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三等至什么意思
Posted 功德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三等至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又作三定。谓四静虑、四无色等八根本定,其性质有味、净、无漏等三种。(一)味等至(梵 āsvādana-samāpatti),即与贪烦恼相应而爱着于自地之定。亦即钝根贪行之人味着于静虑之功德。(二)净等至(梵 śuddha-samāpatti),即与无贪等白净之法相应之定。亦即中根或利根之人了知爱味之过患,而不与爱相应之相。(三)无漏等至(梵 anāsrava-samāpatti),即不与爱相应,又不味着之出世定。亦即随信行、随法行或薄尘行之人观四谛,又修现观,而所入无漏定之相。于八根本定中,前七者具有三等至之相。〔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毘婆沙论卷一六二、俱舍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二、显扬圣教论卷二〕(参阅「定」3171) p630相关参考
(术语)密教所说。谓身语意之三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三等为本主。显密不同颂曰:「显一心为本,密宗三等。」见三平等条。
(术语)密教所说。谓身语意之三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三等为本主。显密不同颂曰:「显一心为本,密宗三等。」见三平等条。
(一)又称三平等、三三昧耶。密教以身、语、意三密平等为三平等;为密教基本教义之一。凡真言之行法,俱以此三等为根本。大日经开题(大五八‧一上):「三等之理,彼此无异。」〔大日经卷六〕
(一)又称三平等、三三昧耶。密教以身、语、意三密平等为三平等;为密教基本教义之一。凡真言之行法,俱以此三等为根本。大日经开题(大五八‧一上):「三等之理,彼此无异。」〔大日经卷六〕
三等持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十二页云:三等持者:一、空,二、无愿,三、无相。此三,皆以心所法中三摩地为性。通有漏无漏。此中唯说无漏。解脱门故。若空无我二行相俱无漏等持,名空三摩地。若无常苦因集生缘道如
三等持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十二页云:三等持者:一、空,二、无愿,三、无相。此三,皆以心所法中三摩地为性。通有漏无漏。此中唯说无漏。解脱门故。若空无我二行相俱无漏等持,名空三摩地。若无常苦因集生缘道如
(名数)一真等流,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所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与因性真实同者,故名为真等流。二假等流,如前世杀生,令他命短,今世自命亦短,有相似之义,故假名等流,谓之假等流。三分位等流,眼等诸识,各
唯识家所说五果中之等流果,以性质而别,又可分为如下三种:(一)真等流,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所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其果与因之性质真实而流类相同,故称真等流。(二)假等流,如前世杀生,令其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