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难道主张白话文的胡适在毁灭中华文化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难道主张白话文的胡适在毁灭中华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言文这种文体,大概从甲骨文就开始。西周时代,贵族使用的文字,就是文言文,当时的口语大概也是如此。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文字与发音都不相同,比如楚辞,就是楚国(湖南、湖北)的文学作品,他们特别喜欢使用当地的方言:例如发语词会有“羌”、“蹇”,句子中间或最后喜欢用“兮”,并常以“乱”作为结尾。这跟台南人喜欢用“腻”这个字当作问句收尾是一样的。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这是两千五百年前楚国文学家平常讲话的方式,形诸于文字就是这样。如果现在有个台南诗人,写下类似的词句,两千五百年后的人大概也会觉得很难懂:“我是总统阿舍的后代啊!林北ㄟ死去的老北叫做邱罔市。…如果不肯趁少年时改过,这么漂丿是有什路用腻?”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言文,大部分都是当地语言,诗经就是当时各国的诗歌选辑,每个地方的方言、文字,现在看来艰深难懂,但是当时一样是惯用语言,例如诗经这一篇,来自于郑国。郑国人比较直率,诗歌内涵就带有三字经:“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且,就是男人的生殖器官,诗经里也是有脏话的。如果台南人的写法就会是这样:“你要是想林北,林北就把裤管提起来,度过浊水溪去找你。你要是不想林北,难道林北就找不到人想我吗?你这个白痴是屌什么屌?” 两千五百年后的人看到,会不会也觉得“林北”“屌”听起来好文雅?

汉朝的文言文开始定型,除了承袭春秋战国时代外,嘴巴上说的跟文字上写的,已经开始出现差距,到了唐宋时代,问题更多。一般百姓使用的语言,跟官方使用的文言文,有越来越大的隔阂。例如名词前面会加上“阿”字,名词后会加上“子”字或者是“儿”字,所以,嘴巴上我们叫人家“阿春”,或是“孩子”,但是文字上则还是维持“庄严隆重”的文言文,而随着时代经过,越来越多文人,想要在文字里挑战文言文,使用“文白夹杂”的方式论述。例如用文言文讲解佛教故事,一般老百姓应该听不懂,所以就会有所谓的“变文”。要写小说,用文言文比较少人看得懂,所以就有三国演义的白话章回小说。

在文言文的演进过程中,即便是正式文书,也开始有方言或是白话文介入。例如“阿堵物”,就是方言里的“钱”。秦桧回应岳飞的罪名,说“莫须有”,在南宋的方言意思是“恐怕有”“或许有”。欧阳修在《玉楼春》里提到,“已去少年无计奈,且愿芳心长恁在。”词里的“恁”字,并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用字,而是广东话常用的“咁”字。因此,在我们的国文课本里的文言文,事实上很多已经融合了各地的方言、不同时代的口语,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要学习真正的文言文,就要从春秋战国时代的《尚书》《易经》《周礼》等古书籍研究,唐朝与宋朝以后的文字“文白夹杂”,充其量只有当时的文人在使用而已。举例来说,欧阳修的《泷冈阡表》,这是他对于老爸老妈的回忆,但既然是文人,总得要使用古文才能显示出学问,可是宋朝人讲话,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欧阳修只是写给懂古文的朋友看,至于一般老百姓,受教育的人少,大概也看不懂他在写什么东西。

是的。文言文确实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宝藏,要学习中国官方文学,文言文是必要的工具。然而,要提升文字能力,重点是在于阅读、思考与逻辑,并非文言文。中国从梁启超开始,就极力推动白话文运动,反对桐城派独占文坛。在大清国末年与民国初年,胡适甚至直接认为,白话文就是文学运动的正宗。他认为,文学是这样的,“要有话说方才说话;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话。 ” 然而,“毁灭中华文化”这种帽子,可没有人扣在他身上。

文言文该学,但是留给有兴趣的人去学,大概就是跟美国人选修“中古英文选辑”“十日谈”“莎士比亚全集”之类的意思一样。以台湾的教育体制来说,只要考试会考,就算学校不教,以后也会有补习班开设这种课程。所以重点真的不在于文言文要不要减量,而是会不会考。不会考,就算整本国文课本都是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学生也只会拿折纸飞机。至于把这个议题当作亡国灭种、去中国化的前兆来论述,真的言过其实,中国的所有官方文书,现在都是白话文,而且主张驱逐文言文的学者,远从唐朝,近从民国初年,都一直存在着,别想太多了。

两千五百年后,其实我们说的话,都会是那时候的文言文。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白话文创始者胡适名言赏析

  胡适名言:胡适名言有哪些?胡适非常喜欢格言,他把格言说成是“金玉之言”,曾将诸多外国名著中的格言翻译过来,“以为我国人增一种座右铭云尔”。说到格言的重要性,胡适认为:“这些金玉之言是每一位世界级的

文史百科 透过胡适作品看胡适的不凡影响

  胡适作品:胡适作品赏析。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  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作品的《水浒传考证》一文,

文章大全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胡适原名嗣穈,字适之。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他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

文史百科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胡适原名嗣穈,字适之。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对中国近代史

文史百科 胡适学术上的贡献,绝不允许被低估

  胡适名言:胡适名言赏析。胡适在学术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但是他身上的局限性也是很大的。本质上来说,胡适依然是传统的中国小知识分子,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自傲精神,对劳动群众是瞧不上眼的。他不止一次的

文史百科 初中历史中重要的人物

孙中山近代中国创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提出驱逐鞑虏16字方针建立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政策被后人尊称为国父李大钊陈独秀共产党创始者领导新文化运动最后被国民党员杀害胡适等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鲁迅写成第一部白话

文史百科 初中历史中重要的人物

孙中山近代中国创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提出驱逐鞑虏16字方针建立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政策被后人尊称为国父李大钊陈独秀共产党创始者领导新文化运动最后被国民党员杀害胡适等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鲁迅写成第一部白话

文史百科 初中历史中重要的人物

孙中山近代中国创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提出驱逐鞑虏16字方针建立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政策被后人尊称为国父李大钊陈独秀共产党创始者领导新文化运动最后被国民党员杀害胡适等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鲁迅写成第一部白话

传统文化 白话文的先驱是金圣叹吗

金圣叹是著名的文学批判家,他也是白话文的先驱,他的成就包括对《西厢记》、《水浒传》等著作的批判。金圣叹自小就颇具慧根,喜欢读书,善于思考,被誉为吴县第一神童。由此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名声也颇高,也反映出

传统文化 白话文的先驱是金圣叹吗

金圣叹是著名的文学批判家,他也是白话文的先驱,他的成就包括对《西厢记》、《水浒传》等著作的批判。金圣叹自小就颇具慧根,喜欢读书,善于思考,被誉为吴县第一神童。由此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名声也颇高,也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