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七

Posted 男子

篇首语: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七】

  三藏沙般若奉诏

  波蜜多品第八

  勒菩摩诃白佛言。世尊。以何因。殷勤住阿若修菩行。而不住於余修菩行。如一在鹫山。菩法要而作是言。菩或止淫女家。近屠者示教利喜。方便益生。妙法令入佛道。世尊今日新意所妙法而不如是。然我等於佛前得深法有疑惑。唯如。未世求佛道者。演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行退。佛告勒菩摩诃。善男子。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求菩提道。有二菩。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菩欲化淫室屠肆。皆得近。出家菩不如是。然此菩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若。精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菩等。宜所住方不定。或住若。或居聚落。利益安生。如是行汝察。

  次善男子。出家菩修佛道已得漏真之法。利一切有情。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於若。要近佛菩。若有值遇真善知。於菩行必不退。以是因佛子等。至心求一佛及一菩。善男子。如是名出世法要。汝等一心修。

  次善男子。出家菩世住阿若。省用功力得八四千波蜜行。速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名利住山林者。於身命必吝惜永系。自然易三波蜜多。勒菩白佛言。世尊。住阿若出家菩不畜。以何因。能得檀波蜜。

  佛告勒菩摩诃。善男子。住阿若出家菩。入於聚落所乞之食。先以少分施於生。又以余分施於所欲。即得名檀波蜜。以自身命供三。目髓施求者。即得名近波蜜。求法者出世法。令上菩提心故。即得名真波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布施波蜜多。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故修十二陀之行。若行步看二肘地不生。即得名持戒波蜜。持禁戒不惜命。即得名近波蜜。求出世法教化。令上菩提之心。即得名真波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持戒波蜜多。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能恚得慈心三昧。亦辱一切生。即得名忍辱波蜜。若一人一句法。令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即得名真波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忍辱波蜜多。次善男子。出家菩令生得成佛故。修精行。未得成佛福智羸弱。不安。不造罪。於昔菩行苦行中深生喜。敬宗仰常休息。以是因。即得名精波蜜。身命如捐涕唾。一切中未懈怠。即得名近波蜜。遇有者最上道。令趣上正等菩提。即得名真波蜜。由精心如是十行去不退。在固。未速。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摩诃成就精波蜜多。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修三昧。善法令不散失。入解永。於神通化彼生令得正智。本入真法界。悟如道趣菩提。以是因即得名禅定波蜜。欲令生如我悉得足。伏有情不三昧。不惜身命修此三昧。即得名近波蜜。生深妙法。皆令趣向上菩提。即得名真波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禅定波蜜多。次善男子。出家菩於空。近供佛菩一切智者。常甚深妙法。心生渴仰足。善能分二谛真理。除二障通五明。法要能疑。以是因即得名般若波蜜。求半偈身命。不苦志求菩提。即得成就近波蜜。於大中人法。於深妙所秘惜。能令起大菩提心。於菩行得不退。常能察我身若及菩提心真法身。如是四有差。如是如是妙理故。即得名真波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般若波蜜多。次善男子。出家菩住空。常能修方便智波蜜多。以佗心智能了有情意心行差。病悉令除差。自在游神通三昧。大悲成熟生。佛之法不通。以是因即得名方便善巧波蜜多。欲益生故。於身命都不固惜。即得名近波蜜多。生怨平等。微妙法令入佛智。即得名真波蜜多。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方便善巧波蜜。次善男子。出家菩入於山林。生常能修波蜜。心察法真性非有非空中道妙理。於世俗事悉能辨了。化有情修慈悲。以是因。即得名波蜜。以四弘受生。乃至身不悲。即得名近波蜜。微妙法才。若有竟不退。即得名真波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波蜜多。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生相法。令入大乘甚深妙。即能安住究竟涅。以是因。即得名力波蜜。以正智眼照五空寂之理。能身命利生故。即得名近波蜜。以妙智力化邪。令回生死。趣向常究竟涅。即得名真波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力波蜜多。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於一切法了知善。邪受正法。不生死不涅。即得名智波蜜。不自身愍生。於身命修大。即得名近波蜜。以微妙智生一乘法。令入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以是因。即得名真波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成就智波蜜多。善男子。此如是等波蜜多。以何故。八四千差。汝等知。多者。分演二千一百波蜜多。多者。分演二千一百波蜜多。多者。分演二千一百波蜜多。等分者。分演二千一百波蜜多。善男子。於如是等二千一百波蜜多。以根本。增十倍遂成八四千波蜜多。如是等法皆利他行。善男子。若有生其性。是法已心未伏。即宣八四千三昧。如是妙法皆自利行。若有生其性。是法已心未伏。即宣八四千陀尼。如是妙法皆利他行。善男子。我伏一切有情。如是法及以善巧方便。相教化生。善男子。以是故。一切人天普如名。善男子。未在佛世尊。悉皆修八四千波蜜。八四千三昧。八四千陀尼。永八四千微障。八四千微所知障。皆若菩提王。坐金座入金定。降伏一切天魔怨已。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超三界大法王  出世化群品

