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修十想得涅

Posted 智者

篇首语: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修十想得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迦菩言。世尊。如佛所。竟者即是涅。如是涅何可得。善男子。若菩摩诃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能修十想。知是人能得涅。何十。一者常想。二者苦想。三者我想。四者食想。五者一切世不可想。六者死想。七者多罪想。八者想。九者想。十者想。善男子。菩摩诃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修如是十想者。是人竟定得涅。不他心自能分善不善等。是名真。比丘。乃至得婆夷迦菩言。世尊。何名菩乃至婆夷等修常想。善男子。菩二。一初心。二已行道。常想者亦二。一粗二。初心菩常想作是思惟。世之物凡有二。一二外。如是物常。我生小大老死。是各各不同。是故知物常。作是念。我生。或有肥具足色力去止自在。或病苦。色力悴貌羸不得自在。或富藏盈溢。或事乏。或成就量功德。或具足量法。是故定知法常。外法。子芽花果。如是各各不同。如是外法。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故知。一切外物定是常。既法是常已。法。我天具足成就妙快神通自在。亦有五相。是故知即是常。劫初有生。各各具足上妙功德。身光自照不假日月。常力故光德。昔有王四天下。成就七得大自在。而不能常之相。大地。往昔之安布置量生。空如。具足生一切妙。林木果滋茂。生薄福令此大地力。所生之物遂成耗。是故知。外之法一切常。是名粗常也。既粗已次者。何名。菩摩诃於一切外之物乃至微。在未已是常。何以故。具足成就破相故。若未色非常者。不得言色。有十差。何十。一者膜。二者泡。三者疱。四者肉。五者肢。六者孩。七者童子。八者少年。九者盛。十者衰老。菩膜若非常不至泡。乃至盛非常者不至老。若是非念念不。一成具足。是事故。是故知。定有念念。微常。有人根具足色晔。後枯悴。作是念。是人定有念念常。四大及四威。外各二苦因渴寒。是四若念念微常。亦不得如是四苦。若有菩能作是念。是名菩常。如外色心法亦。何以故。行六故。行六。或生喜心或生嗔心。或生心或生念心。展生不得一。是故知。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常。善男子。菩若能於一念中。一切法生常。是名菩具常想。善男子。智者修常想已。常慢常倒想倒

  次修苦想。何因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於常。因常故受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因故名常。常因故。受外苦渴寒鞭打辱。如是等苦皆因常。次智者深此身。即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是苦。善男子。智者。生即是苦即是苦。苦生故即是常。非我我所修我想。智者苦即常常即苦。若苦常智者何言有我。苦非是我常亦。如是五亦苦常。生何言有我。次。一切法有和合。不一和合生一切法。亦非一法是一切和合果。一切和合皆自性。亦一性亦性。亦物性亦自在。法若有如是等相。智者何言有我。作是念。一切法中有一法能作者。若使一法不能作者。法和合亦不能作。一切法性不能生。和合故和合故生。是法生已生倒想。言是和合和合生。生想倒有真。何而有真我耶。是故智者於我。又谛何因故生我。是我若有一多。我若一者。何而有利婆毗首陀。人天地鬼畜生大小老。是故知我非是一也。我若多者。何言生我者。是一是遍有。若一若多二俱我

