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佛禅行三十七品
Posted 行者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佛禅行三十七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佛禅行三十七品 >>後安息三藏安世高 >>如是。一佛游於孤。佛言比丘。若能指。惟行自身身止。外身身止。外身身止。分念解世。是精。如佛教。非是愚食人施。何能多行者。撮取其要。若指。止痛若止意及止法。外分念解世。皆如上。何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止 >>佛言比丘。若指。惟行未生法不令生。意治行精意。是精行禅。如佛教。不是愚食人施。何多行者。取其要。若指。惟行已生法即得。若惟行未生善法便生。及已生善法立不忘增行得。意治行精意。皆如上。何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 >>佛言比丘。若指。惟行欲定生死。惟神足是最精行禅。如佛教。不是愚食人施。何多行者。取其要。若指。惟行精定。若惟行意定及戒定生死惟神足。皆如上。何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神足。佛言比丘。若指。惟行信根。以四喜之事。不佛亦法及戒。是精行禅。如佛教。不是愚食人施。何多行者。撮取其要。若指。惟行精根。以四意。若惟行念根。以四意止。若惟行定根。以四禅。若惟行慧根。以四谛。皆如上。何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五根。佛言比丘。若指。惟行信力。得四喜之事。令能。是精行禅。如佛教。非是愚食人施。何多行者。若指。惟行精力。若念力。若定力。若慧力。皆如上。何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五力 >>佛言比丘。若指。惟行念意。以念所念。以念。以正念。善法念。得志不忘。是精行禅。如佛教。不是愚食人施。何多行者。撮取其要。若指。惟行法解意。其意分解解。若惟行精意。其身精。意亦精。若惟行意。知所令意得喜。若惟行止意。令身休止。意亦休止。若惟行定意。令意住念亦住。志不不邪念。若惟行意。行知所念知安身。令道。念安行事事。皆如上。何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七意。佛言比丘。若指。惟行正。以知古知始知。知知外。知苦知。知知道。知佛知法。知比丘。知行事。如六合所所取喜失及其趣。知不之德。是正。精行禅。如佛教。不是愚食人施。何多行者。撮取其要。若指。惟行正思。思出家思不诤思不。若惟行正不妄不舌不口不形笑。若惟行正命。不以生活。不恚生活。不以生活。若惟行正。不不不邪淫。若惟行正治。以修治四意之事。若惟行正念。以受行四意止。亦惟行正定。以思念四禅事事。皆同如上。其指。功德如是。何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八正道。佛是已。皆喜受。相关参考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少时修三十七科之道品。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少时修三十七科之道品。
道品,为梵语bodhi-pāksika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
道品,为梵语bodhi-pāksika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
(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
(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
(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
(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
(术语)以大乘法治国也。金光明经上曰:「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坏净,行摩诃衍化。」
(术语)以大乘法治国也。金光明经上曰:「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坏净,行摩诃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