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佛出生菩提心(1卷)

Posted 菩提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活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佛出生菩提心(1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0837 17 P0891 佛出生菩提心(1卷)【隋 那崛多】

  No. 837

  佛出生菩提心一卷

  大隋北印度三藏那崛多

  如是我。一婆伽婆在王城迦陀竹。大比丘百千人俱。量阿僧不可大菩。所十方集

  王大城有婆姓大迦。於睡眠中。浮提。有大其千。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微妙最七所成。於有月。彼月又丈夫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此四天下所有生斯光者。生大喜量皆受快。迦婆睡已。念所事心喜生疑。此何因竟有何事。於先此未曾有相。昔所未如我。作是念已生大喜未曾有。作如是念。此有沙瞿昙。我他六年苦行。降伏魔大菩提。妙法摧外道。智人之所。明善巧知事相。我今往彼沙瞿昙此相

  迦婆。夜既已。王城往迦陀竹往到佛所。到已佛足住一面。住一面已。如所而向佛。婆具已。世尊告迦婆言。汝善男子。有四善得於法。何等四。所於睡眠中。或。或月。及佛形。如是已。自幸我遇法。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若有睡  及以於

  或月  得大利益

  若有佛形像  相具足身

  生者喜  念必作御人

  迦婆此偈已。白佛言。世尊。何者是大利生等。若能得此利益求菩提道。佛告迦婆言。大利者所一切智者是其利也。迦婆白佛言。世尊。所言一切智利者。有何因而可得也。世尊迦婆。而偈言

  我今大利  婆善

  若有利和合  作足尊

  若作王  自在四天下

  生欲作者  菩提心

  若作梵天王  於得自在

  生欲作者  菩提心

  欲界及色界  色及上界

  生欲作者  菩提心

  若有生等  若欲作商主

  商主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作大光明

  破黑暗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倒

  及以三有等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障

  及法者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於明

  及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有及

  及垢垢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於我慢

  及色使我慢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於高

  病命我慢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老我慢

  常常住慢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多慢

  及以持戒慢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若慢

  乞食等慢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知慢

  衣慢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神通慢

  一食以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一切慢

  所有有慢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供佛

  於先度者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供佛

  所有如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得法

  世能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

  思所多思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行梵行

  初中後最上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精

  往有中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行苦

  生受苦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法有我

  欲生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於法

  欲上菩提  菩提心

  若有生等  欲寂涅

  菩提  菩提心

  如是等功德  心者能得

  梵志已  行菩提道

  迦婆此偈已。白佛言。世尊。菩提心者福聚。世尊即以偈向迦婆。如是言

  若此佛生  令住信心及持戒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若此佛生  令住信心於法行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若佛河沙  皆悉造寺求福故

  造塔如  不及道心十六分

  若有佛如沙  皆悉遍施七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如山高大  造塔量佛

  如是求福生等  不及道心十六分

  若生具劫  若若常戴

  如彼最福德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如是人等得法  若求菩提利生

  彼等生最者  此比有上

  是故得此法  智者常生法心

  得大福聚  速得於上道

  迦婆白佛言。世尊。如是菩提心者有退不。是佛告迦婆言。如是菩提心者。於解中有退也。但就事有三菩提。何等三。所菩提。辟支佛菩提。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大婆。何者是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而不教他菩提心不令他住。亦不如是典。不自受持亦不人其。亦有近是富伽。而不承事供所。若有者及不者亦不恭敬。而於彼所不生喜。以此因心得解。婆。是名菩提。次何者是辟支佛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菩提心。而不教他菩提心不令他住。亦不如是典。不自受持亦不他人解。亦不近如是富伽。而不承事供所。若有者及不者。亦不恭敬亦不喜。以此因心辟支菩提。是故名辟支佛道。次何者是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亦教他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既令彼住。人如是典悉令受持。近如是富伽等承事供。若有者及不者。亦悉恭敬亦生喜。如此解自利利他。多人利益故。多人安故。愍世利益安天人等故。名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也。以何故。名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於上更有可求。是故名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世尊欲重宣此。以偈曰

