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401句(上)

Posted 菩提

篇首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401句(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凡所有相,皆是妄。若相非相,即如。--《金》

  2.一切有法,如幻泡影,如露亦如,作如是。--《金》

  3.知幻即,不假方便;幻即,亦次。--《》

  4.世常,土危脆,四大苦空,五我生,主,心是源,形罪薮。--《佛八大人》

  5.我是南浮提生,心念不是罪。--《地藏菩本》

  6.次地藏,未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善根,或布施供,或修塔寺,或理典,乃至一毛一、一沙一。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如但回向自家眷,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一得。是故地藏,布施因,其事如是。--《地藏菩本》

  7.次地藏,若未世,有王,至婆等,遇先佛塔,或至像,破落,乃能心修。是王等,或自,或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是王等,百千生中,常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小王身。更能於塔前,回向心,如是王,乃及人,成佛道。以此果,量。--《地藏菩本》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欲之中生死,去。苦自,有代者。--《佛量》

  10.了一切法,如幻。--《佛量》

  11.佛言: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我者,我既都。其如幻耳。--《佛四十二章》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字一切菩。陀字八教,三字之中是具足。阿陀佛不可思功德,喜,至心念,深信不懈,於在身,受比。或,得富。或得果免宿所追病患之苦。或短命,得延。或怨家()恨。得子繁,身心安,如意足。如是功德,不可。--《佛阿陀佛根本秘密神咒》

  13.念阿陀佛功德,多於念地藏菩百千倍。何以得知?准《音》,有一人供六十二河沙菩,乃至一,不如拜供世音菩。《十》:‘一百劫念世音,不如一食念地藏菩。’《群疑》曰:‘一大劫念地藏菩,不如一念阿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法臣,如王出,臣必,大能小。佛是果,超地位,所以念者功德最多,於地藏百千倍。菩未佛地,果未,故功德最少。”--善大

  14.心有所住,即非住。所住而生其心。--《金般若波密多》

  15.行常,一切皆苦。法我,寂。--《佛海王法印》

  16.菩提本,明亦非台。本疑物,何染埃。--六祖慧能

  17.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得生彼。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阿陀佛,持名。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其人命,阿陀佛,在其前。是人,心不倒,即得往生阿陀佛土。利弗,我是利,故此言。若有生是者,,生彼土。--《佛阿陀》

  18.若世界六道生,其心不淫,不其生死相。汝修三昧,本出。淫心不除,不可出。有多智禅定前,若不淫,必落魔道。--《楞》

  19.知立知,即名本。--《禅卷之六》

  20.元性二,方便有多。--《楞》

  21.佛言,欲莫甚於色。色之欲,其大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能道者矣。--《佛四十二章》

  22.未切去,欣非深易生。山外花,掣情缰始放行。--《省法》

  23.君今日是十六,念佛戒淫欲。淫欲生死,便是如眷。--中峰

  24.因所生法,我即是空;亦名假名,亦名中道。--《中》

  25.起法身偈:法因生,我是因。因故,我作如是。

  26.七佛通偈:莫作,善奉行,自其意,是佛教。

  27.毗婆佛偈:身相中受生,如幻出形像。幻人心本,罪福皆空所住。

  28.迦佛偈:一切生性清,本生可。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罪福。

  29.佛偈:起善法本是幻,造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幻出根性。

  30.毗浮佛偈:假借四大以身,心本生因境有。前境若心亦,罪福如幻起亦。

  31.迦佛偈:一切生性清,本生可。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罪福。

  32.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法,法法亦法。今付法,法法何曾法。

  33.拘留佛偈:身是佛,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佛何殊。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身知是佛,若有知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於生死。

  35.一迷心,定惑色身之,不知色身外洎山河空大地,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之,唯一浮,目全潮,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楞》

