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明朝十六帝 为什么只有十三陵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没有道路直接通向成功,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来凝结这条漫长的道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明朝十六帝 为什么只有十三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从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应天孝陵”到明毅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母贤妃刘氏。年号崇祯(1628年-1644年)昭陵。”明朝共传十六位皇帝。

  大多史学家都认为明朝是16皇帝(从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认为是17帝(加上安宗)。有的人认为:“如果承认南宋最后两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赵昰(景炎帝)和在崖山即位的宋末帝赵昺(祥兴帝),就应该承认明朝最后几位皇帝即19位(加上安宗,安宗,昭宗三位)。”

  明朝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间阉党专政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发展。至崇祯年间,多处爆发民变,后金军队也突破长城,五入关内。

  公元1644年,大顺军队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但由明朝宗室在华南又斗争了数十年,直到明永历年间(1680年代)方被清军彻底灭绝。

  南明至少有五个皇帝,两个监国。明安宗弘光帝、明绍宗隆武帝和明昭宗永历帝得到史学届普遍承认,鲁监国、潞监国没有称帝,不算;隆武帝弟弟绍武帝和永历帝一起称帝,但很快就殉国了,连庙号也没有,可以不算;定武帝据研究是讹传,也不算。

  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以顺天府(今北京)为京师,应天府改为留都永乐三年,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并设立北京国子监等衙门。永乐四年,他下诏在北京修建宫殿。1409年,朱棣巡幸北京,在北京设立六部与都察院,并在北京为逝世的徐皇后设立陵寝,已经显示迁都的迹象。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北京初步得到了繁荣。1416年,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永乐十五年开始大规模营造北京,永乐十八年宣告完工,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从此明朝根植于北方,除“南明王朝”外,大多皇帝在当时的北京寿终正寝。

  1、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南京明孝陵

  大家知道,永乐皇帝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北京后,开始建陵墓的,所以,他前边的两个皇帝,当然没葬在北京十三陵。是建在南京的钟山脚下的;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二员,四十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2、明第二帝朱允炆为何没葬进十三陵?

  据说,建文帝朱允炆当皇帝前,他爷爷朱元璋就有点不放心,提醒他,你当了皇帝要当心你的那些叔叔不服.并给他留下一个包伏,让他遇危难时打开。

  后来,果然,四叔燕王朱棣发难,兵戎相见.从北京杀到首都南京.大兵很快攻进皇城.建文帝朱允文不知如何是好,他忽然想起爷爷当年交给他的那个包,赶紧拿出来,打开一看,是四套僧衣,还有佛家度谍,并且备有剃刀一把……孙子朱允炆很理解爷爷朱元璋良苦用心.当即,三个身边跟随的人同他自己剃光头发,穿上僧衣,从城角门逃之夭夭……等燕王朱棣打进皇城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他逃往哪里.有人说他乘船逃往海外,所以后来.朱棣派郑和几次出洋寻找……然而至今下落不明。

  也有人说建文帝朱允炆在某寺庙当了和尚,活了七八十岁才逝去.人们感叹朱元璋早年当和和尚.给孙子留了一条佛家的生路,当然,这一切有待史学界进一步考证。

  3、明第七帝景泰帝朱祁玉为何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

  1435年九岁明英宗朱祁镇继皇帝位.1449年蒙古瓦刺首领也先进攻大同,大太监王振怕自己的家乡蔚州有失,鼓动明英宗亲征,可是几场战役大败之后,在土木堡皇帝朱祁镇被也先俘虏,消息传到京城,就立了他的弟弟朱祁玉为监国,于谦为兵部尚书,主持抵抗.又因也先多次用皇帝来威胁明朝.于是就立朱祁玉为帝,以免了蒙古也先的勒索.在京师抵住了蒙古也先的进攻,也先只好退兵,皇帝拿在手里的作用没有了,他就多次派使说要送回英宗,从这一点看他挺厉害.是个妙著。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有什么介绍明朝历史的书籍

有《明史》、《细说明朝》、《正说明朝十六帝》、《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等。1、《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

文史百科 有什么介绍明朝历史的书籍

有《明史》、《细说明朝》、《正说明朝十六帝》、《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等。1、《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

传统文化 明朝共有16个皇帝为何北京只有“十三陵”

明朝共有16个皇帝为何北京只有“十三陵”?  北京“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即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

传统文化 明朝共有16个皇帝为何北京只有“十三陵”

明朝共有16个皇帝为何北京只有“十三陵”?  北京“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即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

传统文化 明朝状元卷全文

当世仅存!明朝状元卷全文  作者简介:赵秉忠(1573年——1626年),官至礼部尚书。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熹宗天启二

文史百科 乐平明朝名人

黎罕璧(公元1520-1595年),女,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出生于乐平城长乐坊(今乐平洎阳街道东门南侧),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逝世,享年75岁。年轻丧夫,奉养两代老人而终,为乐平历史上有名

文史百科 乐平明朝名人

黎罕璧(公元1520-1595年),女,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出生于乐平城长乐坊(今乐平洎阳街道东门南侧),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逝世,享年75岁。年轻丧夫,奉养两代老人而终,为乐平历史上有名

文史百科 乐平明朝名人

黎罕璧(公元1520-1595年),女,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出生于乐平城长乐坊(今乐平洎阳街道东门南侧),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逝世,享年75岁。年轻丧夫,奉养两代老人而终,为乐平历史上有名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把养子称为“螟蛉”

为什么古人把养子称为“螟蛉”?  螟蛉,即养子、义子。看过明朝章回小说的人,对“螟蛉”一词必不陌生,如《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及《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与浑家商议,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把养子称为“螟蛉”

为什么古人把养子称为“螟蛉”?  螟蛉,即养子、义子。看过明朝章回小说的人,对“螟蛉”一词必不陌生,如《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及《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与浑家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