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法家的政治思想有哪些
Posted 法家
篇首语:人无常识,百事难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法家的政治思想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法家的政治思想
(一)法家政治思想的一般特点
1、强调以法治国是法家学说的核心。
他们主张一切按法办事,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至上性。
在全国要人人知法、守法。
要严刑重罚,使人们不敢犯法,以达到令行禁止,信赏必罚。
2、绝对尊君,强化独裁。
法家主 张国 君必须是至高无上的,臣民都只 能是 君主进行统治的工具和材料。
国 君说一不二,他的话就是法。
他们还主张采取一切办法加 强国 君的权力,大权完全集中于一人之手,保证君主绝对地成为国家之“主”,有效地进行专制和独裁。
3、人性好利与以法治民。
法家把人性恶推向极端,认为人人唯利是图,本性不可改。
因而,不能信任任何人。
对待民众的行动,只能用严刑峻法进行镇压,或者用高奖重赏,以利诱导,为我役使。
对民众说来,知法、守法是每个人在知行上最高的要求,其他一切知识、文化和道德教育,都是不必要的。
4、历史进化与变化图强。
他们认为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今异于古,今胜于古。
因而,他们主张治国之道,不能因循守旧,止步不前,而要有所变化,勇于革新。
治国的方略必须是“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二)商鞅的政治思想
商鞅(约前 390 ——前 338 年),姓公孙,名鞅,因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裔,故亦称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封给商十五邑,因此而号商君,故又称为商鞅。
商鞅从公元前 359 年到公元前 350 年,先后大规模地进行了两次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普遍推行县制;奖励告奸,建立什伍连坐制;统一度量衡。
商鞅进行的这场封建化改革运动,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监视的基础。
但是,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一些在变法中受到打击的宗室贵族的报复,被诬告谋反遭酷刑车裂而死。
商鞅既是战国时期变法改革的实践者,又是当时著名的地主阶级的理论家。
他继承了前期法家李悝、吴起的变法思想,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进而形成了他自己较成熟的法家思想理论体系。
现存《商君书》二十四篇,为商鞅及其后学所作,是今天研究商鞅政治思想的主要资料。
1、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 1 )历史进化论
商鞅认为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的社会是过去社会演变而来的。
( 2 )人性好利论
商鞅认为人们迫于生存的欲望和需求,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趋利避害,哪里有名利,人们就会往哪里跑。
他还进一步指出了人性好利的内容不外乎官爵田宅而已。
商鞅认为人们有这些欲望并非坏事,当政者正可利用人的好利本性,操赏罚大权,以实施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2、法治理论
商鞅在历史进化论和人性好利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法治学说。
在商鞅看来,法对治国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法有下列作用:
首先,法律能够“定分”,也就是用法律形式确定私有财产关系。
其次,法律使“权制断 于 君”,也就是法律能够君主的权力。
第三,法律能够胜民,也就是说法律能制服民众。
3、富国强兵的农战思想
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
为此,他主张把“农战”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
他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耕”与“战”,只要抓好这两件事,就可以富国强兵。
总起来看,商鞅的政治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他的变法改革主张和农战思想促进了秦国的富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他的人性论和法治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借鉴价值。
(三) 韩非的政治思想
韩非(约公元前 280 ——前 233 年),韩国人,是韩国诸公子之一。
喜刑名法术之学,与李斯同师事于荀子。
韩非是先秦法家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观往者得失之变,在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 封建 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对当时和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 1 )历史进化论
韩非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且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使是“圣人”也无法改变的。
( 2 )人性好利论
关于人性,韩非发挥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也延续了杨朱、商鞅的利己思想,认为人事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人与人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利害的关系。
2、君利中心论
在君主与国家的关系上,韩非认为君主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是 君主的私有,因此,君主的利益也就体现着国家的利益。
在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上,虽然韩非也说过君主霸天下离不开臣下的辅佐,但在君主与臣下的利益谁重要的问题上,韩非则坚决主张一切以君主的利益为转移,臣下的利益应该绝对服 从 君主的利益。
在君主与民的关系上,韩非认为民众的价值就在 于能为 君主所利用。
总之,臣下和民众,一切要以君主为中心,只有对君主有用、有利,才有存在的价值。
这些思想比民贵说是一种极大的反动,这种君利高于一切的主张,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核心。
3、“法”、“术”、“势”相结合的极端君主专制论
在韩非之前的法家,慎到贵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
而 韩非从 君利中心论出发,兼取三家之长,形成了他自己的极端君主专制的理论体系。
韩非认为法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基本手段,而推行法的关键在 于 君主掌握刑、赏二柄。
关于“术”,韩非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明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定法》)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南面之术,类似阴险狡诈之权术,不述也。
关于“势”,即君主的地位、权力和威势。
韩非认为君主所以能为君,就是由于有势,离开了势,就不成为君。
所以君主一定要牢牢把臣下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时时刻刻防止为臣下所制。
总之,韩非的“君利中心论”和“法、术、势”理论都是围绕加强君主专制而展开的,为中国走向极权道路起了极大的助恶作用。
但这些主张在当时对于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皇权,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对全国土地人口财富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消除了
韩非子的思想很有深度,超越了之前的所有人,对后世的影响也较为深远,是一个非常了得的政治家。秦王嬴政也对他赞赏有加,但为何后来韩非子却死在了秦国,因此关于他的死因一直都是古今之谜,那么历史上韩非子真正的
韩非子的思想很有深度,超越了之前的所有人,对后世的影响也较为深远,是一个非常了得的政治家。秦王嬴政也对他赞赏有加,但为何后来韩非子却死在了秦国,因此关于他的死因一直都是古今之谜,那么历史上韩非子真正的
西周之后的春秋是个百家齐放且争鸣的时期,是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出现的一个过渡年代,随后在东周末年像春秋这样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出现的一个过渡年代又出现了一个,只是它的名字改了,叫战国。如果说春
傅山(1607.8.11-1684.8.2)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
傅山(1607.8.11-1684.8.2)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备注影响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备注影响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备注影响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但丁在他的《神曲》和《论世界帝国》中表达出的政治思想,或多或少地显示了他作为一名早期文艺复兴人物的新旧交替的特点。该文将从但丁所处的时代的特点来分析但丁的政治思想,试图证明,他的“世界帝国”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