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鸽子的象征”在东西方文化中不谋而合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她的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鸽子的象征”在东西方文化中不谋而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鸽子的象征”在东西方文化中不谋而合

  形象优美、性情温顺的鸽子,是东西方文化的宠儿。西方文化把鸽子视为和平、爱情、平等的象征,中国文化则把鸽子视为信义和家庭和睦的标志。而在鸽子的艺术形象方面,东西方的作品也各有特色。

  西方流传诺亚放鸽子察看水情的神话

  鸽子象征和平,已成地球人共识。每逢重大的庆典活动,总少不了鸽子的身影,人们通过放飞鸽子,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对和平的期盼。鸽子不仅象征和平,还是爱情的使者,被世人称为“爱情鸟”。此外,鸽子还是平等的象征,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当今各大城市,饲养广场鸽已成时尚。形象优美、性情温顺的鸽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上述象征意义,均出自西方文化。在西方,一直流传着诺亚放鸽子察看水情的神话故事。据传洪水泛滥时,诺亚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点,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到黄昏时,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枝,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退了。

  这个传说,有两种寓意:一是鸽子是人类最早的通信工具;二是鸽子衔着橄榄枝,象征人类可以平安生活繁衍。第二种寓意后来又演变成世界和平的象征,其艺术形象则出自毕加索之手。1950年,为纪念在华沙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当时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命名为“和平鸽”。此后,这一经典形象被公认为世界和平的象征。

  中国人在商代就开始饲养鸽子

  对西方的鸽文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对中国的鸽文化,人们却所知甚少。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养鸽历史,鸽子的艺术形象,早在商代就出现了。自唐代开始,又出现了画鸽子的名家。至明代,不仅鸽子的艺术形象更丰富多彩,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鸽文化专着——《鸽经》。

  此书不仅详细描述了我国家鸽的花色品种及饲养技术,还广泛搜集了有关鸽子的历史典故及诗词歌赋,并提出了“凡家有不肥之叹者,当养斯禽”的建议,使人们对鸽子的吉祥寓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到了清代,又出现了工笔写真、彩绘极精的鸽谱,为宫廷画家之作,共四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國人何時開始飼養鴿子?在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件玉鴿,此鴿用綠玉雕成,雖羽毛花色無法表現出來,但從其形象特徵可判斷已是飼養鴿而非野鴿。這件玉鴿的特徵是嘴很短、頭圓、眼皮寬,形象接近觀賞鴿,與野鴿大不一樣。婦好墓是商代中期墓葬,可見在3300年前,中國人已開始飼養鴿子。此外,在考古發掘的古陶器中,也發現了家鴿在住宅牆上築巢的庭院模型。

  我国有关鸽子的文献记载,始见于《五经》中的《礼记》。《周礼注疏》卷四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汉人郑玄注:“六禽:雁、鹑、鴳、雉、鸠、鸽。”说明我国在西周时期,王侯之家已饲养包括鸽子在内的“六禽”作为美味佳肴享用。战国时期的《越绝书》载:“蜀有花鸽,状如春花。”首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鸽子的形象。

  相传双鸽集井救了汉高祖一命

  鸽子被视为吉祥禽鸟,始于汉高祖刘邦避难的传说。据《畿辅通志》记载:“鹁鸽井在真定府临城县(今石家庄市南)西北二十里。碑记云:'项羽引兵追汉高祖,避井中。有双鸽集井上,追兵不疑,因得免。'”此事在史书中没有记载,真假无从考究,但民间有此传说,说明中国人很早就视鸽子为吉祥之兆。在汉代的玉器上,也出现了鸽子的形象。汉代的玉鸽,线条流畅,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在当时来讲,鸽子可能是信义的象征,救刘邦是“义”,能代人传递资讯是“信”。

  有人提出疑问:在汉代只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未闻飞鸽传书之事,中国以飞鸽为书信的象征,当属唐以后的事情。对此疑问,近年有不少学者推测汉张骞通西域、班超征西域曾用飞鸽传书,因古人从商代即饲养鸽子,应对鸽子的定点飞行功能了如指掌,用于通信不足为奇。当然,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历史文献作依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宋代将鸽子用于军事通信

  而自唐代开始,古人即用鸽子作通信工具则有明确的记载。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有一则名为“传书鸽”,上面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因张九龄给信鸽起了个“飞奴”的外号,从此飞鸽传书遂被称为“飞奴传书”。有学者认为,唐人用飞鸽传书,或受波斯人影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鸽,大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唐人不仅喜养鸽,画鸽之风也颇盛。

