末年建立宫帐,称汗。后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等作战,遭到失败。金承安元年(1196年),与王罕联兵助金击败塔塔儿部,不久又随王罕与乃蛮部作战,势力渐盛。金泰和元年(1201年)、二年,复与王罕联兵战胜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高原10余部的联军,实力骤增。泰和三年,遭王罕袭击。不久恢复实力,奇袭王罕牙帐,灭克烈部。翌年夏,率军攻灭乃蛮部。此后,他击溃蔑儿乞部,其他部落纷纷降附,统一了蒙古高原。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勒台(大聚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成吉思汗即位后,在整个蒙古高原普遍实行千户制,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开始向南方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他三次进攻西夏,迫使西夏降服。又大举攻金,迫使西夏降服。又大举攻金,迫使金朝遣使求和。与此同时,他还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即位的第21年(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进攻西夏,翌年在清水镇(今甘肃清水)病死。元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元太祖。
铁木耳:即元成宗(1265-1307),元朝第二代皇帝。在位时间(1294-1307)。蒙语称完泽笃皇帝。元世祖孙、太子真金之子。其父死后,他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受皇太子宝,总兵镇守漠北。次年,即皇帝位。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同时,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钞币贬值。曾发兵征讨八百媳妇(在今泰国北部),引起云、贵地区动乱。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鲁罕和色目大臣,朝政日渐衰败。死后谥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
铁木见:元成宗铁木耳之族弟(忽必烈幼子铁蔑赤之子),封为南平王,驻宁河南江北行省(元朝时的河南江北行省包括今河南、湖北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由此可知:铁木见是忽必烈之孙,亦是成吉思汗的第五世孙。铁木见到河南后,渐从汉俗以铁为姓。铁木见共有九子一女,分别名为铁秀一、铁秀二、铁秀三、铁秀四、铁根五、铁根六、铁根七、铁根八、铁根九、铁根十(其女婿),这九子一女婿即是铁改余姓的始祖。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河南一带爆发反抗元朝残暴统治的红巾军农民起义,经过十几年的斗争,元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当时铁氏九子一婿都在河南江北一带围剿红巾军,失败后聚集在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以观后变,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并攻入元大都,元顺帝逃往漠北。铁氏九子一婿由于北归路被切断,为避灭门之祸九子一婿及家属、随从等三百八十多人仓惶南逃,行至肥河边因同行目标太大,便决定改姓换名各自逃命,这时忽见河中鱼跃,大家便相约改铁为余姓,含有元朝余留、剩余,又取鱼字谐音之意。其中铁根六更名为余垣,余垣即是余泽鸿的远祖。
(七)、郡望堂号
1、郡望
淮南郡: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省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
2、堂号(缺)
============================================================
【铁姓宗祠通用对联】
〖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名扬蕊榜;
忠著旃常。
——佚名撰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人铁南仲,中进士,有文名。“蕊榜”,指进士榜。唐代进士榜在夜里用淡墨书写,因世传大罗天(道教指最高天)在蕊珠宫(神仙的宫殿)放榜,当时人们又认为登第如登仙,所以称为“蕊榜”。下联说明代河南邓州人铁铉,洪武年间由礼科给事中调任都督府断事,太祖亲自为他命字为鼎石。惠帝时为山东参政,燕王朱棣(成祖)起兵攻济南,他亲自登城守御,多次打败燕王兵,升兵部尚书。朱棣大军已渡过长江,他仍屯兵淮上,终于兵败被执。朱棣即位后,他不屈被杀。“旃常”,指旃与常,旃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
-----------------------------------------------------------------
〖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光前须显十进士;
裕后还朝五尚书。
——佚名撰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元末明初,在江南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做官的忽必烈之孙铁木见(又作铁木健)的九子一婿面临被朱元璋诛杀、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追赶的险境。铁木见曾任元朝宰相,他的九子一婿就是在滇南传说很广的九子十进士,据说曾全部中过进士,有四太守、五尚书、一侍郎的官衔。其中的第七子在庐州凤锦桥边与众兄弟告别后,更姓为余氏后逃往西涯(今西部地区),后落籍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此联亦为铁氏改余氏支系之余姓宗祠通用堂联)
问族一门四太守;
寻宗六部五尚书。
——佚名撰铁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
附录:【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楹联】
〖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