  河沙等菩  入佛甘露智慧

  劫得道慈氏尊  以大悲心而

  善哉垢法王子  智慧能真佛乘

  我以子畏  大乘中趣路

  汝等一心善谛  授未所授

  十方世界可使空  令出世道

  求解出世道  不三根九品

  上根三品居若  中下化世

  所求道果等差  同真如佛性海

  已漏真大士  宜群生

  示有空不二  自利利他

  未得漏佛子  正勤修三

  善根回向施生  一心念佛菩

  我常睹佛菩  功德身

  若使法雨音  普得同沾心不退

  以身常於地  非不近大慈尊

  以身常於回  非不微妙法

  以是因佛子  系心常念天人

  若有佛子修道  起上菩提心

  世住於若中  亦得名修三度

  每日自食先布施  兼法施生

  三清是檀那  以此修因德

  知波蜜  唯由心不由

  若有染心施珍  不如心施少分

  施即得名檀度  此波蜜非二三

  能施身命及妻子  如是得名近度

  若有求法善男子  一切大乘

  令上菩提心  乃名真波蜜

  慈悲信具愧  受生於

  成如上智  法二施名初度

  持菩三聚戒  菩提生死

  佛法住世  能悔犯真持戒

  伏恚心慈悲  念宿因怨害

  不惜命救生  是名忍辱波蜜

  能行行不  三僧劫常增

  不共染污心  度有情求解

  入出三昧得自在  化神通游十方

  生因  三摩地求解

  若欲成就真智慧  近菩及如

  出世妙理  修三明二障

  能知生心差  病令服行

  慈悲善巧根宜  方便利生度群有

  一切法真句  不著中有

  智真如  二利均平周法界

  智力能了生性  相法

  智力能入生心  令回生死本

  智力能分黑白法  取各了知

  生死涅本平等  成就有情分

  如是十殊行  入八四千中

  其品法  乃名菩波蜜

  八四千三摩地  能生散心

  八四千持  能除惑障魔

  大法王方便力  三法要化生

  教垂於生死海  置彼人天安

  世尊是法。八四千忉利天子。三界障喜地。百千六欲天子。悟生忍得陀尼。十六大王得持陀尼。量四菩行。或得不退地。或得三昧。或得陀尼。或得大神通。或有菩二三地乃至十地。喜。量百千人天等。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不退。八千人天垢得法眼。

  大乘本生心地功德品第九

  勒菩摩诃白佛言。世尊。如佛所住阿若功德成就得作佛。菩何修功德。而能住是阿若中。唯世尊。我解。

  佛告勒菩摩诃言。汝善男子。修者。但有一德。是人住阿若求上道。何一。一切根源即是自心。了此法。堪能住止阿若。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打但逐瓦石不逐於人。未世中住阿若新心者。亦如是。若色香味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根本。不知五境自心生。即此名未能善住阿若。以是因。住寂求上道。一切菩摩诃等。若五欲境前之。察自心作是念。我始至於今日。回六趣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於五欲境染著。如是菩名堪住阿若。若有人。何等有情於未世得作佛。指是人於世。出三界苦破四魔。速成菩提入佛智慧。一切世天八部。阿等皆供。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心供如是住阿若真善佛子。所福德量。若有人以珍供悲母。所功德亦差。何以故。是人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正法度人天。三使不。生作依故。次善男子。有二法。系行者令不堪任住阿若。一者邪法。二者具。又善男子。有二人。不堪居住阿若。一者具足慢。二者大乘法。又善男子。有二人。不居住阿若。一者邪不信佛。二者身自破戒策役持戒。如是等人不居住阿若求上道。次善男子。具四德。安住阿若。何四。一者多持不忘。二者分明能解妙。三者正念常不放逸。四者如教行。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德。安住阿若。修菩行求上道。次善男子。出家菩。有四德。自身住阿若求佛智慧。何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善男子。如是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量生。速上大菩提法。次善男子。出家菩有四德。持戒清能至菩提。何四。一者住四垢性。二者常行十二陀。三者在家出家。四者永谄诳嫉妒。善男子。一切菩依此四法。永生死得大菩提。次善男子。出家菩有四法。一切善。何四。一者持禁戒有多。二者入三昧能具智慧。三者得六神通兼修智。四者善巧方便又不放逸。善男子如是四法。三世菩共所修。汝等佛子亦修。疾大上菩提。次善男子。出家菩具四法。於菩行得不退。何四。一者布施。二者。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皆修。次善男子。出家菩具四德。住於若持戒清自身。何四。一者察自本性。伏二我故。二者他身亦本性。於怨所憎故。三者身心快。心心所法分故。四者得平等智。生死涅差故。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所修。汝等佛子亦修速趣上正等菩提。次善男子。一切菩有四。成熟有情住持三。大劫海不退。何四。一者誓度一切生。二者誓一切三者誓一切法。四者誓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皆修。三世菩所故。次善男子。出家菩有四法。住阿若持戒清。何四。一者空性空所故。二者得恐怖三昧故。三者於生起大悲。四者於二我背心。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入要。依此四法二障故。次善男子。出家菩有四法。住阿若善持禁戒其身。何四。一者永我。二者我所。三者常。四者深能悟解十二因。善男子。如是四法。能除禁守戒其身。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又四法。能禁戒妙行增修趣求佛智。何四。一者察五生。二者十二如空聚落。三者十八界性同法界。四者於俗谛法著。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所修。是故佛子住阿若。一心修求上道。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具足四。持戒清自身。何四。一者成就不身。二者成就不。三者成就不意。四者六十二。善能成就一切智。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清。身正性生。乃至速上菩提。以是因。汝等佛子。如是等四法。四道四涅。未度有情。令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具足八三昧清自身。何八。一者坐若三昧清。二者绮三昧清。三者五欲三昧清。四者伏身心三昧清。五者食知足三昧清。六者求三昧清。七者因起三昧清。八者法不求利三昧清。善男子。如是八三昧清。能生百千三昧。汝等佛子修。速上正等菩提。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有八智慧清。何八。一者五善巧智慧清。二者十二善巧智慧清。三者十八界善巧智慧清。四者二十二根善巧方便智慧清。五者三解善巧方便智慧清。六者能一切善巧方便智慧清。七者能善巧方便智慧清。八者能六十二善巧方便智慧清。善男子。如是八智慧清。汝等菩勤修。速上正等菩提。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有八神通清自身。何八。一者於色法得障天眼善巧方便神通清。二者於境得障天耳善巧方便神通清。三者於生心心所法得障他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四者念去生死得障宿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五者能往十方佛得障神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六者能知生漏未得障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七者能一切得障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八者自身一切善根回向生善巧方便神通清。善男子。如是八神通清。十方菩同所修。汝等菩亦修。速上正等菩提。次善男子。出家菩住阿若。身得八清。何八。一者身清。二者清。三者意清。四者正性清。五者正命清。六者陀清。七者谄清。八者一念不忘菩提心清。善男子。若有佛子住阿若。具足如是八清。身成就善根。不退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次善男子。出家菩有八多清自身。何八。一者尊敬和上阿梨多清。二者慢生下心多清。三者精勇猛多清。四者安住正念多清。五者求法者甚深多清。六者不自他多清。七者常能察一切善法多清。八者正法如修行多清。善男子。如是八多清。汝等菩皆修。速上正等菩提。