  自菩提心  不教他受持

  因自心力故  於後般涅

  自利勤劬  不教他受持

  是故名沙  佛子最

  彼菩提心  教化生喜

  是故自得道  果如是知

  自成不成他  仙中福田

  得名  婆知

  自菩提心  多生

  世作利益  故名佛

  成就自利益  令他解

  此彼差  故名不思

  迦婆白佛言。世尊。解解有差不。佛言。婆。解於解有差。道於道有差。乘於乘而有差。譬如王路有象者。有者。有者。彼等次第行於彼路同至一城。婆。於汝意何。如是等乘有差不。婆言。大德世尊。然彼乘有差。佛言。如是如是。婆。乘。辟支佛乘。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乘有差。道解有差。婆。譬如河有三人。有此岸至於彼岸。其初人者。以草筏倚之而度。第二人者若以皮囊若以皮船倚之而度。第三人者。造作大船乘之入河。於此船中百千人。其第三人。敕子安置守如此船舫。所有生者。汝此岸度至彼岸。多人等作利益故。婆。於意何。夫彼岸者有差不。婆言。不也世尊。佛言。婆。於汝意何。彼乘之乘有差不。婆言。所乘之乘有差。佛言。如是如是。婆。然乘辟支佛乘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乘有差。婆。如第一人。依倚草筏於此岸至於彼岸。一二。菩提如是知。第二人者。若倚皮囊及以皮船。於此岸度至彼岸。辟支佛菩提如是知。婆。如第三人。成就大船共多人。於此岸至於彼岸。如菩提如是知。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路及解有上  乘皆悉有差

  智者如是量  取最最上乘

  法教如是  正此言

  法已  者

  迦婆白佛言。世尊。菩摩诃何行何念住。得至摩诃衍。佛告迦婆作如是言。婆汝是。若菩摩诃。如念修行至摩诃衍。婆。若善男子善女人。自菩提心。亦教他人菩提心。自修行他令修亦令他住。解如是修多。如是等富伽人。不近承受接事。以四而取之。何等四。所布施利益同事。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大布施  一切所有物

  欲受他故  菩畏者

  示引接道  生不依

  能以妙善  安慰

  自他安  彼所生善

  夜常  如是生等

  不信教令信  破戒令住戒

  悭吝令布施  一切巧利益

  教人行菩提  牢固常精

  同於利益事  智者如教行

  如此智慧者  菩之

  智慧所行者  常大乘法

  勇猛是最  智者

  以彼法故  最到彼岸

  迦婆。以偈而白佛言

  大德示彼行  菩

  彼所行  得至足尊

  我彼行  及行行所依

  菩提深大  慈愍

  世尊告迦婆言。善哉婆。菩有三行。何等三。所天行梵行行。婆。於中何者名天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慈身。以慈意。以慈口。遍方量世界慈行充。行此遍已。能善入南西北方四上下。皆以慈身慈意慈口普遍充。是名天行。於中何者名梵行。所四量。何等四。慈悲喜。是名梵行。婆。於中何者名行。所三解。何者三。空相。是名行。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勇猛行精  菩之