  36.者,不非;者受,彼不者,原生,何於中受汝生死?--《楞》

  37.在中,自有生。非汝生,令汝性有。--《楞》

  38.法性本生示而有生是中能亦所物

  眼耳鼻舌身心意情根一切空性妄心分有

  如理而察一切皆性(菩明品第十)--《大方佛》

  39.世生,不知恩,更相仇,邪著,迷惑倒,愚知,有信心,逐友,起慧,明,、悉皆充,是我所修菩行。--《大方佛》

  40.自恐多情梵行,入山又怕城,世安得全法,不如不卿。--央嘉措

  41.生死然,苦量;大乘心,普一切,代生,受量苦,令生,竟大。--《佛八大人》

  42.文殊知,愚生,不不知,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光出,何於中不不,何於中利,何於中耽淫嗜酒,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佛菩能到彼岸,凡夫生定。常鬼,有量金,情求命,有是。生知,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量之所唼食,是身臭,欲,是身可,如死狗,是身不,九孔常流,是身如城,,是身不久,狗之所食啖,身,求菩提心。此身,命之,白汗流出,手空,楚痛忍,命根,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青瘀,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乃至身骨散在於地,骨,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骨髑髅各各,身肉胃、肝肺薮,何於中生有我,生存之,金,藏,何我事?--《佛罪童子陀尼》

  43.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河沙菩名字,形供食衣服具,於汝意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有人受持世音菩名,乃至一拜供,是二人福,正等,於百千劫不可。意,受持世音菩名,得如是福德之利。--《妙法》

  44.知空生汝心中,如片太清,世界在空耶?--《楞》

  45.空生大中,如海一。有漏微,皆依空所生。空本,三有。--《楞》

  46.得生否,全由信之有;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益大

  47.藏,法秘髓,一切佛之心要,菩行之指南,皆不出於此也。欲述,劫莫,智者自知之。--益大

  48.嗟乎!凡夫例登,奇倡,不可度。所禀,在此。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繁,余唯有剖心血而已!--益大

  49.若信固,一念十念,亦得生。若信,名持之吹不入,雨打不,如壁相似,亦得生之理。--益大

  50.佛言:人害者,仰天而唾,唾不至天,己。逆,不至彼,坌己身。不可,必己。--《佛四十二章》

  51.佛言:人系於妻子宅,甚於牢。牢有散之期,妻子之念。情於色,。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出。--《佛四十二章》

  52.佛言:慎勿女色,亦莫共言。若者,正心思念:我沙,於世,如,不泥污。想其老者如母,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心,息念。--《四十二章》

  53.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佛之曰:若其,不如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者都息。邪心不止,何益?佛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佛。--《四十二章》

  54.佛言:沙行道,如磨牛,身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四十二章》

  55.佛言:夫道者,如牛重,行深泥中,疲不敢左右。出淤泥,乃可息。沙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四十二章》

  56.是日已,命亦。如少水,斯有何。--《》

  57.余罪中,最重;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

  58.佛言:夫道者,如被干草,火避。道人欲,必之。--《四十二章》

  59.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殊。若欲食生,先割身肉。

  死是大苦,能不畏之。但自身,何食他肉。

  利生,以肉。二俱得,死叫。--《酒肉慈慧法》

  60.一切法,唯依妄念而有差。若心念,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

  61.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安。--益大

  62.於劫,施於佛,不知佛相,此亦不名施。--《大方佛》

  63.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土。--提刑

  64.菩摩诃在家宅中,妻子俱,未曾菩提之心,正念思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令入菩智,令成熟解。同止,心所著。以本大悲,於居家。以慈心故,妻子。於菩清道,所障。菩在居家,作事,未曾一切智心。--《大方佛》

  65.色,是失人身之捷;日日耽酒食肉,非地之深根。--《西直指》

  66.人人此色身,信身苦本;刻刻快,不知是苦因。--《西直指》

  67.衣偏罩血囊,被悉遮屎尿桶。--《西直指》

  68.陀好念,勿彼之金台;老情,莫惹他家之棒。--《西直指》

  69.不自己求安,但生得苦。--《大方佛》

  70.或他行。而妻女酬。或污彼名。而子受。嗣之墓,非薄狂生;青楼女子之祖宗,是花浪子。富玉削籍。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地鬼畜生。受三途之罪。前恩。到此成空。--《欲海回狂》

  