铁公祠,在大明湖西北岸,为民族形式的庭园。包括铁公祠、八角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是大明湖中的园中园,197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公,即铁铉,字鼎石,河南邓州人,明朝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建文二年(1400年),明燕王朱棣与其侄朱允炆争帝,从北京发兵南下,兵至济南,铁铉固守,燕王屡攻不下,只得绕道进取南京。夺取帝位后,复取济南,铁铉被执,不为屈服,受磔刑而死。后人为表彰他的“忠烈”,故建祠祀之。据史料记载,铁铉曾担任过礼科给事中、五军督都府断事官等职。他处事明断,办案公允,颇有政绩,深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鼎石”即为其所特赐。另据考,铁铉族人于永乐元年(1403年)避难至山海关,隐居今锦州地区狼君洞,成为沈阳铁氏的祖先。如今,铁姓已成为辽沈地区望族。明末清初铁姓迁到沈阳的有铁福、铁仲、铁奎、铁桂、铁元等祖辈几代。有六人为官,其中铁奎、铁桂及其子铁范金,皆为清代较为显赫的军政官员。自明代中叶起,官府便先后在华阳宫为铁铉塑像,在七忠祠为铁铉设立祀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又在大明湖北岸捐资复建了铁公祠。同治三年(1864年)济南知府萧培元重修,并塑铁铉像,供在祠内。1929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主持山东事务时,又把张宗昌拟建安澜阁的材料增建“湖山一览楼”及“八角亭”,遂成现在规模。新中国成立后,铁公祠又多次重修扩建。如今,掩映在荷塘垂柳后占地6386平方米,包括铁公祠、八角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在内的铁公祠园中园已是一方宽阔的院落,整个院落由曲廊相围。与曲廊相接的是佛公祠和铁公祠。佛公祠居东,铁公祠于西,中间有石碑红柱青瓦,肃穆庄严,更显出祠堂主人的一身英雄豪气。嵌入祠中壁上的条条石碑更是饱蘸厚重和敬畏,记述着铁铉那铁骨铮铮的故事。1995年10月15日,铁铉后裔,第二十二代孙铁明正来到大明湖畔,凭吊先祖,捐资修祠。“凡我铁氏后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全民族安定团结,为国家繁荣富强,鞠躬尽瘁,努力奋斗。”如今,铁明正的铭志文字已被镶嵌在了祠堂内,与公相伴。济南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荣斌研究员告诉记者,今天的铁公祠,已成了济南人民对忠于职守、誓死卫城的铁铉表达纪念之情的场所。匹夫不可夺志,好一个铁铉!用自己的生命,使全城百姓免受了一场战火的洗劫。
纲常万古;
节义千秋。
——佚名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长孙朱允炆即位,为明惠帝。但此后不久,藩王势力日益扩大,对帝位构成威胁。为巩固帝位,朱允炆听取大臣建议,意欲削藩。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燕王,势力最大。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北平,发动了与侄子朱允炆夺取皇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朱允炆派大将军李景隆征伐,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负责督运粮饷。李景隆兵败,河北及山东北部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次年四月,朱棣在济南城外大败李景隆,随之包围了济南。此时,济南城内只有都指挥盛庸所部,兵力单薄。危急时刻,正在外地为李景隆的北伐军运送粮草的铁铉闻济南危在旦夕,便“急趋济南与盛庸歃血为盟,相约死守”。铁铉指挥军民突击加固城防,致使朱棣久攻不下,只好将济南合围。攻守相持之际,朱棣令人用箭将一封劝降书射进城内,铁铉见信后随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朱棣打开一看,见是《周公辅成王论》一文。原来,铁铉意欲借此奉劝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见劝降不成,朱棣遂下令攻城。燕军架起云梯攀城,铁铉便令手下士兵往云梯上浇油引火焚烧;燕军炮火将城墙轰破,铁铉便令士兵用帐篷裹上草席塞住。久攻不下,朱棣便图谋破釜沉舟,掘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灌城。为了济南百姓的安危,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一日,城门忽然大开,千余军民突涌出城,跪在朱棣马前哭诉求降,迎其入城。而此时,铁铉早已命人在城门上悬置铁闸,伺机砸死朱棣。朱棣不知有诈,遂下令停战,在城内向导接引下,仅领数骑自西门(泺源门)入城受降。刚入城门,突兀落下的铁闸旋即砸烂了朱棣的马头,知是中计的朱棣换马急返,幸免一死。怒火中烧的朱棣回营后遂令手下士兵以火炮日夜猛轰城墙,铁铉见城崩只在旦夕,心头又忽生一计。他让人制作了许多朱元璋的灵牌,并把它们供在城头上。朱棣见城墙上有其父灵牌,不便继续炮轰,只好停战。围城三个月后,朱棣引军退走,铁铉趁乱出城追击,燕军大溃而去。济南解围后,朱允遣臣赐金慰劳济南守军,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加兵部尚书衔。得以免受战火的泉城百姓于是称铁铉为“城神”。
四海论交见豪气;
一门风雅喜多才。
——张之万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刘鹗撰、铁保书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小沧浪,在庭院内西南隅。清乾隆五十七年阿林保重修铁公祠时参照苏州沧浪亭建成。其名之典取自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其亭坐北朝南,半浸水中,长方形式,歇山飞檐,外设围廊坐栏。檐下悬山东巡抚觉罗崇恩题书的“小沧浪亭”匾额。亭周,三面荷塘,四面柳浪,小桥流水,莲花溢香。亭南连东西向长廊,西段廊上辟古典式小门,面湖,门额悬“小沧浪”匾额。整个建筑,采用借景手法,把湖光山色借入园内,于内正可欣赏。清朝著名小说家刘鹗曾在《老残游记》中描绘在这里所看到的景色:“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景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后人将此景称为“佛山倒映”,为明湖一大景观。这里风景秀美,是人们品茗吟咏的胜地。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这里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此副联语,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大节凛东藩,四百载至今如昨;
崇祠留北渚,万千劫虽死犹生。
——清·讷近堂(讷尔经额)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东山再起。次年正月,他率大军绕道南下,最后攻下金陵(今南京),夺得皇位,改年号为“永乐”,铁铉也在淮南被俘。朱棣命人割掉铁铉的耳鼻,又割下他的肉烧熟后逼他吞下,问他好吃否,这个铁铉也是个硬骨头,大声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的。查阅《明史》,里面有一段记载:“燕王即位,铁铉被执,入见;背立庭中,正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回顾。成祖怒,脔其肉纳铉口,令啖,曰:‘甘乎?’厉声曰:‘忠臣之肉,有何不甘!’至死,骂不绝口。”《明史演义》第二十六回亦载,“燕王棣入京后,兵部尚书铁铉,受逮至京……喝令寸磔廷中。铉至死犹骂不绝口,燕王复令人舁镬至殿,熬油数斗,投入铉尸,顷刻成炭。导使朝上,尸终反身向外。嗣命人用铁棒十余,夹住残骸,令他北面,且笑道:‘你今亦来朝我么?’一语未完,镬中热油沸起,飞溅丈余,烫伤左右手足。左右弃棒走开,尸身仍反立如前。不愧铁铉。燕王大惊,乃命安葬。”对于《明史》中这一段记载的真实性,现代作家郁达夫曾在其《暴力与倾向》一文中表示“虽然还有点疑问”但“私刑尽管由你去用,暴力也尽管由你去加,铁铉的尸骨,却终于不能够使它北面而朝,也是人类的一种可喜的倾向。”据说,铁铉被诛戮后,其父母被发配到海南,长子充军,次子为官奴后被虐待而死。