  若有具天行  是人菩提

  行及梵行  是行所

  若有修行者  是人得不

  迦婆。以此偈。而白佛言

  我深菩提  今大

  此等世  如何集行

  後生等  故我世尊

  於佛菩提中  我意分

  令我道心  利益生故

  世尊。以偈彼迦婆言

  此修多  令大菩提

  梵志佛菩提  未曾有分

  此修多  令大菩提

  能一切疑  生

  此修多  令大菩提

  能一切疑  彼生欲

  得此者  彼於未世

  能行大布施  至於檀彼岸

  得此者  彼於未世

  持戒缺  至於戒彼岸

  得此者  彼於未世

  行忍生  至於忍彼岸

  得此者  彼於未世

  精生  至於精岸

  得此者  彼於未世

  常入禅定  至於禅彼岸

  得此者  彼於未世

  求智  至於智彼岸

  已曾作供  愍生者

  得此典  後世到其手

  比丘住若  意欲佛菩提

  得此者  於後最先得

  去佛  已持此典

  利菩  起意欲故

  若有婆  欲佛菩提

  彼得信已  是至其手

  我彼生  悉知彼所行

  亦知彼名字  我悉

  一切具  恐迷未人

  彼起  是故少分

  迦婆。以此偈而白佛言

  大德此善持  令生大意

  此世大丈夫  不久我作

  去及未  之所

  彼生善利  故住於菩提

  世尊。以偈婆言

  彼等住此智  之所

  已知彼心行  我今彼

  所此者  今在我前

  彼等於後世  此前

  若有女人  抄此典

  此在手  能生大菩提

  我於先已  比丘若

  手得此典  於後前

  比丘此  悲泣而雨

  我先作何  今世得此利

  我於如是  未曾善思惟

  我已得受  何此果

  我昔婆  依於比丘活

  比丘放逸  此修多

  梵志於彼  至而乞食

  泣已行出  是心作

  我於修多  及文字

  後世作明  亦作

  以彼善果  於後後末世

  得此修多  持在其手

  彼有比丘  悲泣目

  作忏悔  後得此法

  於先  彼有相

  於其睡中  得此修多

  生死流  欺诳大恐怖

  斯由阿陀  力如是果

  破戒比丘  他所

  如是多  流大恐怖

  如是多  由得此

  至彼  於後常曜

  迦婆。以此偈而白佛言

  此大修多  令大道心

  我及未  分宣

  世尊。以偈告迦姓婆言

  未音  乃至我所

  此是典  是故汝知

  此大典  此作阿含

  作秘密藏  所修

  此之所  及余得道者

  此是母  梵志如此知

  彼比丘  於我度後

  及阿含  名中阿含

  彼有阿含  具名增一

  典  箧藏

  作毗尼  亦作阿毗昙

  或於三箧藏  得名比丘

  八有四千  法聚我已

  一切此出  名最

  於此  及一

  智之根本  不思典

  世之所有  三界未者

  福之根本  由菩提心

  施戒等功德  忍辱精行

  禅定功德  此中善

  智慧功德  解忍寂

  一切皆示  此中善

  苦集及以道  寂於此

  法皆佛法  此之所

  苦常  亦我法

  寂涅  在此修多

  此  所住因

  大乘此典  受一切法

  法甚大  在於菩提心

  此最典  普修多

  前佛  及彼法

  前  斯由此典

  三界生  少有此

  已生  求佛乘故

  迦婆白佛言。希有世尊。若生有智慧。若如是上。乃至如是等生有智慧。若如是等上修多。已不能於此法中不生固欲。大德世尊有何因既有如是妙法。然彼生而也

  佛告彼婆言。此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俱致(凡言俱致者隋千)魔殿。彼一一魔有俱致魔眷。彼魔。常勤方便欲此作因。因彼因所在作障。所以者何。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生。皆悉得於阿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此修多已。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婆。以是因。令俱致魔。勤求方便欲此。所以者何。婆。此修多。是一切法性根本。以是故。俱致魔勤求方便欲此。佛告婆。今有修多。名曰破魔。汝等受持。即得破彼魔天。婆。譬如日既出。能一切幽冥黑暗如是如是。婆破魔修多。一切魔不。婆。何者名破魔修多。世尊。即陀尼曰

  多(上)致他(一)阿[少/兔][莫/言]大那(上二)菩提三摩陀波那多(三)伏哆(四)纡伏哆(五)怛怛伏哆(六)尼(反)伽魔(七)波破(八)多破(九)哆(十)哆隆(洛中反)伽磨伽魔那(十一)毗磨(十二)磨素磨(十三)系(上)履婆伽磨(十四)毗魔(十五)大麴磨(十六)阿(十七)伊迦叉那喻(十八)

  婆。此陀尼。是去未在佛世尊。同此破魔修多。婆。此破魔修多。一切魔皆悉震。大大。一切魔各各彼本座倒落不能言。所以者何。彼等常多人作不利益。常多人作苦事令失利益。以是事故。得如是恐怖果。如佛世尊常一切生故。乃至慈悲喜。是故令彼波旬等皆生恐怖。婆。若有人。能此菩提修多者。於彼人所有障。若天夜叉。若人非人。若魔魔子。若魔眷。若水火刀杖。若行者。若。若身所。若意所苦。而有受者有是。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常多人作利益事安故。常多人作愍故。天人等作覆故。彼等善男子善女人慈行力故。如是知。婆。彼善男子善女人。不作身行。不作口行。不作意行故。彼等苦事。不逼其身亦不逼心。婆。此因故能一切苦。世尊重宣此。而偈言

