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大乘妙法》安行品第十四
Posted 文殊
篇首语: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大乘妙法》安行品第十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乘妙法》安行品第十四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安行品第十四
文殊利法王子菩摩诃白佛言。世尊。是菩甚有。敬佛故。大誓。於後世。持是法。世尊。菩摩诃於後世。何能是。佛告文殊利。若菩摩诃。於後世。欲是。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行。近。能生演是。
文殊利。何名菩摩诃行。若菩摩诃住忍辱地。柔和善。而不猝暴。心亦不。又於法所行。而法如相。亦不行不分。是名菩摩诃行。
何名菩摩诃近。菩摩诃。不近王王子大臣官。不近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外。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近有凶。相相。及那等之。又不近旃陀。及畜羊狗畋捕律。如是人等。或者。法。所希望。又不近求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亦不。若於房中。若行。若在堂中。不共住止。或者。宜法。所希求。
文殊利。又菩摩诃。不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法。亦不。若入他家。不小女女寡女等共。亦不近五不男之人。以厚。不入他家。若有因入。但一心念佛。若女人法。不露笑。不胸臆。乃至法不厚。余事。不畜年少弟子沙。小。亦不同。常好坐禅。在於。修其心。文殊利。是名初近。
次菩摩诃。一切法空。如相不倒。不不退不。如空所有性。一切言道。不生不出不起。名相。所有。量。障。但以因有。倒生故。常如是法相。是名菩摩诃第二近。
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若有菩 於後世 怖畏心 欲是
入行 及近 常王 及王子
大臣官 凶者 及陀 外道梵志
亦不近 增上慢人 著小乘 三藏者
破戒比丘 名字 及比丘尼 好笑者
深著五欲 求度 婆夷 皆勿近
若是人等 以好心 到菩所 佛道
菩以 所畏心 不希望 而法
寡女女 及不男 皆勿近 以厚
亦莫近 屠魁脍 畋捕 利害
肉自活 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近
凶相 嬉 淫女等 勿近
莫屏 女法 若法 得笑
入乞食 一比丘 若比丘 一心念佛
是名 行近 以此二 能安
又不行 上中下法 有 不法
亦不分 是男是女 不得法 不知不
是名 菩行 一切法 空所有
有常住 亦起 是名智者 所近
倒分 法有 是非 是生非生
在於 修其心 安住不 如山
一切法 皆所有 如空 有固
不生不出 不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
若有比丘 於我後 入是行 及近
斯 有怯弱 菩有 入於室
以正念 法 禅定起 王
王子臣民 婆等 化演 斯典
其心安 有怯弱 文殊利 是名菩
安住初法 能於後世 法
又文殊利。如後。於末法中。欲是。住安行。若口宣。若。不人及典。亦不慢余法。不他人好短。於人。亦不名其。亦不名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心故。有者。不逆其意。有所。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解。令得一切智。
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菩常 安法 於清地 而施床座
以油身 澡浴 著新衣 外俱
安法座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婆塞 及婆夷 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 和 若有 而答
因譬喻 敷演分 以是方便 皆使心
增益 入於佛道 除惰意 及懈怠想
慈心法 夜常 上道教
以因 量譬喻 示生 令喜
衣服具 食 而於其中 所希望
但一心念 法因 成佛道 令亦
是大利 安供 我度後 若有比丘
能演斯 妙法 心嫉恚 障
亦愁 及詈者 又怖畏 加刀杖等
亦出 安住忍故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 如我上 其人功德 千劫
算譬喻 不能
又文殊利。菩摩诃於後末世法欲。受持斯典者。嫉妒谄诳之心。亦勿佛道者。求其短。若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求者。求辟支佛者。求菩道者。得之。令其疑悔。其人言。汝等去道甚。不能得一切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法。有所诤。於一切生起大悲想。於如起慈父想。於菩起大想。於十方大菩。常深心恭敬拜。於一切生平等法。以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法者。亦不多。
文殊利。是菩摩诃於後末世法欲。有成就是第三安行者。是法。能。得好同。共是。亦得大而受。已能持。持已能。已能。已能。若使人。供卷。恭敬尊重。
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若欲是 嫉恚慢 谄诳邪心 常修直行
不蔑於人 亦不法 不令他疑悔 汝不得佛
是佛子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於一切 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 愍故行道 生恭敬心 是我大
於佛世尊 生上父想 破於慢心 法障
第三法如是 智者守 一心安行 量所敬
又文殊利。菩摩诃於後末世法欲。有持是法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人中生大悲心。作是念。如是之人。大失。如方便宜法。不不知不不不信不解。其人不不信不解是。我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利。是菩摩诃於如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是法。有失。常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王。王子。大臣。人民。婆。居士等。供恭敬。尊重。空天。法故。亦常侍。若在聚落城邑空林中。有人欲者。天夜常法故而之。能令者皆得喜。所以者何。此是一切去未在佛神力所故。文殊利。是法。於量中。乃至名字不可得。何得。受持。