  71.芙蓉白面,知肉骷髅;美貌,不蒙衣漏。--《欲海回狂》

  72.心如工,能世。五悉生,法而不造。--《大方佛》

  73.若人知心行,普造世。是人佛,了佛真性。--《大方佛》

  74.多欲苦,生死疲,欲起,少欲,身心自在。--《佛八大人》

  75.菩提心,群生,

  是供正,三十二明相。

  沙,珍妙具,

  奉如,及喜戴,

  不如以慈心,回向於菩提,

  是福最,量有。

  余供者,超逾不可,

  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世音菩授》

  76.供中法供最。所如修行供,利益生供,受生供,代生苦供,勤修善根供,不菩供,不菩提心供。善男子,如前供量功德,比法供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分,算分,分,喻分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如尊重法故。以如行,出生佛故。若菩行法供,得成就供如。如是修行,是真供故。--《大方佛》

  77.菩若能生,供佛。若於生尊重承事,尊重承事如。若令生生喜者,令一切如喜。何以故,佛如,以大悲心而故。因於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譬如野沙碛之中,有大王,若根得水,枝果,悉皆繁茂。生死野,菩提王,亦如是。一切生而根,佛菩而果。以大悲水益生,能成就佛菩智慧果。--《大方佛》

  78.菩摩诃如是修行善根,於生不生疲,亦不起之心。世一切生,悉不知恩,菩於彼,初嫌恨,不生一念求反心,但欲其量苦,於世,心如空,所染著。--《大方佛》

  79.一切法,明心要;一切行,心要。明心之要,如念佛。佛念佛,前,必定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心之要,如念佛。一念相一念佛,念念相念念佛,佛投於心,心不得不佛。--悟大

  80.念佛事,所在一心。一心亦,在根。--《省庵大不》

  

  81.真生死,菩提心。以深信,持佛名。--悟禅

  82.故一阿陀佛,即迦本於五世,所得之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全授生,乃佛所行境界,唯佛佛方能究,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陀要解》

  83.念佛志心,深信心,回向心。(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量。若只己一人念,心量小,功德亦小矣。譬如一,只一之明。若肯燃,百千量,其明不可喻矣。而本固所也。世人不知此,故止知自私自利,不人得其益。--《印光法文•三卷三章道生居士》

  84.若生心,佛、念佛,前,必定佛,去佛不;不假方便,自得心。--《楞》

  85.利子,色不空,空不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亦如是。利子,是法空相,不生不,不垢不,不增不。--《心》

  86.自若道心,行不道,若真修道人,不世。若他人非,自非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六祖法》

  87.心生法生,心法。--《楞》

  8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有。--《峰益大宗卷第二之四》

  89.我自心於物,何妨物常。--黔赤松禅

  90.色而起淫心,在妻女。--《增文》

  

  91.溪便是舌,山色非清身?--坡

  92.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急淫念立消磨。

  93.淫人妻女人罪名集其身天理循有我淫人淫人。--《戒淫》

  94.佛言。睹人施道。助之善。得福甚大。沙曰。此福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百千人。各以炬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

  95.一花一世界,一一菩提。

  96.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世果,今生作者是。--《摩诘所我疏序》

  97.福,惟人自召;善之,如影形。--《太上感篇》

  98.建水月道作中佛事。--《善同集》

  99.佛菩修六度行,作佛事,但同幻,心住著,相;度量、、生,生得度者;修而修,修即修,日度生,日度。--徐志

  100.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金》

  101.且破心一,十方何不加持,明佛眼常相照,只是人不自知。--《妙法序品》

  102.死不攀,死不化,死不求。--宣化上人

  103.施主一粒米,重如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永明延禅

  104.祖戒淫歌

  家少艾如玉,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豪善束,到此便失足。

  可失足欺幽,妄罪微可。知天淫,在薄中甚酷。

  折祖宗下福,削前生修下。悠悠好,嗣。

  之不已令畜,甚至永使水族。看此我亦哭,人何苦迷粉髑。

  今世人忠告,好色前避欲速。他女原非花,他妻原非眷。

  他女勾入他室,莫他暗相逐。他妻同他宿,莫他私相熟。

  若魂把握,但想一入地。若欲火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

  想到此身觳觫,自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欲,鬼神之皆敬服。

  10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世果,今生造者是。

  106.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楞》

  107.行有不得,反求己。--《孟子•上》

  108.紫柏大蛇戒淫歌

  君不,蛇,本常!

  若有欲即蛇,蛇能欲王!

