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苗族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0年6月文物普查时,曾在松桃虎渡口采集到的磨光石斧及夹沙红陶片,经省博物馆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文物遗物,这看出松桃这片土地,早在1万年至4千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松桃,春秋战国时期属黔中,秦属黔中郡,汉至三国时期均属武陵郡,南北朝时期属郢州南阳郡,隋属源陵郡。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今县境中部置平土洞,西部置乌罗洞,录属思州。

唐武后垂二年(686),以辰州麻阳县地及山洞置锦州,松桃东部属之。

肃宗天宝元年(742),改锦州为卢阳郡,松桃又随属之。

肃宗乾元元年(758),卢阳复名锦州,领洛浦、渭阳、卢阳、招谕、常丰5县,今松桃地属常丰县。

宋太祖开宝年间(936-975),改平土洞置平头司,改乌罗洞置乌罗司。

其间,西属思州东仍属锦州,徽宗政和四年(1114)在今孟溪置龙泉葛泽长官司,兼有麻阳县地,属沅州。

理宗宝祐元年(1253)置平茶承化军民府,松桃中西部孟溪、平头、乌罗属之,亦属思州。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思州宣慰司,隶湖广行省,乌罗、平头二司归其所辖。

成宗大德六年(1302),改平头司为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改乌罗司为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辖龙泉葛泽长官司;改平茶承化军民府为溶江之子坪茶等处长官司(治所今秀山龙凤高秀)。

均均思州军民安抚司。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改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置乌罗长官司;七年(1374),改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置平头著可长官司,隶思州宣慰司;八年(1375),置麻兔洞(今甘龙地)隶酉阳宣慰司;十七年(1384)划出溶江芝子坪茶长官司直属四川布政司。

永乐三年(1405),置答意、治古(今松桃东部)二第官司,十一年(1413)二月,废思南宣慰司,以其他置乌罗、思南、铜仁、镇远4府。

乌罗府设治于乌罗长官司。

同年,从酉阳宣慰司拨麻兔洞来属。

此间,乌罗府隶于贵州布政司,英宗正统三年五月七日(1438、5、30),令将答意、治古2长官司永行革除,乌罗府只存3司,不足以立府,遂省乌罗府将乌罗、平头两司拨入铜仁府,拨郎溪司属思南府。

清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六日(1704.9.4),兵部议复升任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疏言,设铜仁理苗同知置正大营厅,以铜仁府副厅长官专理苗务,雍正八年(1730)迁正大营理苗同知至长冲(今老松桃),置松桃厅。

十一年(1733),松桃厅由长冲移至蓼皋山下建城(今松桃县城)。

嘉庆二年(1797)十一月初三日,升松桃厅为直隶军民厅,属贵东道。

以原拨给铜仁府的乌罗、平头著可2长官司回归松桃。

七年(1802)设石岘卫。

至道光十五年(1835),松桃直隶厅辖1卫、2司、14汛,由贵州省直接管辖。

民国2年(1913),改松桃直隶军民厅为松桃县,属黔东道。

民国3年,以正大营县丞辖地置正大营分县,治正大营;以四十八溪主簿辖地置四十八溪分县,治堡脚(今普觉镇),均属松桃县。

民国16年(1927),令四十八溪分县移置甘龙口,改为甘龙口分县,仍属松桃县。

民国24年(1935),松桃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25年,撤销正大营、甘龙口二分县并入松桃。

民国26年,松桃县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32年以后一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又民国23年6月,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建制)在黔东开辟革命根据地,成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土地革命,组织革命武装。

8月在甘龙建立了严家坡(今麻阳乡南)区革命委员会和坝木、浑泉、麻阳、猫山、天堂、钟鼓坡、大土坪、黄泥堡、五官坝、寨地10个乡苏维埃政府。

11月撤离黔东,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49年11月12日松桃解放,1950年3月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松桃县人民政府,属铜仁地区专员公署领导。

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7次会议通过,撤销松桃县,改设松桃苗族自治县。

1956年12月31日,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式成立,仍隶铜仁专员公署至今。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道真地域,秦朝属巴郡。东汉建安六年(201),为巴东涪陵县所辖。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蜀汉属涪陵郡涪陵县;晋永嘉后,涪陵郡“地没蛮夷”;至北周保定四年(564),涪陵土著首领田思鹤“以地内附”,置奉州;建

文史百科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道真地域,秦朝属巴郡。东汉建安六年(201),为巴东涪陵县所辖。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蜀汉属涪陵郡涪陵县;晋永嘉后,涪陵郡“地没蛮夷”;至北周保定四年(564),涪陵土著首领田思鹤“以地内附”,置奉州;建

文史百科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道真地域,秦朝属巴郡。东汉建安六年(201),为巴东涪陵县所辖。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蜀汉属涪陵郡涪陵县;晋永嘉后,涪陵郡“地没蛮夷”;至北周保定四年(564),涪陵土著首领田思鹤“以地内附”,置奉州;建

传统文化 苗族银饰在苗族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银头饰的文化及宗教意义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

传统文化 苗族银饰在苗族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银头饰的文化及宗教意义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

文史百科 苗族土家族历史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

文史百科 苗族土家族历史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

文史百科 苗族土家族历史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

文史百科 苗族服饰的起源和历史

湘西苗族服饰女装精美繁复,艳丽多彩。苗族服饰女装工艺有绣花、挑花、贴花、堆花、补花、织花等多种形式,工艺精湛,极富特色。服装除了青蓝色外,还以群青、湖蓝等深色布料为底色,在领口、袖口、裤脚口等处用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