文殊利。譬如力王。欲以威降伏。而小王不其命。王起兵而往伐。王兵有功者。即大喜。功。或田宅聚落城邑。或衣服身之具。或珍金琉璃砗磲瑙珊瑚琥珀象乘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之。所以者何。王上有此一珠。若以之。王眷必大怪。
文殊利。如亦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土。王於三界。而魔王不肯伏。如之共。其有功者。心亦喜。於四中。令其心。以禅定解漏根力法之。又涅之城。言得度。引其心。令皆喜。而不是法。
文殊利。如王。兵有大功者。心甚喜。以此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人。而今之。如亦如是。於三界中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生。。五魔魔死魔共。有大功。三毒。出三界。破魔。如亦大喜。此法。能令生至一切智。一切世多怨信。先所未。而今之。
文殊利。此法。是如第一之。於中最甚深。末後。如彼力之王。久明珠。今乃之。文殊利。此法。佛如秘密之藏。於中最在其上。夜守。不妄宣。始於今日乃汝等而敷演之。
世尊欲重宣此而偈言。
常行忍辱 哀愍一切 乃能演 佛所
後末世 持此者 於家出家 及非菩
生慈悲 斯等不 不信是 大失
我得佛道 以方便 此法 令住其中
譬如力 之王 兵有功 物
象乘 身之具 及田宅 聚落城邑
或衣服 珍 奴婢物 喜
如有勇健 能事 王解髻中 明珠之
如亦 法王 忍辱大力 智慧藏
以大慈悲 如法化世 一切人 受苦
欲求解 魔 是生 法
以大方便 此 既知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 是法 如王解髻 明珠之
此尊 中上 我常守 不妄示
今正是 汝等 我度後 求佛道者
欲得安 演斯 近 如是四法
是者 常 又病痛 色白
不生 卑丑陋 生 如慕
天童子 以使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若人 口塞 游行畏 如子王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若於中 但妙事
如 坐子座 比丘 法
又神 阿修等 如沙 恭敬合掌
自其身 而法 又佛 身相金色
放量光 照於一切 以梵音 演法
佛四 上法 身中 合掌佛
法喜 而供 得陀尼 不退智
佛知其心 深入佛道 即授 成最正
汝善男子 於世 得量智 佛之大道
土 大比 亦有四 合掌法
又自身 在山林中 修善法 相
深入禅定 十方佛
佛身金色 百福相 法人 常有是好
又作王 殿眷 及上妙五欲 行於道
在菩提下 而子座 求道七日 得佛之智
成上道已 起而法 四法 千劫
漏妙法 度量生 後入涅 如
若後世中 是第一法 是人得大利 如上功德
相关参考
《大乘妙法》妙音菩品第二十四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妙音菩品第二十四 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白毫相光。遍照方百八那由他河沙等佛世界。是已。有世界名光。其有佛。宿王智如。供。正遍
《大乘妙法》妙音菩品第二十四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妙音菩品第二十四 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白毫相光。遍照方百八那由他河沙等佛世界。是已。有世界名光。其有佛。宿王智如。供。正遍
《大乘妙法》法品第十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法品第十 世尊因王菩。告八大士。王。汝是大中。量天。王。夜叉。干闼婆。阿修。迦。那。摩伽。人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求者。求辟支佛者。
《大乘妙法》法品第十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法品第十 世尊因王菩。告八大士。王。汝是大中。量天。王。夜叉。干闼婆。阿修。迦。那。摩伽。人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求者。求辟支佛者。
《大乘妙法》授品第六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授品第六 世尊是偈已。告大。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於未世。得奉觐三百佛世尊。供恭敬。尊重。宣佛量大法。於最後身。得成佛。名曰光明如。供。正遍
《大乘妙法》授品第六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授品第六 世尊是偈已。告大。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於未世。得奉觐三百佛世尊。供恭敬。尊重。宣佛量大法。於最後身。得成佛。名曰光明如。供。正遍
《大乘妙法》序品第一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如是我。一佛住王城耆崛山中。大比丘二千人俱。皆是阿。漏已。。逮得己利。有。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如。摩诃迦。螺迦。伽耶迦。那提迦。利弗。大目犍。摩
《大乘妙法》序品第一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如是我。一佛住王城耆崛山中。大比丘二千人俱。皆是阿。漏已。。逮得己利。有。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如。摩诃迦。螺迦。伽耶迦。那提迦。利弗。大目犍。摩
《大乘妙法》持品第十三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持品第十三 王菩摩诃。及大菩摩诃。二菩眷俱。皆於佛前作是誓言。惟世尊不以。我等於佛後。奉持此典。後世生。善根少。多增上慢。利供。增不善根。解。
《大乘妙法》塔品第十一 後秦三藏法鸠摩什奉 诏 塔品第十一 佛前有七塔。高五百由旬。二百五十由旬。地出。住在空中。物而校之。五千。龛室千。幢以。垂璎珞。而其上。四面皆出多摩跋檀之香。充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