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代君臣的礼仪

Posted 诸侯

篇首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古代君臣的礼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君臣的礼仪

  《礼记・曲礼上》曰:“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人与人的亲疏关系,断定难辨的事理,分别地位的尊卑,明辨是非对错。

  礼的正体字是“礼”,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而体的正体字是“体”,《释名》:礼,体也。得其事体也。这说明礼需要通过身体四肢来表现。而古代的礼仪正是如此,古代举行仪礼,祭神求福。《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此,“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被认为是古代君臣的礼仪核心。

  孔子像,出《历代君臣图鉴》(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君臣之礼

  《弘道录・君臣之礼》:“录曰:上古之时,君劲而臣扬,君庸而臣载,君拜而臣稽首,此何等气象也。”大意是说,上古之时,君王强大而臣颂扬,君主有功勋而臣记载,君主礼拜而臣稽首,这是何等的气象啊!

  先秦时的人席地而坐,若对同坐的对方表示敬意,则臀部抬起离开双脚,上身挺直。《周礼・春官・太祝》中记载了九种拜礼。稽首,是九拜礼中最隆重的礼节,臣下拜见君主就是用稽首(行此礼时,屈膝跪地,因为头触地稽留许久,所以称为稽首)。空首,是君主对臣下或者尊者对卑者的答拜礼(行此礼时,屈膝跪地,拱手至地,引头至手,因为头没有真正触到地面,所以称为空首)。除了跪拜礼外,还有一些礼节也体现出君对臣的敬重。如:降阶,下台阶相迎或行礼。

  古代君臣之的礼节,不仅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也有君主向臣下施用的仪制。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八《拜稽首》说:“陈氏礼书曰:稽首者,诸侯天子、士大夫于其君之礼也。然君于臣亦有稽首,《书》称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是也。”

  周天子向臣下所施行的主要是“揖礼”。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司仪掌管迎接九等宾客的摈相之礼,以告王应有的仪容、辞令和揖让的节度。王将与诸侯会同,就命令筑坛高三层,坛周围筑矮墙像宫一样,宫的四边每边各开一门。王面朝南接见诸侯,向庶姓诸侯行“土揖”礼(拱手前伸而稍向下举),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行“时揖”礼(拱手向前平伸),向同姓诸侯行“天揖”礼(拱手前伸而稍上举)。

  《周禮・夏官》記載:“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還,揖門左、門右。”這是周王與自己的臣下在朝儀之時的禮節,對孤、卿,一一行揖禮;對大夫,因其同爵者多,且分等,故以對眾而行的旅揖分等而揖之;對士,因士分上中下三等,所以分三次行揖禮。所謂“王還,揖門左、門右”,是王回首而對侍從之故士、虎士、太僕輩們行揖禮。

  周王天子无论是对诸侯,还是对孤、卿、大夫、士乃至更低级的故士、虎士、大仆等行揖礼,都属于君臣之礼的范畴。

  礼莫大于敬

  《弘道录・君臣之礼》:“录曰:礼莫大于敬。尧舜继天立极,史臣稽古正词曰钦,乃所以奉于天;曰恭,乃所以懋于己;曰让,乃所以加于人。其实不越乎敬之一字而已。”

  就是说,礼莫大于一个敬字。尧舜继承天命登上帝位,史官考察古事记载说恭谨严肃,所以能侍奉上天;恭敬有礼,所以能盛大自己;让贤,所以能施恩于人。其实都没有超出一个敬字。

  这说明,古人对于礼,不仅是身体上的礼仪,同时心中还要有敬意。《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君子),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论述君臣之礼: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干、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就是说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位不可易也。这说明君臣之礼首先确立的是君的主导地位。

  司马光认为:《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这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君臣关系的态度。

  而等到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每况愈下。王室衰微,礼纪朝纲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败;诸侯咨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之大体已经有十之七八沦丧了。

  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维基百科)

  齐桓公行“下拜”之礼

  周朝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经衰微,然周襄王时,晋文公勤王而成就霸业。狐偃对晋侯说:“君侯要成就霸业,与其求诸侯不如效劳周王(“求诸侯,莫如勤王”),这样诸侯就会信任你,而且合于大义。”

  晋文公勤王成霸业,齐桓公则“修礼于诸侯”。《左传・僖公九年》记载,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与诸国寻盟修好,这是合于礼的。

  当时,周襄王派宰孔把祭肉赐给齐桓公,说:“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遣我把祭肉赐给伯舅。”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宰孔说:“还有以后的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年纪大了,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用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前面,小白我岂敢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拜谢?不下拜,我惟恐在诸侯位上摔下来,给天子留下羞辱。岂敢不下阶拜谢?”语毕下阶跪拜,登上台阶接受祭肉。

  《左传》记载齐公对周天子行“下拜”之礼,体现了虽然周室衰微,但君臣之礼不变。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古代的君臣之礼是怎样的

古代的君臣之礼是怎样的?  《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

传统文化 古代的君臣之礼是怎样的

古代的君臣之礼是怎样的?  《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

文史百科 古代女子的礼仪言行举止

我只找到一些宫廷礼仪,我想古代普通人家的女子或者乡野村妇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将就这些吧。古代宫廷礼仪(复制)一、已称贵妃及以上品阶: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皆自称本宫;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则谦称臣妾或本名,切不

文史百科 古代女子的礼仪言行举止

我只找到一些宫廷礼仪,我想古代普通人家的女子或者乡野村妇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将就这些吧。古代宫廷礼仪(复制)一、已称贵妃及以上品阶: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皆自称本宫;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则谦称臣妾或本名,切不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一、中国古代政治礼仪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礼仪有哪些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扩展资料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礼仪有哪些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扩展资料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

传统文化 古代的伦理教育-七教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伦理教育术语,包括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和宾客七个方面的内容。孟子曾将它归纳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项准则。其中兄弟归于长幼,宾客归人

传统文化 古代的伦理教育-七教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伦理教育术语,包括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和宾客七个方面的内容。孟子曾将它归纳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项准则。其中兄弟归于长幼,宾客归人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典故

1、心平气和的刘铭传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