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代人是怎么过三伏天的

Posted 伏天

篇首语:心宽一寸,路宽一丈,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古代人是怎么过三伏天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由于赶上了两个中伏,气温似乎格外热,很多人不得不整夜开着空调才能入眠。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对付高温高湿的三伏天的?从史料来看,古人强调调整心态,以“顺四时,适寒暑”;提出“纳凉”概念,“大暑赏荷”、“浸伏”等都是积极的避暑方法。同时,在衣食住行诸方面也有相应的养生招数……

  “心静自然凉”——首先调整心态

  元代丘处机《摄生消息论》提出:夏季“调息净心”“如冰雪在心”

  “顺四时,适寒暑”,这是古代中国人适应时令的经验之谈。那么,到了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难熬的三伏天,古人是如何“顺时”的?先秦时,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显然,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内经”这句话,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通俗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到了大暑天,人极易激动上火,导致“性躁”。烦躁不安、生气发怒,只会增加暑天的炎热程度,所以古人认为热天要“静下心来”。所谓“心静自然凉”,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以“顺四时”,古人称为“精神养生”。

  丘处机是元代著名养生家,他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丘处机的“调息净心”也是道家过夏天的秘诀之一,谓之“禅道”,意在“养性”。

  禅道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之对付三伏天是很自然的事情。南宋诗人陆游便深谙其道,到夏天他会静坐修身,正如其《夏日》一诗所云:“新辟虚堂痛扫除,萧然终日屏童奴。”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更推崇“清静”、“养性”。他在《道德经》中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急走可以抵御寒冷,清静能克服暑热,老子甚至认为,心态清静者能成为天下的统治者。

  “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炎夏日要“蔽日遮阳”

  北宋李昉《太平御览》记载:郑人“逃暑于孤林之下”

  “心静自然凉”说著容易做起来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夏夜酷热难忍,无法入眠,半夜索性起来登楼纳凉,曾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毫无希望。

  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首先提出了“纳凉”概念。“纳凉”,又叫“乘凉”。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但蔽日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早已有之,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当时京城人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所谓“避暑会”即是一种户外纳凉活动,有点像现代的“纳凉晚会”,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从孟元老所记来看,当时开封的户外纳凉活动比唐代还热闹。

  但上述“避暑会”等应该是古代“有钱人”的纳凉方式,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

  树荫纳凉先秦时已流行。“郑人逃暑”说的就是郑国人“树底下乘凉”的趣事,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太平御览·人事部》引《符子》称:郑人“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但也弄出了晚上“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的笑话。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古代人是怎么过三伏天的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由于赶上了两个中伏,气温似乎格外热,很多人不得不整夜开着空调才能入眠。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对付高温高湿的三伏天的?从史料来看,古人

传统文化 古人如何避暑先秦建设”窟室”存放冰块

古人如何避暑先秦建设”窟室”存放冰块现代人也许很难想象,在没有电也没有电器的古代,古人如何避暑,古人如何度过热浪滚滚的夏天?古人如何避暑三伏天,连日来持续高温,很多同事连午餐都草草对付了事,还有人换了

传统文化 古人如何避暑先秦建设”窟室”存放冰块

古人如何避暑先秦建设”窟室”存放冰块现代人也许很难想象,在没有电也没有电器的古代,古人如何避暑,古人如何度过热浪滚滚的夏天?古人如何避暑三伏天,连日来持续高温,很多同事连午餐都草草对付了事,还有人换了

传统文化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伏天是什么意思揭秘

说到三伏天想必大家都非常的清楚这个天,其实还有梅雨天,也还有秋老虎这样的比较特殊的天气了,大家也经常性的听说了入伏入伏了,要热死了其实就是指的三伏天了,那么这个三伏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三伏天一般是

传统文化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伏天是什么意思揭秘

说到三伏天想必大家都非常的清楚这个天,其实还有梅雨天,也还有秋老虎这样的比较特殊的天气了,大家也经常性的听说了入伏入伏了,要热死了其实就是指的三伏天了,那么这个三伏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三伏天一般是

传统文化 2018武汉三伏天,2018武汉三伏天时间表

已经越来越热了很多网友都在比热,什么成都的,什么广州的,什么上海的,现在连北方一点的地方都开始叫热了,其实小编想说的是,你们那真的叫热?有没有没想感受一下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啊,武汉真的是热啊热啊热死了

传统文化 2018武汉三伏天,2018武汉三伏天时间表

已经越来越热了很多网友都在比热,什么成都的,什么广州的,什么上海的,现在连北方一点的地方都开始叫热了,其实小编想说的是,你们那真的叫热?有没有没想感受一下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啊,武汉真的是热啊热啊热死了

文章大全 不怕有过,最重要的是过而能改

不怕有过,最重要的是过而能改1、所以人是能学得好的,问题是你肯不肯学!这个人善根深厚,从这里看出来,他学到一点就做一点,懂一句他就做一句,所以解行相应,他进步这么快,他学佛才两年多。2、你们看看胡小林

智慧故事 婚姻是过命的交情

  最近在看一本有关前世星宿的书,西藏的。按它的说法,所有人在前世都存在某种关系,区别只在于距离,近中远的距离。我与周围大多数朋友的关系都中近,说明前世渊源都深,今世会有莫名的熟悉感。看来我只和自己看

传统文化 怎样计算“伏天”  夏九九歌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