  世人所欲固多,食男女大屙!

  若以食男女,男女又欲之戈!

  高祖之大度,楚霸王之悍。

  一火心不悲,虞姬情何?

  淮功高尚忍,戚姬苦躇。

  能欲海掀倒,自古人丈夫?

  西施不知是何物,城多力。

  若使留於越,越霸侯亦未必!

  又不!

  五百仙人善,去空超群,

  才女一曲,神力俱遭欲火焚!

  子卿,持,吞啖雪命欲,

  死生朝夕不可保,胡生所!

  欲之有若是,能男子!

  男子欲尚多,人失何足?

  言反,意甚切,字字分明心吐血,

  是男是女能欲,世上真豪!

  扶人,整世道,苟非豪堪造?

  有周公伊尹才,未能欲倒!

  大可笑,大可笑,好多迷屎尿,

  臭皮袋上巧,相看莫不妙?

  殊不知,四大合成身,四心,

  若以四四身心,何?

  海有,蛇出足,

  人欲雷雨深,等骨阿先!

  109.福,惟人自召。善之,如影形;三世因果,循不失。--《太上感篇》

  110.於父母所,少作供,福量;少作不,罪量。--《藏》

  

  111.一者敬佛。二者如。三者修供。四者忏悔障。五者喜功德。六者法。七者佛住世。八者常佛。九者生。十者普皆回向。《大方佛》

  112.沙劫又沙劫,沙劫未休。念只情未撇,生死自羁留。--《土》

  113.哀哉三界,欲根。根株不拔,奚望西生!花土,永情,此能,彼斯成。--《中又》

  114.菩摩诃,一,自察,不由於他,妄想。上上升,入如地。是名自智相。--《楞伽》

  115.若能物,即同如。--《楞》

  116.我昔所造悉,皆由始嗔,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勤修清波蜜,不忘失菩提心,除障垢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惑及摩境,世道中得解。--《大方佛》

  117.令生常得安,病苦。欲行法,皆悉不成。所修善,皆速成就。一切趣,示人天涅正路。若生,因其集故,所感一切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生,悉得解,究竟成就上菩提。--《大方佛•入不思解境界普行品》

  118.修行以念佛,疾病以食。--百丈海禅

  119.明明有六趣,後空空大千。--永嘉大

  120.唯心所,唯所。--《佛阿陀要解便蒙》

  

  121.以我人生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金》

  122.身不、受是苦、心常、法我。--《佛大乘善化文殊利法》

  123.佛言:睹人施道,助之喜,得福甚大。--《佛四十二章》

  124.第六知,苦多怨,。菩布施,等念怨,不念,不憎人。--《八大人》

  125.第八知,生死然,苦量,大乘心,普一切,代生,受苦量,令生,竟大。--《八大人》

  125.善男子:若能怨(家)一毫之善,不其,知是人名慈。若彼怨家,遇病苦,能往,瞻所患,其所需,知是人能善修慈。(禅波蜜品第二十七)--《婆塞戒》

  126.在家菩如法集聚,非不如法,平直正求,事父母、妻子,施友、眷、知,然後施法。次,者:在家菩荷重,大精,教化生而疲;自已,生故,利、衰、、、、、苦、,而不。(郁伽者)--《大》

  127.父母佛弟子,去人,病者及看病,此八定施。--《文殊》

  128.菩提:菩於法,所住行於布施。所不住色布施,不住香味法布施。菩提:菩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妙行住分第四)--《金般若波蜜》

  129.佛告菩及天人四:吾於去量劫中,求法,有懈怠。於多劫中,常作王,求於上菩提,心不退。欲足六波蜜,勤行布施,心吝惜,象七珍,城妻子,奴婢,目髓,身肉手足,不惜命。(提婆多品第十二)--《妙法》

  130.善男子:供中,法供最,所如修行供,利益生供,受生供,代生苦供,勤修善根供,不菩供,不菩提心供。善男子:如是供,量功德,比法供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分、算分、分、喻分、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如尊重法故。以如行,出生佛故。若菩行法供,得成就供如。如是修行,是真供故。此大最供,空界,生界,生,生,我供乃。而空界乃至,不可故,我此供,亦有,念念相,有,身意,有疲。(普行品)--《大方佛》

