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金白(第十九至二十四品)
Posted 菩提
篇首语: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金白(第十九至二十四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菩提!於意何?若有人三千大千世界七,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得福甚多。菩提!若福德有,如不得福德多。以福德故,如得福德多。
文:
“菩提!你怎看?倘若有人集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物,用布施。人此因,所得福德多不多呢?”“是的,世尊!人以此因,所得福德非常多。”“菩提!倘若福德是在事物的,如便不地得福德多了。正因福德有在形象的故,如才略得福德多。”
提示:
若著福德有,是不知其生法之故。不知其生,便不知道在修因上下手。若不修布施之因,那福德之果呢。故如不得福德多。殊不知,正因福德是即空而的因所生之法。故欲得果者,但修其因,若勤行布施,福德自至。故如得福德多。
因:使事物生起、化和的主要件因,助件。此,七是因,布施是,得福德多是果。福德,是因所生之法。所以,福德有抓不住,也非而能得。
第二十品 色相分
菩提!於意何?佛可以具足色身不?不也,世尊!如不以色身。何以故?如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菩提!於意何?如可以具足相不?不也,世尊!如不以具足相。何以故?如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相具足。
文:
“菩提!你怎看?佛可以根的相貌相找?”“不可以,世尊!如不依相貌到。什呢?如所的相貌,非量福德智慧的,只是假名相貌而已。”
“菩提!你怎看?如可以借的相貌定?”“不可以,世尊!如不的相貌判定。什呢?如相貌,上未上的福德智慧出,只是假名相貌了。”
提示:
如的殊身,尚且是因所生,可知一切法,莫非生。因此,一切法都不可以著。世法、出世法,莫非生,即莫非因果。智慧者,以因招果,以善因招善果,以小因招小果,以有漏因招有漏果。若能佛知,能以殊因招殊果。之,法法皆是因所生。所以世、出世法,都二不著,而欲不著之底,惟有念。又世、出世,不外因果,所以念因,便念真如之果。
具足色身,相具足:佛的身具有三十二大人相和八十行好。然而,不是只有佛才具有此色身、相好,如本所的王便是如此。
第二十一品 非所分
菩提!汝勿如作是念:我有所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有所法,即佛。不能解我所故。菩提!法者法可,是名法。
,慧命菩提白佛言:世尊!有生,於未世,是法,生信心不?佛言:菩提!彼非生,非不生。何以故?菩提!生生者,如非生,是名生。
文:
“菩提!你不要如有的想法:我定然有佛法可以。不要有此想法。什呢?倘若有人如有佛法可以宣,就是佛陀。是不能我所道理的故。菩提!法的人上有什法可以宣,只是其法而已。”
,老菩提向佛教道:“世尊!有多生,在之世,此後,能相信?”佛道:“菩提!那些生本上非生,下不能不是生。什呢?菩提!些所的生,如他的本性是如,只在前之生。”
提示:
尊者深的典,後的生能不能懂?能不能信?老生,是由於生生。而佛的答:你不必去些事情,一切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哪有不懂的道理,不相信的道理!他有佛性,但是他在迷惑倒,有明心性,所以也可以他在是生,「是名生」就是指意思。
佛:三,五逆重罪,生阿鼻地。阿意大火,鼻意猛。猛火入心,名阿鼻地。” 阿鼻地是“八大地”之一,也有人是十八地的最底一;阿鼻地是地中最苦、最黑暗的,大部份永世不能超生,一日有次死生,刑期皆有劫之久。五:一、趣果,身生故。二、受苦,中故。三、,定一劫故。四、命,中不故。五、形,如阿鼻八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故。此五,乃造五逆者之。”
五逆重罪:母、父、阿、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佛,相於破和合僧。今世,常的胎,相於阿。一法是地,一旦入此有出期,故曰:劫不。
慧命:即老的。唐作具,偏年;魏作慧命,唯德高。秦喜用有名,故老,以表生命、慧命,者具足之意。一小段不是什法所翻文,而是魏本中拿的,在,除生法可的疑惑。但是,一段意深,不容易理解呀。
第二十二品 法可得分
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所得耶?如是,如是!菩提!我於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乃至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文:
菩提向佛教道:“世尊!佛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也是什都有得到?”佛道:“正是,正是!菩提!我在阿耨多三藐三菩提的境界中,甚至可以有些事理是可以得到的,只是立名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了。”
提示:
