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隐士的由来
Posted 隐士
篇首语: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隐士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隐士的由来
隐士,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或是被迫或是主动拒绝出仕为官,归隐山林。他们淡泊名利,心志高洁,令人敬仰。故,入仕的人常自解道:“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易经》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隐士一向是历朝朝廷征召的对象。唐朝时期,卢藏用与兄长卢征明隐居终南山,来往于少室、终南二山,当时人称为“随驾隐士”,他的道士朋友司马承祯要退隐天台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说:“此山中大有好处,何必跑到天台山。”司马承祯说:“以我之见,这是通向官场的捷径啊。”卢藏用大感羞愧。故做隐士,有时也被称为“终南捷径”。
贪天之功难与相处
春秋霸主晋文公流亡十九年,直到归国,有一批忠臣生死相随。骊姬之乱发生后,介子推跟随重耳出奔,历尽艰辛,忠心辅佐重耳,曾经“割股奉君”。经过曹国的时候,跟随重耳的里凫须盗窃了重耳的资财逃跑了。重耳没了粮食,饿得走不动,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吃,然后才能走路。《左传》记载,后来晋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子推没有提及禄位,禄位也没有赐到他身上。介子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只有公子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国外都抛弃了他们。上天不使晋国绝后,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公子又会是谁?这实在是上天立他为君,而他们这些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量,这不是欺骗吗?偷别人的财物,尚且叫做盗,何况贪上天的功劳以为自己的力量呢?下面的人把贪功的罪过当成合理,上面的人对欺骗加以赏赐,上下相互欺骗,这就难和他们相处了。”
介之推的母亲说:“为什么不也去求赏?这样的死,又能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错误而去效法,罪就更大了。而且我口出怨言,不能吃他的俸禄。”他母亲说:“也让他知道一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说话,是身体的文饰。身体将要隐藏,哪里用得着文饰?这只不过是去求显露罢了。”他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吗?我和你一起隐居起来。”于是就隐居而死。
礼绝禅让人各有志
相传尧时的高士许由,尧要把君位禅让给他,他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于是“许由洗耳”,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名禄之言污了他的耳朵。
商、周时期,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去世,叔齐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命令。”于是离家出走。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出逃了。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于养老,于是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达那里,西伯昌姬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载着父亲的灵牌,追尊为周文王,向东去攻打商纣。伯夷、叔齐拦路扣住马缰绳,劝谏说:“父亲死了没埋葬,就动起了干戈,可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而去杀害君王,可说是仁义吗?”武王左右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望说:“他们是讲道义的人啊!”于是扶他们起来让他们离开。
武王平定了商纣的祸乱,天下都归顺周朝,然而伯夷、叔齐引以为耻,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摘野菜充饥。直到快饿死时,作了一首歌。歌词是:“爬上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一个暴臣换一个暴君啊,却不知自己的错误。神农、虞舜、夏禹的世道转眼就消失,哪里是我的归宿?唉!只有死路一条啊,这是命运的衰薄!”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隐居不仕采菊饮酒
陶渊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及彭泽县令等职,后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归田20多年,创作丰富,直至病故。
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饮酒采菊,悠然自得,陶公的生活当属隐士中的佳境了。似乎更印证了李白的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后人评说: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予谓:陶公,士之隐逸者也。
相关参考
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终南山在哪里,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终南山著名的隐士有很多,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去终南山上做隐士,那么终南山在哪里,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终南山在哪里,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终南山著名的隐士有很多,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去终南山上做隐士,那么终南山在哪里,终南山为何成为隐士修行的最佳选择。
渔樵耕读与隐士情怀 咸阳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渔樵耕读”青花瓷盘,高2.2厘米,直径10厘米。胎质細腻,保存完好。敞口,弧壁,平底,矮圈足,盘背有三个小蝙蝠图案,属于清中晚期的器物。盘中的青花发色深浅有
渔樵耕读与隐士情怀 咸阳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渔樵耕读”青花瓷盘,高2.2厘米,直径10厘米。胎质細腻,保存完好。敞口,弧壁,平底,矮圈足,盘背有三个小蝙蝠图案,属于清中晚期的器物。盘中的青花发色深浅有
东园公,是秦末汉初的一位著名隐士,姓唐名秉,字宣明。是“商山四皓”之一,居园中,因以东园公为号。他曾力谏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之事。夏黄公,原来姓崔名广,字少通,鄞县人。一说本是齐国人,因隐居夏里修道而得名
东园公,是秦末汉初的一位著名隐士,姓唐名秉,字宣明。是“商山四皓”之一,居园中,因以东园公为号。他曾力谏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之事。夏黄公,原来姓崔名广,字少通,鄞县人。一说本是齐国人,因隐居夏里修道而得名
东园公,是秦末汉初的一位著名隐士,姓唐名秉,字宣明。是“商山四皓”之一,居园中,因以东园公为号。他曾力谏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之事。夏黄公,原来姓崔名广,字少通,鄞县人。一说本是齐国人,因隐居夏里修道而得名
魏晋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的形成,既和当时道家崇高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魏晋以迄
魏晋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的形成,既和当时道家崇高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魏晋以迄
魏晋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的形成,既和当时道家崇高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魏晋以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