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为什么说心有九窍
Posted 人心
篇首语: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为什么说心有九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说心有九窍?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心里不在这里,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就是说,要修身必须要先正心。
人有九窍,阳窍七,阴窍二。即谓:耳、目、鼻、各二窍,口一窍,下阴二窍,计有九窍,窍窍通心,故曰:人心有九窍也。
古人把两眼、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和嘴称为七窍。但也有一种九窍的说法,就是除了头面部七个“清窍”外(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人体还有前阴、后阴两个“浊窍”。窍窍都通着心。
《太平广记》中有个益州老父的故事,也论述了心与九窍的关系。唐朝武则天当朝的末年,有位益州老父,带着一把药壶在城里卖药,赚了钱就用来救济贫困的人,自己平常不吃东西,时常只喝一点清水。凡是有病买到他的药的,没有治不好的。
他治病时,每当遇到有认识的人,一定告诉人家说:“人的整个身体,就像一个国家。人的心就是帝王;心旁边排列的脏腑,就是宫内的辅臣;身体表面的九窍,就是宫外的臣子。所以,心有了病,内外都不能救它,这和国君在上面胡作非为、臣子不能改正他没有什么两样。要想让身体没有病,必须先正他的心,不使心有胡乱的追求,不使心有狂妄的思想,不使心有过分的欲望,不使心迷乱糊涂,那么,心首先要没有病。心首先没有病,那么,作为心的宫内辅臣的脏腑,即使有了病也不难医治,体外的九窍,也就没有得病的因素了。”
况且药也有君臣之分,还有'佐'有'使'。如果要治病,用'佐'药当作'使'药去使,把'使'药当'佐'药去用,一点不起作用,还必然会扰乱自己,又怎么能治好人的病呢?这又像治理国家。我用药,常常这样考虑。我常常遇到有人的心起不到心的作用,脏腑起不到脏腑的作用,致使九窍全都不正(“九窍之邪”),全都受病,以至于让好医生见了都会吓跑,好药自然也起不了作用,还不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可悲啊!士人君子们一定要记住!”
《管子・心术》曰:“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
修链界认为,人心九窍本来是光明的,但是一落入凡尘迷世就认不清了。所以道家认为,“人之九窍都为邪”,能生出无穷的祸患,其最重要的是耳、鼻、口。如果这三者能慎戒紧忌,就不会有祸患。
有道德的人不看邪恶的景象,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口中不谈邪恶的事情。如果遇到正事就会正视而动心谈论,如果涉及邪恶妄念的事就心不动,眼不看,口不谈。这就是遇善则动,逢恶则静。人体有九窍,窍窍都连着心。如果贪婪无厌,有了华贵的衣服可穿,就想居住高楼大厦。身边有了积蓄,就想美女娇妻,这就是“富而思淫欲”。食有鱼肉,出有车马,这是享受阳世的福份。
但是人心,偏偏以物欲为重,不以功德为重。如果劝他行善积功德的时候,就吝啬钱财如命,一毛不拔。而步入风月场中,沉迷酒色,则挥金如土,一掷万金,在所不惜。勉励他修心积德,则诽谤说是迷信。有人诱导他插足赌场,则呼么喝六。迷而忘返。
精神随着岁月而消磨,性命由光阴而减少。这就是人心九窍,被世间假象而蒙蔽了。
有一个成语叫心术不正。心术,即心思运用的方法。人们常说的心术不正指人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
故曰:快快开窍吧,勤修功德,借着迷世的假象可以修真,清除欲望,回归大道才是前程光明啊!
相关参考
禅宗公案名。神山僧密与洞山良价之问答机缘。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一中):「师与神山行次,指路傍院云:『里面有人说心说性。』神山云:『是谁?』师云:『被师伯一问,直得去死十分。』神山云:『说心说
禅宗公案名。神山僧密与洞山良价之问答机缘。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一中):「师与神山行次,指路傍院云:『里面有人说心说性。』神山云:『是谁?』师云:『被师伯一问,直得去死十分。』神山云:『说心说
禅宗公案名。神山僧密与洞山良价之问答机缘。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一中):「师与神山行次,指路傍院云:『里面有人说心说性。』神山云:『是谁?』师云:『被师伯一问,直得去死十分。』神山云:『说心说
禅宗公案名。神山僧密与洞山良价之问答机缘。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一中):「师与神山行次,指路傍院云:『里面有人说心说性。』神山云:『是谁?』师云:『被师伯一问,直得去死十分。』神山云:『说心说
1、带着你的泪,你的笑,你的虚伪,从哪来滚哪去。2、他们都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是我重来没见过心这么大的舞台。3、给不起你的未来,我唯有选择告别。4、请不要用你的骚劲,来勾引我的男人。5、脸皮厚的
一切种子有九种瑜伽五十二卷十六页云:复次若略说一切种子,当知有九种。一、已与果,二、未与果,三、果正现前,四、果不现前,五、软品,六、中品,七、上品,八、被损伏,九、不被损伏。若已与果;此果名正现前。
随逐苦中有九苦瑜伽四十四卷十三页云:随逐苦中,复有九苦。依世八法,有八种苦。一、坏法坏时苦。二、尽法尽时苦。三、老法老时苦。四、病法病时苦。五、死法死时苦。六、无利苦。七、无誉苦。八、有讥苦。是名八苦
念住有九种所治障显扬十九卷十八页云:论曰:当知诸念住,有九种所治障。一、不厌离,二、不作意,三、止观随烦恼,四、沈下,五、不能堪忍,六、于少劣知足,七、忘失教授,八、违犯戒行,九、弃舍欲乐增上猛利诸妙
念住有九种所治障显扬十九卷十八页云:论曰:当知诸念住,有九种所治障。一、不厌离,二、不作意,三、止观随烦恼,四、沈下,五、不能堪忍,六、于少劣知足,七、忘失教授,八、违犯戒行,九、弃舍欲乐增上猛利诸妙
励志语录听闻爱情十有九悲1.时间是否教会了你万事藏于心而不表于情。2.都说自己光明磊落哭的时候还不是偷偷摸摸3.感觉不到的喜欢那就是不喜欢。4.失去爱你之人固然可惜但失去不爱你之人其实并不可惜。5.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