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十喻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十喻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示诸法皆空与人身无常之十种譬喻。(一)以十种譬喻解释诸法为空之理:(1)幻喻(梵 māyā-upama),如魔术师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相,明知其伪,而声色可见,其虽为空,但与六情相对而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2)焰喻(梵 marīci-upama),日光之下,风动尘土,如见旷野中之野马,又如见男相女相等,此系执著于行尘之烦恼,由于烦恼缠缚,众生乃流转于生死旷野之中。(3)水中月喻(梵 udaka-candra-upama),月在虚空,影现于水;实相之月,犹如法性,实在于虚空之中,凡夫局囿于我、我所之相而以妄为实,如见水中月影而执著为实有。(4)虚空喻(梵 ākāśa-upama),如虚空一词,但有其名而无实体;又如远视青天,如有实色,而飞上极高远处则无所见,诸法亦如是。(5)响喻(梵 pratiśrutkā-upama),如深山幽谷及绝涧中,随语声或击物声而相应和者,谓之响,是声乃声触而诳耳根之故,非为实有,是诸法皆空唯诳相而已。(6)犍闼婆城喻(梵 gandharva-nagara-upama),谓犍闼婆神所示现之城楼,日初出时,得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而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无智之人见我及诸法,婬瞋心起,四方狂走,求乐自满,颠倒懊恼,若以智慧了知无我无实法者,则颠倒愿息。(7)梦喻(梵 svapna-upama),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8)影喻(梵 pratibhāsa-upama),光映而影现,可见而不可捉,诸法亦如是。(9)镜中像喻(梵 pratibimba-upama),镜中之像非镜所作,非面作,非执镜者作,非自然作,亦非无因缘作,是诸法皆空,不生不灭,诳惑凡夫人眼而已。(10)化喻(梵 nirmita-upama),如诸神通之人因神力之故,能变化诸物,天龙鬼神辈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然彼等虽能变化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诸法亦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实有,故说诸法皆空。(二、 比喻人身空、无常之十种事象:(1)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2)是身如泡,不得久立。(3)是身如炎,从渴爱生。(4)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5)是身如幻,从颠倒起。(6)是身如梦,为虚妄见。(7)是身如影,从业缘现。(8)是身如响,属诸因缘。(9)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10)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此外,诸经论尚有各种譬喻之说,说法不一。〔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维摩经卷上方便品、大智度论卷六〕(参阅「大乘十喻」810、「譬喻」6809) p470

相关参考

佛教 依他十喻什么意思

以十种譬喻表示人身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而其本质无有实体(空),亦无恒常之性(无常)。十喻即:(一)如聚沫喻,谓人身如沫,撮摩即逝。(二)如泡喻,谓人身如泡,瞬息破灭。(三)如炎喻,谓人身从渴爱生。(四

佛教 依他十喻什么意思

以十种譬喻表示人身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而其本质无有实体(空),亦无恒常之性(无常)。十喻即:(一)如聚沫喻,谓人身如沫,撮摩即逝。(二)如泡喻,谓人身如泡,瞬息破灭。(三)如炎喻,谓人身从渴爱生。(四

佛教 依他十喻什么意思

以十种譬喻表示人身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而其本质无有实体(空),亦无恒常之性(无常)。十喻即:(一)如聚沫喻,谓人身如沫,撮摩即逝。(二)如泡喻,谓人身如泡,瞬息破灭。(三)如炎喻,谓人身从渴爱生。(四

佛教 依他十喻什么意思

以十种譬喻表示人身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而其本质无有实体(空),亦无恒常之性(无常)。十喻即:(一)如聚沫喻,谓人身如沫,撮摩即逝。(二)如泡喻,谓人身如泡,瞬息破灭。(三)如炎喻,谓人身从渴爱生。(四

佛教 依他十喻什么意思

意思为:依他之法,无有实体,故有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空花、变化事、寻香城等十种的譬喻。

佛教 维摩经十喻什么意思

 (名数)显人身之无实以十喻:一是身如聚沫,二是身如泡,三是身如焰,四是身如芭蕉,五是身如幻,六是身如梦,七是身如影,八是身如响,九是身如浮云,十是身如电。见维摩经方便品。

佛教 维摩经十喻什么意思

 (名数)显人身之无实以十喻:一是身如聚沫,二是身如泡,三是身如焰,四是身如芭蕉,五是身如幻,六是身如梦,七是身如影,八是身如响,九是身如浮云,十是身如电。见维摩经方便品。

佛教 莲华十喻什么意思

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载,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故以莲华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即:

佛教 莲华十喻什么意思

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载,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故以莲华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