  世尊。如是等菩行已。告勒菩摩诃言。善男子。我涅後。後五百。法欲。量生。世。渴仰如。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入阿若上道。修如是菩行。於大菩提得不退。如是心量生。命上生睹史天。得汝身福智之所。超越生死不退。於世大菩提下。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世尊是法。二五千新意菩。於菩提行欲退。如是法固心。超十信位至第六住。三八千行婆。永邪得大法忍及陀尼。七六千人。皆等等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

 

相关参考

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六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六】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世品第六  中。有一菩摩诃名行。承佛威力坐而起。於大中菩阿若行。普告一切菩言。出家菩住阿若。作是念。以何因世。修阿若清妙行。佛子等。一心谛。我承佛力。

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三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三】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恩品第二之下  王大城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名增福。於彼中。有一者名曰智光。其年衰。唯有一子。其子性不父母。所有教皆不能。迦牟尼如。在王城耆崛山。世量生。

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一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一】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序品第一  如是我。一佛住王城耆崛山中。大比丘三二千人。皆是阿。心善解。慧善解。所作已。重。逮得己利有。得大自在。住清戒。善巧方便智慧。八解到於彼岸。

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六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六】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世品第六  中。有一菩摩诃名行。承佛威力坐而起。於大中菩阿若行。普告一切菩言。出家菩住阿若。作是念。以何因世。修阿若清妙行。佛子等。一心谛。我承佛力。

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三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三】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恩品第二之下  王大城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名增福。於彼中。有一者名曰智光。其年衰。唯有一子。其子性不父母。所有教皆不能。迦牟尼如。在王城耆崛山。世量生。

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一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一】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序品第一  如是我。一佛住王城耆崛山中。大比丘三二千人。皆是阿。心善解。慧善解。所作已。重。逮得己利有。得大自在。住清戒。善巧方便智慧。八解到於彼岸。

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四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四】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品第三  智光者。承佛威神即座起。佛足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佛是恩甚深妙法。心得未曾有。如渴人遇甘露食。我今欲酬四恩。投佛法僧出家修道。常勤精

佛教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四

  大乘本生心地【卷第四】  大唐三藏般若奉诏  品第三  智光者。承佛威神即座起。佛足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佛是恩甚深妙法。心得未曾有。如渴人遇甘露食。我今欲酬四恩。投佛法僧出家修道。常勤精

佛教 本生心地观经什么意思

 (经名)具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等译。本论之注述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一卷,来舟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科文一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八卷,来舟浅注。

佛教 本生心地观经什么意思

 (经名)具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等译。本论之注述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一卷,来舟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科文一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八卷,来舟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