  

  131.施者、受者、物不可得故,能具足檀波密。--《摩诃般若波密》

  132.何修行施,若一切生,求索者,所有物,力施,以自悭,令彼喜。若厄,恐怖危逼,己堪任,施畏。若有生求法者,己能解,方便,不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大乘起信》

  134.人以欲交,心中,故不道。汝等沙,欲,欲垢,道可矣。(第十六章)--《佛四十二章》

  135.佛言:欲莫甚於色,色之欲,其大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能道者矣。(第二十四章)--《佛四十二章》

  136.天神玉女於佛,欲佛意。佛言:革囊,何?去!吾不用。天神愈敬。(第二十六章)--《佛四十二章》

  137.若人能持戒,是能有善法;若戒,善功德皆不得生,是故知戒第一安功德住。--《佛教》

  138.汝等比丘,欲求寂,愦,居。……若者,受。譬如大,集之,有枯折之患。世著,於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佛教》

  139.第三知,心足,惟得多求,增罪。菩不,常念知足,安守道,惟慧是。--《八大人》

  140.三苦,心生怖畏,身毛皆,涕泣流,持戒,乃至小罪,不敢犯,知是人,得解分法。(解品第四)--《婆塞戒》

  

  141.人有五事,在不能增命。何等五:一者;二者;三者邪淫;四者妄;五者酒。(受戒品第十四)--《婆塞戒》

  142.婆塞戒至菩戒,能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既受戒已,得人天,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生,恐畏;令一切,苦安,是名利他。(六波蜜品第十八)--《婆塞戒》

  143.如人病重,要,和合治之,若少一,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生,亦如是。具故,要戒,然後治之,若少一戒,不能治。(品第二十四)--《婆塞戒》

  144.在家菩受善戒。彼不,放刀杖,不一切生等,不一切,常行慈心。彼不,自知足,於他物不生希望,乃至草,不不取。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忘,如如作,不诳於他,先思而行。所,如而,身命,不妄。彼酒,不醉不,不自躁,亦不嘲。(郁伽者)--《大》

  145.汝持戒。汝若不持,汝若不持,汝口,自耳不,如是被他,何能人守戒。以是知,先自身,放逸,持戒,然後人正法要,有情已,便能信受。--《大乘理趣六波密多》

  146.莫作,善奉行,自其意,是佛教。--《法句》

  147.行得,如苦,自受罪,善自受福。--《法句》

  148.大心谛信,汝是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佛戒,即入佛位。--《梵》

  149.佛言:若佛子,若自,教人,方便,,作喜,乃至咒。因、、法、法、。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是菩起常住慈悲心,孝心,方便救一切生。而反自恣心快意生者,是菩波夷罪。(第一戒)--《梵》

  150.若佛子,自,教人,方便,咒。因、、法、。乃至鬼神、有主、劫物,一切物,一一草,不得故。而菩生佛性孝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而反更人物者,是菩波夷罪。(第二戒)--《梵》

  

  151.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淫法、淫。乃至畜生女,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生孝心,救度一切生,法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畜生,乃至母子、姐妹、六行淫,慈悲心者,是菩波夷罪。(第三淫戒)--《梵》

  152.若佛子,自妄,教人妄,方便妄。妄因、妄、妄法、妄。乃至不言,言不,身心妄。而菩常生正正,亦生一切生正正。而反更起一切生邪、邪、邪者,是菩波夷罪。(第四妄戒)--《梵》

  153.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酤酒法、酤酒。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而菩生一切生明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生倒之心者,是菩波夷罪。(第五酤戒)--《梵》

  154.若佛子,口自出家在家菩、比丘、比丘尼罪,教人罪。罪因、罪、罪法、罪。而菩外道人及二乘人,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人,令生大乘善信。而菩反更自佛法中罪者,是菩波夷罪。(第六四戒)--《梵》

  155.若佛子,自他,亦教人自他。他因、他、他法、他。而菩代一切生受加辱,事向自己,好事他人。若自已德,他人好事,令他受者,是菩波夷罪。(第七自他戒)--《梵》

  156.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悭法、悭。而菩一切人乞者,前人所需,一切予。而菩以心、心,乃至不施一、一、一草。有求法者,不一句、一偈、一微法。而反更辱者,是菩波夷罪。(第八悭惜加戒)--《梵》