  魔勤於此  欲之

  是故此典  御今

  令魔悉迷  聚坐栗

  相不能言  此行果

  恐怖生故  常作心

  倒而落  是故得

  慈悲和合者  喜心有所

  平等法  心意悉散

  降伏魔王  及散魔

  夜叉鬼等  自然皆落

  彼力杖不害  水火不漂然

  言咒毒  不能有害

  逼身及逼心  彼等不曾有

  常所作誓  身口如是住

  塞道  一切

  魔悉摧  此故

  一切法巧智  若欲度彼岸

  此典  已即能

  若能此  畏菩

  最上菩提  是向菩提句

  佛此。迦婆及大。乾闼婆天人阿修等。佛所喜奉行

  出生菩提心

 

相关参考

佛教 佛菩提心(1卷)

  030710P0961佛菩提心(1卷)【姚秦鸠摩什】  No.307  佛菩提心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什  如是我。一佛住王城耆崛山中。大比丘千二百人俱。菩人。其名曰智光菩。法光菩。月光菩。日光菩。

佛教 佛菩提心(1卷)

  030710P0961佛菩提心(1卷)【姚秦鸠摩什】  No.307  佛菩提心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什  如是我。一佛住王城耆崛山中。大比丘千二百人俱。菩人。其名曰智光菩。法光菩。月光菩。日光菩。

佛教 佛菩提心破魔(2卷)

  083817P0896佛菩提心破魔(2卷)【宋施】  No.838  佛菩提心破魔卷上  西天三藏朝奉大夫光卿法大紫臣施奉 诏  如是我。一佛在王城迦陀竹林精。大刍千二百五十人俱。菩摩诃而共集。是

佛教 佛菩提心破魔(2卷)

  083817P0896佛菩提心破魔(2卷)【宋施】  No.838  佛菩提心破魔卷上  西天三藏朝奉大夫光卿法大紫臣施奉 诏  如是我。一佛在王城迦陀竹林精。大刍千二百五十人俱。菩摩诃而共集。是

佛教 自力大菩提心什么意思

指由自力之修行以求佛果菩提之心。有总、别之分:总,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心;别,为四弘誓愿。此心广大,周遍法界,长远而达于未来际,一旦发此心,能倾覆无始以来生死流转之轮。天台家于摩诃止观卷一,将此心分为

佛教 自力大菩提心什么意思

指由自力之修行以求佛果菩提之心。有总、别之分:总,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心;别,为四弘誓愿。此心广大,周遍法界,长远而达于未来际,一旦发此心,能倾覆无始以来生死流转之轮。天台家于摩诃止观卷一,将此心分为

佛教 自力大菩提心什么意思

指由自力之修行以求佛果菩提之心。有总、别之分:总,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心;别,为四弘誓愿。此心广大,周遍法界,长远而达于未来际,一旦发此心,能倾覆无始以来生死流转之轮。天台家于摩诃止观卷一,将此心分为

佛教 自力大菩提心什么意思

指由自力之修行以求佛果菩提之心。有总、别之分:总,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心;别,为四弘誓愿。此心广大,周遍法界,长远而达于未来际,一旦发此心,能倾覆无始以来生死流转之轮。天台家于摩诃止观卷一,将此心分为

佛教 迦牟尼佛出家的心路程

  佛,迦牟尼在19,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多苦,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1,他在菩提下大大悟,逐立佛教,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河流域一教。年80在拘那迦城涅。  佛母摩耶夫人在迦牟尼出生後的第七天去世

佛教 迦牟尼佛出家的心路程

  佛,迦牟尼在19,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多苦,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1,他在菩提下大大悟,逐立佛教,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河流域一教。年80在拘那迦城涅。  佛母摩耶夫人在迦牟尼出生後的第七天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