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代饮酒的礼节-酒德

Posted 礼节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古代饮酒的礼节-酒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饮酒的礼节-酒德

  儒家文化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深远影着两千年来的中国历史发展。然而中国的饮酒文化也深受着儒家影响,儒家有”酒德”的概念。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饮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

  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儒家文化崇尚礼节,不仅仅是人品道德上有所规范,在饮酒上也有所规范。如何饮酒,饮及饮酒时的礼仪等等,让人们有所遵循。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为何维吾尔族的男子和女子有着不同的礼节

男性之间见面的礼节维吾尔族的礼节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见面时必道“萨拉姆”。“萨拉姆”是阿拉伯语,原意为“和平”、“平安”。一个人用手掌扶胸,身体微躬,两眼目视对方,一方先问道:“萨拉姆里空(愿真主赐福

传统文化 为何维吾尔族的男子和女子有着不同的礼节

男性之间见面的礼节维吾尔族的礼节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见面时必道“萨拉姆”。“萨拉姆”是阿拉伯语,原意为“和平”、“平安”。一个人用手掌扶胸,身体微躬,两眼目视对方,一方先问道:“萨拉姆里空(愿真主赐福

文章大全 人际交往礼仪礼节礼貌与禁忌大全

要想在事来成功,先从礼仪做起,故事情小编收集了:人际交往礼仪礼节礼貌与禁忌大全,与你一起了解礼仪常识(一)介绍的基本规范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互相了解的基本方式,正确的介绍可以使不相识的相互认识,也可以通过

文史百科 古代的酒名叫什么

1、杜康:该别称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因为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

文史百科 古代的酒名叫什么

1、杜康:该别称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因为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

文史百科 古代的酒名叫什么

1、杜康:该别称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因为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

传统文化 中华跪拜文化

  跪拜礼是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  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

传统文化 中华跪拜文化

  跪拜礼是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  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代有“千里送鹅毛”的说法

为什么古代有“千里送鹅毛”的说法?  自古以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非常重视礼节。因此,逢年过节或喜庆场合,人们总会礼尚往来互赠礼物,联络彼此感情。其实,收礼、送礼都是学问,但最重要的是要让收礼者感受

传统文化 为什么古代有“千里送鹅毛”的说法

为什么古代有“千里送鹅毛”的说法?  自古以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非常重视礼节。因此,逢年过节或喜庆场合,人们总会礼尚往来互赠礼物,联络彼此感情。其实,收礼、送礼都是学问,但最重要的是要让收礼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