  156若佛子,自,教人。因、、法、。而菩生一切生善根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心。而反更於一切生中,乃至於非生中,以口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不解者,是菩波夷罪。(第九心不受悔戒)--《梵》

  157.若佛子,自三,教人三。因、、法、。而菩外道及以人,一言佛音,如三百矛刺心,口自,不生信心,孝心。而反更助人、邪人者,是菩波夷罪。(第十三戒)--《梵》

  158.是故佛子,宜大勇猛,於佛戒,持如明珠。(菩戒本)--《梵》

  159.我以身,身得自在,次第心,心得通。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第一。(卷五波身)--《大佛首楞》

  160.若世界,六道生,其心不淫,不其生死相。汝修三昧,本出,淫心不除,不可出。……若不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百千劫,只名砂。--《大佛首楞》

  

  161.又世界六道生,其心不,不其生死相。汝修三昧,本出,心不除,不可出。……若不,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大叫,求人不,此等名欲露。--《大佛首楞》

  162.又世界六道生,其心不偷,不其生死相。汝修三昧,本出,偷心不除,不可出……若不偷,修禅定身,譬如有人,水灌漏,欲求其,劫,平。--《大佛首楞》

  163.如是世界六道生,身心淫,三行已,若大妄,即三摩地不得清,成魔,失如,所未得得,未言。……若不其大妄者,如刻人,檀形,欲求香,有是。--《大佛首楞》

  164.善男子:今日始,不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是食如子肉想。迦菩白佛言,世尊:何如不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大慈。(如性品第四之一)--《大般涅》

  165.戒能永一切及三道;能病,如;戒是生死道;戒是摧铠杖;戒是毒蛇良咒;戒是度行梁。若有不能如是者,名不修戒。(子吼菩品第十一之六)--《大般涅》

  166.一切肉,及韭蒜等,放逸酒,修行常。--《楞伽卷四》

  167.若食血肉,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楞伽卷四》

  168.食肉慈慧,永背正解,及表相,是故不食。--《楞伽卷四》

  169.洗形,生,清柔,竟垢。--《大方佛》

  170.得粗食,生,心染著,世。--《大方佛》

  

  171.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波密。--《摩诃般若波蜜》

  172.佛言:有人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佛。佛默不。止,曰:子以人,其人不,子乎?曰:矣。佛言:今子我,我今不,子自持子身矣。,影之形,免,慎勿。(第七章)--《佛四十二章》

  173.汝等比丘,若有人,支解,自心,令恨。亦口,勿出言。若恚心,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有力大人。若其不能喜忍受之毒,如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教》

  174.有智之人,若遇,作是念:是詈字,不一生,初字出,後字未生,後字生已,初字。若不一,何是。直是,我何。我今此身,五和合,四不,不可。色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受。--《波塞戒》

  175.世者,亦有:一者,二者。若者,何所。若者,自得,豫我事。我何。若我者,我自作,何以故?因恚故,生三道。若我於彼三道中受苦者,自作自受苦。--《波塞戒》

  176若有愚下狂生辱者,皆忍受之。譬如醉象可禁制,以而伏之。心醉象,亦如是,以忍辱而制御之,令其伏,名安忍波密多。--《大乘理趣六波密多》

  177.怒能忍,至安徐,口粗言,不害生。--《法句》

  178.言,尊敬於人,忍,疾怨自。--《法句》

  179.履仁行慈,博,福常身,安安。--《法句》

  180.若菩以河沙等世界七持用布施,若有人,知一切法我,得成於忍,此菩前菩所得功德。(不受不分第二十八)--《金般若波蜜》

  181.文殊利:何名菩摩诃行。若菩摩诃,住忍辱地,柔和善,而不卒暴,心亦不。又於法所行,而法如相,亦不行,不分,是名菩摩诃行。(安行品第十四)--《妙法花》

  182.菩摩诃,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於生而起一念非友想。有生,於菩所,起怨害心,菩亦以慈眼之,恚怒。普生作善知,演正法,令其修。--《大方佛》