  据载,唐代花鸟画家边鸾曾有《梨花鹁鸽图》、《木笔鹁鸽图》、《写生鹁鸽图》、《花苗鹁鸽图》等传世。至五代,著名花鸟画家黄荃绘有《海棠鹁鸽图》、《牡丹鹁鸽图》、《芍药家鸽图》、《白鸽图》等,其子黄居宝、黄居采绘有《桃花鹁鸽图》、《竹石金盘戏鸽图》、《牡丹雀鸽图》、《踯躅鹁鸽图》、《药苗引雏鸽图》等作品,均为名作,至宋代为宣和御府所藏。

  至宋代,不仅喜养鸽者不减,人们还将鸽子用于军事通信。据传宋高宗好养鸽,常亲自放飞。当时有太学生写讽刺诗道:“万鸽盘旋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圣书。”“二圣”指被金兵俘虏的徽钦二宗,该诗提醒宋高宗别沉迷于养鸽放鸽,忘记了靖康之耻。据说宋高宗听说后,命令给写诗者补官任职。信鸽用于军事通信,《宋史》、《齐东野语》等书均有记载。

  《鴿經》為明人張萬鍾所着。書中將鴿子分為花色、飛放、翻跳三大類。作者認為鴿子屬“陽鳥”,即益人之鳥。對養鴿的意義,他說:“鴿雌雄不離,飛鳴相依,有唱隨之意焉,觀之興人鐘鼓琴瑟之想。凡家有不肥之嘆者,當養斯禽。”所謂“不肥”,即不和睦。《禮記·禮運》有言:“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

  清代的画家画鸽子,多用工笔手法,以蒋廷锡为代表。近现代画家画鸽子,手法有很大的变化,以齐白石为代表。齐白石画鸽子,多取“和平”之意,用大写意笔法画出,鸽子的形象在似与不似之间,极具神韵,与毕加索所画鸽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关参考

成语故事 不谋而合

  【释义】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故事】  东汉末年,各地群雄割据,关中地区以韩遂、马腾两支兵马最为强悍。此二人原先曾结拜为兄弟,关系相当密切,不料因部下

智慧故事 成为农民的条件

 经常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很多男女嘉宾,在谈到未来的设想时,都有着惊人的不谋而合。那些白领或金领们无限向往地说,将来,会在乡下买块地,养猪,养羊,种庄稼。女嘉宾听得如痴如醉

文史百科 关于西方传说中的怪物

1,西方龙西方龙,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存在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建筑物中。龙最早起源在西欧古代某些民族的文化里是力量与神圣的象征,而在基督教文化里则被形容是邪恶、恶魔的代名词。2,水猴水猴(Ahu

文史百科 关于西方传说中的怪物

1,西方龙西方龙,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存在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建筑物中。龙最早起源在西欧古代某些民族的文化里是力量与神圣的象征,而在基督教文化里则被形容是邪恶、恶魔的代名词。2,水猴水猴(Ahu

文史百科 关于西方传说中的怪物

1,西方龙西方龙,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存在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建筑物中。龙最早起源在西欧古代某些民族的文化里是力量与神圣的象征,而在基督教文化里则被形容是邪恶、恶魔的代名词。2,水猴水猴(Ahu

文章大全 描写团结的成语

团结的成语1、同力协契 不谋而合 通力合作 共同进退 亲去骨肉 2、协力同心 一心一力 父子连手 相辅相成 生

传统文化 明代瓷器造型中的伊斯兰元素

明代瓷器造型中的伊斯兰元素  7世纪,亚洲东西方形成了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长安、洛阳,巴格达、萨马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双方的文化交流代表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体。这种交流在双方的陶瓷

传统文化 明代瓷器造型中的伊斯兰元素

明代瓷器造型中的伊斯兰元素  7世纪,亚洲东西方形成了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长安、洛阳,巴格达、萨马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双方的文化交流代表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体。这种交流在双方的陶瓷

文章大全 描写团队的词语

团队的词语1、辅车唇齿 辅车相依 急公好义 生死相依 精诚团结 和衷共济 2、不谋而合 同甘共苦 通力合作 戮

传统文化 中国清代外销瓷器中的西方元素——符合欧洲

中国清代外销瓷器中的西方元素——符合欧洲  外销瓷是指以对外贸易为目的而生产的销往海外的瓷器。中国的瓷器外销始于唐代,作为中国独有的商品,宋代瓷器的对外输出有了急剧的增长。宋朝政府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