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十恩什么意思

Posted 众生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十恩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众生蒙受如来之十种恩。又作如来十恩。即:(一)发心普被恩,如来为众生而发菩提心,咸令受利益得安乐。(二)难行苦行恩,如来在往昔因中,施舍头目、国城、妻子;受难行之苦,皆为众生之利乐。(三)一向为他恩,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但为度脱众生,未曾一念为己。(四)垂形六道恩,为救济众苦,垂化身现于六道。(五)随逐众生恩,见众生无出离生死之心,长劫不舍,故运平等大慈心,随逐救济,令得安乐。(六)大悲深重恩,见众生造恶,心生痛切;复观众生堕三恶道受种种苦,心大忧恼,起大悲而救护之。若见行善,则生大欢喜。(七)隐胜彰劣恩,如来为普贤等诸大菩萨示现实报胜应身;若说三乘之教,则隐胜妙相,显彰三十二相劣应之身,令二乘、小教菩萨皆蒙利益。(八)隐实施权恩,观众生根机狭劣,隐大乘实教,诱以人天三乘之权法令成就,再以大乘度脱之。(九)示灭令慕恩,示现灭度,令众生知值遇佛出世之难,令薄德之人植善根,作难遇想。(十)悲念无尽恩,若示同人寿,则应住世百年,而八十入灭,则留二十年余福以荫末法之弟子。又留三藏教法,广使众生依之修行。〔华严大疏钞卷二十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六〕 p464

相关参考

佛教 九地九品思惑什么意思

 (名数)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之惑,合为八十一品之惑。

佛教 树下思十二因缘经什么意思

 (经名)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之略名。

佛教 树下思十二因缘经什么意思

 (经名)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之略名。

佛教 树下思十二因缘经什么意思

 (经名)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之略名。

佛教 树下思十二因缘经什么意思

 (经名)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之略名。

佛教 九地九品思惑什么意思

乃指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合计为八十一品惑。三界总有九地,即欲界、四禅、四无色。其中欲界具有四种修(思)惑(贪、瞋、慢、无明),四禅、四无色已除瞋,尚余三惑。于各地中,总此等修惑,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

佛教 九地九品思惑什么意思

乃指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合计为八十一品惑。三界总有九地,即欲界、四禅、四无色。其中欲界具有四种修(思)惑(贪、瞋、慢、无明),四禅、四无色已除瞋,尚余三惑。于各地中,总此等修惑,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

佛教 非已思应思现量什么意思

非已思应思现量瑜伽十五卷九页云:非已思应思现量者:复有二种。一、才取便成取所依境,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所依止。犹如良医,授病者药,色香味触,皆悉圆满,有大势

佛教 念10大佛可得量不可思不可量妙功德

>大卷第一百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如是我。一佛在王城耆崛山。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有量菩。中。有菩名敷功德花。即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於如。欲有咨唯哀愍垂。佛告功德花

佛教 念10大佛可得量不可思不可量妙功德

>大卷第一百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如是我。一佛在王城耆崛山。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有量菩。中。有菩名敷功德花。即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於如。欲有咨唯哀愍垂。佛告功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