  183.菩,作是念,我始劫,住於生死,受苦。如是思,重自,令心清,而得喜,善自,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生同得此法。--《大方佛》

  184.更思,此身空寂,我我所,有真,性空二,若苦若,皆所有,法空故。我解了,人,令生,除此。是故我今遭苦毒,忍受。--《大方佛》

  185.心不故,具足羼提波密。--《摩诃般若波密》

  186.菩修行大涅者作是思,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不能令一切生度河。以是思,有如是身心苦,默然忍受。以忍受故,不生漏。(光明遍照高德王菩品第十之三)--《大般涅》

  187.何修行忍?所忍他人之,心不。亦忍於利、衰、、、、、苦、等法故。--《大乘起信》

  188.佛言:夫道者,譬如一人人。铠出,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而。沙道,持其心,精勇,不畏前境,破魔,而道果。(第三十三章)--《佛四十二章》

  189.汝等比丘,勤心修善法,令失。初夜後夜,亦勿有。中夜,以自消息。以睡眠因,令一生空,所得也。--《佛教》

  190.知世皆常,必有。勿,世相如是。勤精,早求解,以智慧明,暗。--《佛教》

  191.第四知,懈怠落。常行精,破,摧伏四魔,出界。--《八大人》

  192.已生法,欲之。未生法,遮不起。未生善法,令速生。已生善法,令增。勤修精,是名精。--《婆塞戒》

  193.菩不惜身命,然法,惜,身四威,常修如法。(毗梨耶波蜜品第二十六)--《婆塞戒》

  194.但精勤,降伏。--《修多了》

  195.常,勤行精,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深智,有障。亦常於佛之法,一心精,求上慧。(地出品第十五)--《妙法》

  196.如人水所漂,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亦如是。--《大方佛》

  197.如人美膳,自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亦如是。--《大方佛》

  198.如人善方,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亦如是。--《大方佛》

  199.如人他,自半分,於法不修行,多亦如是。--《大方佛》

  200.菩摩诃知苦苦、苦、行苦,求佛法,不生懈怠。行菩行,有疲。不、不畏、不恐、不怖,不大,求一切智,固不退。--《大方佛》

 

相关参考

佛教 401句(下)

  201.不一生故,而行精。但一切故,而行精;但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但除一切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界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心故,而行精;但知一切

佛教 401句(下)

  201.不一生故,而行精。但一切故,而行精;但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但除一切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界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心故,而行精;但知一切

文史百科 智利的习俗

智利共和国(TheRepublicofChile),简称智利。它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面积75.69万平方公里,南北长达4332公里,东西宽约宽约90-401公里,好象一条长长的带子,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文史百科 智利的习俗

智利共和国(TheRepublicofChile),简称智利。它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面积75.69万平方公里,南北长达4332公里,东西宽约宽约90-401公里,好象一条长长的带子,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文史百科 智利的习俗

智利共和国(TheRepublicofChile),简称智利。它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面积75.69万平方公里,南北长达4332公里,东西宽约宽约90-401公里,好象一条长长的带子,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文史百科 智利的习俗

智利共和国(TheRepublicofChile),简称智利。它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面积75.69万平方公里,南北长达4332公里,东西宽约宽约90-401公里,好象一条长长的带子,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文史百科 历史上发生在上海的大事件

古代东晋末年,江浙沿海一带爆发声势浩大的孙恩农民起义。隆安五年(401),孙恩率军攻占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县境内的沪渎垒,杀死守将袁山松,并以此为根据地,向内地发展。不久,东晋大将刘裕举兵反扑,孙恩战败撤

文史百科 历史上发生在上海的大事件

古代东晋末年,江浙沿海一带爆发声势浩大的孙恩农民起义。隆安五年(401),孙恩率军攻占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县境内的沪渎垒,杀死守将袁山松,并以此为根据地,向内地发展。不久,东晋大将刘裕举兵反扑,孙恩战败撤

文章大全 卡片上的温暖句子50句

卡片上的温暖句子50句导语:我们不常拥有新年,却常拥有新的一天,愿你每一年、每一天都充满着幸福与喜悦!下面励志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0句卡片上的温暖句子,希望大家喜欢。1.新年好!新年到,好事全到了!祝

文章大全 教育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上)

  【教育】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上)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