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

Posted 道德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其中有这么一句:“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中国小说史略》),这句话本来并不过分,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将刘备作为封建时代的“仁君”形象而加以塑造的,与历史上的枭雄刘备自然不可混为一谈。然而许多读书不细心的朋友人往往先入为主的以《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代入历史上的刘备,最后得出诸如刘备“虚伪”、“沽名钓誉”等结论,这就混淆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本文拟从史实的角度,谈谈刘备的“仁义”。

  刘备讲“信义”,最典型的表现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备从樊城向江陵退却时: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先主传》)

  当有人劝说他抛弃随行的民众而独自逃跑时,他却以“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断然加以拒绝。对此,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给予了高度评价:“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先主传》引裴注)

  刘备讲“宽仁”,魏国的傅斡评价刘备,说他“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他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晋人张辅也说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以上分别见《先主传》裴注引《傅子》、《先主传》陈寿评曰、《艺文类聚》卷22《人部·品藻》

  有人认为,刘备所谓的“信义”、“宽仁”等是虚伪的。更有甚者,认为传统的仁、义、宽、信等道德观念都是虚伪的。其实,中国传统的“信义”、“宽仁”等道德观念,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对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对于协调人际关系,不但在古代具有积极意义,即使在今天,其积极意义也不应完全抹杀。但是,社会道德不是万能的,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道德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第二,道德不能适用于一切社会问题。某些人嘲笑道德软弱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道德在某些问题上无能为力;某些人痛责道德虚伪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在某些问题上并没有遵循道德原则。其实,这些人正是犯了道德万能的错误。

  刘备的“信义”、“宽仁”都是虚伪的吗?恐怕也不能这么认为。刘备任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先主传》)若没有平日真诚的宽仁表现,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刘备退往江陵时,后面有曹操的精骑紧追不舍,他宁可被曹操追上,也不愿抛弃追随他的百姓。像这样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信义和宽仁,能说是“虚伪”吗?

  那么,刘备是否应该在各类问题上都讲“信义”和“宽仁”呢?显然也不能这么要求。因为道德不能适用于一切社会问题。例如,军事斗争讲“诈”,不能言“信”;政治斗争讲“权”,不能言“义”,等等。原则上虽是如此,但在具体问题上区分哪个适用、哪个不适用就没那么简单了。

  比方说,在对待益州问题上,刘备是应该接受法正等人的建议,乘刘璋邀请之机进占西川,还是恪守“信义”,坐守荆州?答案理所当然的是前者,因为进占益州是刘备集团的既定方针,这个目标的实现是迟早的事,至于用政治手段、还是军事手段,抑或两者并用,只是方法问题。尽管刘璋邀请刘备的态度是诚恳的、言词是热情的,但最终目的是让刘备为其占领汉中,防守北方,对抗曹操。刘备如果真的傻到恪守“信义”的地步,那就根本甭想做益州的主人,顶多是充当刘璋的炮灰。

  又比如,刘备攻下涪城,心中十分高兴,遂大会诸将,饮酒作乐。席间,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刘备拘泥于信义,几此丧失了速取益州的机会,庞统早就看在眼里,为使刘备早日摆脱信义宽仁等观念的束缚,庞统便接过话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正得意时,不由大怒,反驳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为什么说刘备很仁义 为何大家都同情刘备

  刘备是三分天下里面最让人同情的,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只有刘备是出生在没落的贫困家庭白手起家,也有很多人说他是假仁假义,至于是不是假仁假义,我们后面逐回读去自见分晓。“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传统文化 为什么说刘备很仁义 为何大家都同情刘备

  刘备是三分天下里面最让人同情的,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只有刘备是出生在没落的贫困家庭白手起家,也有很多人说他是假仁假义,至于是不是假仁假义,我们后面逐回读去自见分晓。“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传统文化 一代名相诸葛亮竟然抢夺刘备的功劳

  三国演义背后的冤案,诸葛亮到底从刘备身上抢了多少功劳提起刘备恐怕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哭和跑,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之下刘备是个除了仁义得近乎虚伪之外,简直是一无是处。一生东奔西跑的到处寄人篱下,自从遇到了他

传统文化 一代名相诸葛亮竟然抢夺刘备的功劳

  三国演义背后的冤案,诸葛亮到底从刘备身上抢了多少功劳提起刘备恐怕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哭和跑,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之下刘备是个除了仁义得近乎虚伪之外,简直是一无是处。一生东奔西跑的到处寄人篱下,自从遇到了他

传统文化 仁义之师什么意思?仁义之师典故出处介绍

司马昭在制定灭蜀计划时也遇到了不少阻挠,因为当时曹魏内部有两位将军的意见发生了分歧。蜀国都城位于四川,四川地势易守难攻,如果贸然进攻可能会中敌人埋伏。不过当时整个蜀国也就剩下半条命了,还不如早点完成统

传统文化 仁义之师什么意思?仁义之师典故出处介绍

司马昭在制定灭蜀计划时也遇到了不少阻挠,因为当时曹魏内部有两位将军的意见发生了分歧。蜀国都城位于四川,四川地势易守难攻,如果贸然进攻可能会中敌人埋伏。不过当时整个蜀国也就剩下半条命了,还不如早点完成统

文章大全 关于仁义良心的名言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万事莫贵于义。——《墨子》2.良心是神作为惟一的审判官能进去的神对的宫殿。——拉姆奈3.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4.良心是信

传统文化 刘备真正托孤的对象到底是诸葛亮还是李严

  现在网络上说起刘备托孤之事,不少网友都会谈论起诸葛亮斗争李严,烛影斧声强调荆州派系矛盾,彷佛误会李严为诸葛亮上司,曲解刘备重用李严胜于诸葛亮。然而仔细分析诸葛亮与李严官职高低,娓娓道来彼此的主从关

传统文化 刘备真正托孤的对象到底是诸葛亮还是李严

  现在网络上说起刘备托孤之事,不少网友都会谈论起诸葛亮斗争李严,烛影斧声强调荆州派系矛盾,彷佛误会李严为诸葛亮上司,曲解刘备重用李严胜于诸葛亮。然而仔细分析诸葛亮与李严官职高低,娓娓道来彼此的主从关

传统文化 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刘备以仁义著称,可能刘备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情有义。像刘备这样的出身,在门阀制度的背景下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大家都会去投靠更加可靠的国家,而刘备最后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闯出了一片天。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