得:是真正得到。所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非是得,本具足的德能恢了而已。恢,也不,本就有失去,一直都有,只是前不作用了。一旦,出一分,便明有一分,都出的候,便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了。所以,得所得。
第二十三品 心行善分
次,菩提!是法平等,有高下,是名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以我人生者,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菩提!所言善法者,如非善法,是名善法。
文:
“其次,菩提!在境界中一切事物道理都是平等的,有高下之分,所以阿耨多三藐三菩提。用不分我、他、生、存在著的象之心,做一切善事,便能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菩提!所善事,如非善非,只是之善事而已。”
提示:
用分、著之心,行布施,合乎法如,成法身之因;福慧修,成身之因;修一切,得方便智,成化身之因;既是性修,故能性德明,三身,而成上正等。故曰得也。一切善法,莫非生假有,即有即空。故依如,一切善法,下即非,但有假名耳。
善法:即指布施。布施六度行,菩修行量的法都在。「以我人生者,修一切善法」前所「菩於法,所住,行於布施」意相同。
第二十四品 福智比分
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山王,如是等七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蜜,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他人。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分,乃至算譬喻所不能及。
文:
“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世界之主,如果他都各自世界中所有的物聚集,有人用之布施。倘若又有人此般若波蜜的全部、部分乃至於四句偈等等,完全接受依教奉行,他人演。於前面的福德,百份不及此福德之一份,百份、千份、份、份,甚至或比喻所不能表之份都不能及此福德之一份也。”
提示:
一三千大千世界之,有十山(每小世界都以山中心),每山有一王。聚集十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如此多的七,用布施。其福德之大,亦可知矣。然而以其福德之百倍、千倍、倍、倍、乃至算不能算之倍、譬喻不能譬之倍,皆不能及持此者福德也。
相关参考
指于平瓦之两面所雕之经文。又称经瓦。与屋顶所使用之瓦同一质料,高十八至二十七公分,宽七点五至二十九公分,厚零点九至一点八公分,为埋经之一种。其起源不详,日本中古社会即有埋瓦经于土中之习俗,用以祈求先祖
指于平瓦之两面所雕之经文。又称经瓦。与屋顶所使用之瓦同一质料,高十八至二十七公分,宽七点五至二十九公分,厚零点九至一点八公分,为埋经之一种。其起源不详,日本中古社会即有埋瓦经于土中之习俗,用以祈求先祖
指于平瓦之两面所雕之经文。又称经瓦。与屋顶所使用之瓦同一质料,高十八至二十七公分,宽七点五至二十九公分,厚零点九至一点八公分,为埋经之一种。其起源不详,日本中古社会即有埋瓦经于土中之习俗,用以祈求先祖
指于平瓦之两面所雕之经文。又称经瓦。与屋顶所使用之瓦同一质料,高十八至二十七公分,宽七点五至二十九公分,厚零点九至一点八公分,为埋经之一种。其起源不详,日本中古社会即有埋瓦经于土中之习俗,用以祈求先祖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名此?我等何奉持?佛告菩提:是名金般若波蜜。以是名字,汝奉持。所以者何?菩提!佛般若波蜜,非般若波蜜。 菩提!於意何?如有所法不?菩提白佛言:世尊!如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名此?我等何奉持?佛告菩提:是名金般若波蜜。以是名字,汝奉持。所以者何?菩提!佛般若波蜜,非般若波蜜。 菩提!於意何?如有所法不?菩提白佛言:世尊!如
(Neumann,KarlEugen,1865~1915)为十九至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之印度学、佛教学学者。尤以巴利语之研究有极深造诣。曾出版巴利经藏(SuttaPitaka)之长部、中部、经集之德译本(
(Neumann,KarlEugen,1865~1915)为十九至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之印度学、佛教学学者。尤以巴利语之研究有极深造诣。曾出版巴利经藏(SuttaPitaka)之长部、中部、经集之德译本(
(Neumann,KarlEugen,1865~1915)为十九至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之印度学、佛教学学者。尤以巴利语之研究有极深造诣。曾出版巴利经藏(SuttaPitaka)之长部、中部、经集之德译本(
(Neumann,KarlEugen,1865~1915)为十九至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之印度学、佛教学学者。尤以巴利语之研究有极深造诣。曾出版巴利经藏(SuttaPitaka)之长部、中部、经集之德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