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及历史背景
Posted 康熙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及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2、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
乾隆朝时,正值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乾隆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空前规模扩建和修造圆明园,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改建并完善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之外,还在东邻新建了长春等园。
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圆明、长春和绮春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园东西宽2620米,南北长1880米,周边外围总长约11000米,共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约140公顷。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它是当时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文化艺术宝库,展示了我国古代封建文化的精萃,同时收藏了各种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和艺术珍品。
扩展资料:
圆明园名字由来
圆明园的第一位主人——康熙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其中,“圆”是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根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帝曾经5次走进圆明园。
第一次是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十一日,当时圆明园还是后来的雍正帝胤禛的皇子花园。
康熙帝最后一次走进圆明园,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69岁的康熙帝、45岁的雍正帝和12岁的乾隆帝这前后祖孙三代皇帝实现了历史性的相会,也是史书记载的唯一一次相会。
康熙帝特别喜欢牡丹花,雍正帝就在圆明园里专门建了一个牡丹台,然后请父皇来观赏。
当康熙帝兴致正浓的时候,在花丛中看见了自己的孙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
康熙帝有35个儿子、50多个孙子。
这些孙子,绝大多数连爷爷的面都没见过,乾隆帝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
据说,康熙帝特别喜欢他的机敏和聪慧,后来还当面夸奖乾隆帝的母亲能生这么个好儿子,是“有福之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 为什么叫圆明园?
相关参考
1、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2、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吕彦直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孙中山逝世后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
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标志着
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标志着
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标志着
按时间序列整理如下:1840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林则徐》1894中日甲午战争《甲午风云》1898年戊戌变法《谭嗣同》、《垂帘听政》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19
按时间序列整理如下:1840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林则徐》1894中日甲午战争《甲午风云》1898年戊戌变法《谭嗣同》、《垂帘听政》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19
按时间序列整理如下:1840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林则徐》1894中日甲午战争《甲午风云》1898年戊戌变法《谭嗣同》、《垂帘听政》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19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