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七七事变的意义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历史价值

Posted 事变

篇首语: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七七事变的意义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历史价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演习中,一名日本士兵“失踪”,日军凭此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20分钟后,这个士兵已自行归队,但日军大队长仍下达命令,攻击宛平城。此时已是次日凌晨4时50分……

  这是“卢沟桥事变”的开端,随后这一事件演化成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76年后,我们重新回看这段历史,价值何在?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般史论的重点,在于研究这一“偶发事件”为何演变成中日两国全面的长时间的战争状态。以“事件”之因,来探求战争之果,如此短促的逻辑结构——显微镜般的考察,事件“事实”越清晰,其在历史进程里的意义却可能越模糊。“卢沟桥事变”,何尝不是一系列前因之结果,作为一种转折性的因素,它又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如此,才是正当的历史观。因而,时至今日,当我们有条件以相对丰富的史实为基础,可以拉开足够长的时间与足够大的空间,在中国自身现代化过程与全球性格局的互动关系里,重新审视这一事件的价值,我们的结论,当然不同。

  领导以北伐为标志的国民革命的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需要解决两大结构性矛盾:对内求国家统一,对外求民族平等——这实为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国家性难题。北伐成功后,蒋介石的选择是:对内继续消灭反侧,对外暂时忍耐待时。亦即“先安内,后攘外”。这一道路,历史学家郭廷以先生的评论是:“在步骤上亦自言之成理,岂奈为势所不许可。”

  所谓“势所不许可”,以中日两国关系观察,“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失去东三省,按“后见之明”的研究者的历史复盘:日本执政当局亦有文官集团与军人集团之别,当时国民政府虽无能力全面对抗日本,但完全的不抵抗,反作用于日本当局,遂使军人集团气焰日彰。其结果,军人集团一路狂飙,演进至“卢沟桥事变”之时,完全控制日本政局。其扩张之心侵略之行,再无国内的制衡之力。内外之间,略有闪失,稍微失衡,后果便难以收拾。

  “九一八事变”,以及东三省之失,再次昭示中国现代化转型之艰难。如果说晚清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亦即传统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国家,其特殊之处,按历史学家金冲及先生所论:近代中国一切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现代化转型之际,中国与现代化先发国家——“中国/列强(帝国主义)”的矛盾,才是我们理解晚清以及民国,甚至当代中国核心性与结构性矛盾之一。自鸦片战争开始,其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海战,无不是传统中国“忍无可忍”之下被动而仓促的应战。也差不多无有例外,每次对抗外侮,都伴随着国内政治格局的动荡。第二次鸦片战争,甚至内(对抗太平天国)外两场战争,由此导致的国内政治格局,至1894年的甲午海战,结果显现:“李合肥一人对一国。”(梁启超语)中国内部的糜烂,已无能力以一国之力应对外侮。这当然悲哀,却是事实,亦是传统中国结构性矛盾之必然。

  对抗外侮,已无动员并组织一国之能力,清亡,没有意外。1911年,辛亥革命后,如何在列强压迫下,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国家,便是当政者历史性的挑战。

  北伐的成功,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十年民国,在上海、南京、北平等大城市,稍有现代化气象。这是最近被广泛注意的所谓“民国范”。但是,我们稍稍认真观察一下当时中国整体性格局,情绪将截然相反——1928年,甘肃回教的马家军,反抗冯玉祥,双方肆行屠杀,汉人、回民死伤20万人;1930年,冯玉祥反蒋失败,退出西北,甘肃、宁夏、青海成为回教军人的天下;1934年,拥兵3万、反复无常的孙殿英自察哈尔经绥远进攻宁夏,回军拒之于前……西北中国,并无宁日。而东南沿海,1932年,广东有陈济棠与粤海舰队之战,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与据有胶东的师长刘珍年之战。西南地区,军阀割据的四川,刘文辉、刘湘、邓锡侯与田颂尧,民国以来,大小战争多达480余次。

  中国的统一,徒有其表。民国范儿,其实可怜。1931年,正忙于对江西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并应对两广军事的蒋介石,遭遇了“九一八事变”。外患未因内乱而不至。“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历史学家徐中约论述,“日本人三次,1912、1916、1928年策划挑唆‘满蒙自治运动’归于失败之后,这种观念却越演越烈”。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

  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的时候发生的,因此,;历史将这一天发生的事件称为七七事变,且,七七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一场阴谋,是日军全面向我国展开侵略的开始,据记载,日本当时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借着寻找

传统文化 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

  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的时候发生的,因此,;历史将这一天发生的事件称为七七事变,且,七七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一场阴谋,是日军全面向我国展开侵略的开始,据记载,日本当时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借着寻找

传统文化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 七七卢沟桥事变影响

  七七事变也叫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起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开端。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  七七事变也叫沟桥事变,发生在19

传统文化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 七七卢沟桥事变影响

  七七事变也叫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起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开端。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  七七事变也叫沟桥事变,发生在19

文史百科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

传统文化 卢沟桥事变简介 卢沟桥事变发生于哪一年

  卢沟桥事变又名七七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此事变是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日本为了占领中国而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与此同时,卢沟桥事变更是中国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抗日反击战的起点。那么,你知道卢沟桥事

传统文化 卢沟桥事变简介 卢沟桥事变发生于哪一年

  卢沟桥事变又名七七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此事变是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日本为了占领中国而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与此同时,卢沟桥事变更是中国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抗日反击战的起点。那么,你知道卢沟桥事

文史百科 卢沟谣歌词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发生在卢沟桥、宛平城下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卢沟谣》是由李明圣作词,鄂矛作曲的一首歌曲,收录于2011年发行的专辑《唱响中国》

文史百科 中国70年前被日本侵略的悲惨历史

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

文史百科 中国70年前被日本侵略的悲惨历史

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