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远亲为“瓜葛”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远亲为“瓜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古人称远亲为“瓜葛”?

  在《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导尝共悦弈棋,争道,导笑曰:'相与有瓜葛,那得为尔邪!'”大意是说,王导是晋朝名臣,他对围棋格外青睐,在家经常与长子王悦下棋。王悦性情温顺,二十岁就享有名气,他很孝顺父母,所以很受王导宠爱。

  有一次,王导又与王悦下棋,王导落子后,觉的不妥想悔棋。王悦下棋十分投入忘我,只知下棋却不知礼让,看到父亲想取子易行,王悦竟按着父亲的手,不让他悔棋。王导性情宽厚,笑着说︰“你我还有些关系,哪能这样不讲人情呢!”

  此外,《世说新语。排调》中也有这个记载︰“丞相笑曰:'讵得尔?相与似有瓜葛。'蔡邕曰:'瓜葛,疏亲也。'”疏亲,即远亲。

  那么,为什么古人称远亲为“瓜葛”呢?

  瓜、葛,都是蔓生植物,用来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瓜葛”最早出现于东汉蔡邕《独断》上载︰“公卿百官皆从四姓。小侯诸侯冢妇,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四姓小侯,指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诸侯冢妇,指各分封国君主嫡长子的妻子,这些人跟先王先后的亲戚关系,不问可知远到什么程度了。

  另在《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上载︰“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

  这段记载是中山靖王刘胜有名的〈闻乐对〉,刘胜是汉武帝的异母兄。刘胜告诉汉武帝,现在朝廷群臣与皇帝连葭莩之亲、鸿毛之重都比不上,没有亲属关系,他们会结成朋党相互照顾、议论是非,而使皇族中的宗室人员相互排斥,致骨肉亲情冰消瓦解。

  原文中的葭莩,原指芦苇中的薄膜。葭莩之亲,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因此,瓜葛之亲也称为葭莩之亲。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好色之徒为“登徒子”

为什么古人称好色之徒为“登徒子”?  人们对于贪恋女色者除了称其为色狼外,也会把他们叫做“登徒子”。因此,“登徒子”自古以来即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那么,为什么古人称好色之徒为“登徒子”呢?  原来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好色之徒为“登徒子”

为什么古人称好色之徒为“登徒子”?  人们对于贪恋女色者除了称其为色狼外,也会把他们叫做“登徒子”。因此,“登徒子”自古以来即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那么,为什么古人称好色之徒为“登徒子”呢?  原来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远孙为“耳孙”

为什么古人称远孙为“耳孙”?  当我们阅读古文时,偶尔会看到“耳孙”这一名词。如金朝元好问《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濑乡留耳孙,阙里传鼻祖。”又明朝唐寅《世寿堂》诗:“鸡窠小儿是鼻祖,鸠枝老子为耳孙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远孙为“耳孙”

为什么古人称远孙为“耳孙”?  当我们阅读古文时,偶尔会看到“耳孙”这一名词。如金朝元好问《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濑乡留耳孙,阙里传鼻祖。”又明朝唐寅《世寿堂》诗:“鸡窠小儿是鼻祖,鸠枝老子为耳孙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隐居山林为“采薇”

为什么古人称隐居山林为“采薇”?  在《诗经。小雅。采薇》中载︰“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薇是〈小雅〉的篇名,此段大意是说,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破土冒出绿芽。说回家啊!说回家,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隐居山林为“采薇”

为什么古人称隐居山林为“采薇”?  在《诗经。小雅。采薇》中载︰“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薇是〈小雅〉的篇名,此段大意是说,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破土冒出绿芽。说回家啊!说回家,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贞洁美女为“罗敷”

为什么古人称贞洁美女为“罗敷”?  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上载︰“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文中“罗敷”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名字,不必真有其人。  此段记载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贞洁美女为“罗敷”

为什么古人称贞洁美女为“罗敷”?  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上载︰“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文中“罗敷”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名字,不必真有其人。  此段记载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丰富的藏书为“二酉”

为什么古人称丰富的藏书为“二酉”?  在清朝陶怀贞所撰之《天雨花‧第二回》︰“读书自幼到如今,五车二酉俱收纳。”另唐朝陆龟蒙《寄淮南郑宝书记》诗:“五丁驱得神功尽,二酉搜来秘检疏。”这两处记载出现的“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人称丰富的藏书为“二酉”

为什么古人称丰富的藏书为“二酉”?  在清朝陶怀贞所撰之《天雨花‧第二回》︰“读书自幼到如今,五车二酉俱收纳。”另唐朝陆龟蒙《寄淮南郑宝书记》诗:“五丁驱得神功尽,二酉搜来秘检疏。”这两处记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