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
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
——严正烺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执节坐庭南,百折不回,应知鼎内肝肠皆铁;
奇忠钟塞外,寸磔以报,谁识先生色目中人。
——俞樾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铁板下山城,至今芦荻秋风,犹是军声动鼓角;
银塘开水榭,对此芙蓉初日,最难清气得乾坤。
——佚名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铁瑛少将
铁瑛(1916-——),原名任鸿让,河南省南乐县人。1934年考取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1935年,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受中共组织派遣到国民党第69军特务团工兵营任上尉指导员,从事统战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4月调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半年后留校任1支队组织干事。1940年初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2团组织股长兼分总支书记,第2旅5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兼总支书记。1942年9月入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1943年任滨海军区临沭独立营政治委员兼临沭县委书记。1945年改任滨海军区独立团政委,军区教导团政治处主任;同年9月任山东滨海军区特务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开始后,任华东军区特务一团政治委员。1948年调任华东军区警卫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上海解放后,任上海警察总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任上海公安总队政治委员。1953年调任华东军区军法处副处长,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1960年调任舟嵊要塞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1972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77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浙江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83年主动退居二线,任中共浙江省委顾问委员会主任。曾兼任浙江省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7月离休。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声姓 声氏家谱 声姓起源 声姓名人 声姓的来源 声姓简介
没有声姓的来源,声姓的由来,声姓历史名人,声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声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声姓资料。
传统文化 声姓 声氏家谱 声姓起源 声姓名人 声姓的来源 声姓简介
没有声姓的来源,声姓的由来,声姓历史名人,声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声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声姓资料。
传统文化 碧姓 碧氏家谱 碧姓起源 碧姓名人 碧姓的来源 碧姓简介
没有碧姓起源,碧姓的的由来,碧姓历史名人,碧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碧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碧姓资料。
传统文化 碧姓 碧氏家谱 碧姓起源 碧姓名人 碧姓的来源 碧姓简介
没有碧姓起源,碧姓的的由来,碧姓历史名人,碧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碧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碧姓资料。
传统文化 隐姓 隐氏家谱 隐姓起源 隐姓名人 隐姓的来源 隐姓简介
没有隐姓的来源,隐姓的由来,隐姓历史名人,隐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隐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隐姓资料。
传统文化 似姓 似氏家谱 似姓起源 似姓名人 似姓的来源 似姓简介
没有似姓的来源,似姓的由来,似姓历史名人,似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似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似姓资料。
传统文化 琦姓 琦氏家谱 琦姓起源 琦姓名人 琦姓的来源 琦姓简介
没有琦姓的来源,琦姓的由来,琦姓历史名人,琦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琦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琦姓资料。
传统文化 雀姓 雀氏家谱 雀姓起源 雀姓名人 雀姓的来源 雀姓简介
没有雀姓的来源,雀姓的由来,雀姓历史名人,雀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雀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雀姓资料。
传统文化 贸姓 贸氏家谱 贸姓起源 贸姓名人 贸姓的来源 贸姓简介
没有贸姓的来源,贸姓的由来,贸姓历史名人,贸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贸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贸姓资料。
传统文化 市姓 市氏家谱 市姓起源 市姓名人 市姓的来源 市姓简介
没有市姓的来源,市姓的由来,市姓历史名人,市姓家谱等资料,如果你有市姓相关资料请联系我们添加市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