  智者如是我已。次於食想。作是念言。若一切法常苦空我。何食起身口意三。若有生食故。起身口意三。所得物皆共之。後受苦果共分者。善男子。智者。一切生食故身心受苦。若苦而得食者。我何於是食中而生著。是故於食不生心。次智者。因於食身得增。我今出家受戒修道。欲身。今此食何得此身耶。如是已。受食。如野食其子肉。其心都不甘。深揣食有如是。次食。如被牛量之所唼食。次思食如大火聚。食如三百矛。善男子。智者如是四食已。於食不生想。若生不。何以故。食故。於一切食。善能分不之想。不令相似。如是已。若得好食及以食。受如。不生於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者。是名成就食想。迦菩言。世尊。智者。食作不想。是解耶。若是。所之食非不。若是解。是法何名善想。佛言。善男子。如是想者。亦是亦是解。能食故名。非故名解。善男子。一切有漏皆名。亦能得。善男子。若有比丘心乞食作是念。我乞食得好者莫得粗。必多得莫令少。亦速得莫令晚。如是比丘不名於食得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增。善男子。若有比丘欲乞食。先言。令乞者悉得。其施食者得量福。我若得食毒身。修善法利益施主。作是所修善法日夜增。不善之法消。善男子。若有比丘能如是修。知是人不空食於中信施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不可想。作是念言。一切世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不生。若世中有一得於生老病死。我何於世。一切世有得而不退失。是故世定是常。若是常何智人而於世。一一生周遍一切世具受苦。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三道中。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生於畜生道中。或子虎豹豺狼象牛。次王之身。四天下豪自在。福困衣食不供。智者深如是事已。生於世不可想。智者世有法。所宅衣服食具。香花璎珞伎物。如是等事皆苦。而是等物即是苦。何以苦欲於苦。善男子。智者如是已。於世物不生而作想。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重病。有音倡伎香花璎珞。不於中生。智者已亦如是。善男子。智者深一切世。非依。非解。非寂。非可。非彼岸。非是常我之法。若我如是世。我何得是法。如人不而求光明。即世明即出世。若我世增黑光明。即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不可想。一切是系。然我今者於智明不世。智者深如是法已。具足世不可想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不可想。次修死想。是命常量怨所。念念有增。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牛羊於屠所。迦菩言。世尊。何智者念念。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聚在一。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俱。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我能一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疾不。迦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速是人。有行鬼速地行。四天王疾速行。日月神天速四王。行疾天速日月。生命速疾。善男子。一息一生命四百生。智者若能命如是。是名能念念也。善男子。智者命系死王。我若能如是死王。得永常命。次智者是命如河岸峻大。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惜者。如子王大困。亦如毒蛇吸大。如渴惜水。如大鬼嗔恚。生死王亦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是名修死想。善男子。智者。我今出家得命七日七夜。我於中精勤修道持禁戒。法教化利益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以七日七夜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乃至出息入息之。我於中精勤修道持禁戒。法教化利益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智者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何等名七。一者常修想。二者修想。三者嗔想。四者妒想。五者善想。六者慢想。七者三昧自在想。善男子。若有比丘具足七想。是名沙名婆。是名寂。是名。是名解。是名智者。是名正。名到彼岸。名大王。是大商主。是名善解如秘密。亦知佛七之。名正知七中所生疑。善男子。若人具足如上六想。知是人能呵三界。三界除三界。於三界中不生著。是名智者具足十想。若有比丘具是十想。即得可沙之相。>

 

相关参考

佛教 十想行相什么意思

十想行相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五页云:行相者:无常想,作无常行相。无常苦想,作苦行相。苦无我想,作无我行相。不净想,作不净行相。厌食想,作厌逆行相。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作不可乐行相。死想、作死行相。断想

佛教 十想什么意思

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八苦所逼迫。(三)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四

佛教 十想什么意思

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八苦所逼迫。(三)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故无我。(四

佛教 修十遍处能为五事什么意思

修十遍处能为五事瑜伽六十二卷四页云:复次若观行者、修十遍处,能为五事。何等为五?谓由修习地遍处等,乃至白遍处故;便能引发化事变事诸圣神通。又由修习空无边处一切处故;便能引发往还无碍诸圣神通。又由修习识

佛教 修十遍处能为五事什么意思

修十遍处能为五事瑜伽六十二卷四页云:复次若观行者、修十遍处,能为五事。何等为五?谓由修习地遍处等,乃至白遍处故;便能引发化事变事诸圣神通。又由修习空无边处一切处故;便能引发往还无碍诸圣神通。又由修习识

佛教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什么意思

师子王,又作狮子王。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因修十种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而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无不调伏;犹如狮子王具有大威力,能慑伏百兽,所向无敌。即:

佛教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什么意思

师子王,又作狮子王。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因修十种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而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无不调伏;犹如狮子王具有大威力,能慑伏百兽,所向无敌。即:

佛教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什么意思

师子王,又作狮子王。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因修十种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而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无不调伏;犹如狮子王具有大威力,能慑伏百兽,所向无敌。即:

佛教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什么意思

师子王,又作狮子王。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因修十种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而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无不调伏;犹如狮子王具有大威力,能慑伏百兽,所向无敌。即:

佛教 修十善道的好

一、不生而慈心於仁是害,生是生命,不害生之生命,名不生。即一切生,一同仁,勿加害。因佛教主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尊以平等慈悲教,被害的生呼援,指示生皆有佛性,故不能。而孟子也曾:“其,不忍食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