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思惑品数什么意思

Posted 小乘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思惑品数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杂语)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之四,于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三,合而为十。大乘之十六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于上二界各除瞋,而余五惑,故合为十惑。又合欲界之六惑而为十六惑。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故合见思,则小乘为九十八,是谓之九十八随眠。大乘为百二十八,是谓之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相关参考

佛教 思惑品数什么意思

 (杂语)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之四,于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三,合而为十。大乘之十六者,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于上二界各除瞋,而余五惑,故合为十惑。又合欲

佛教 八十一品思惑什么意思

意思为:小乘说思惑品数有十、即欲界有贪瞋痴慢四惑,色界与无色界各有贪痴慢三惑,合而为十。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渐断之,九地者,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即上上品

佛教 十六使什么意思

大乘唯识思惑之品数。即总括三界中之思惑,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等六惑,色界、无色界则各除瞋惑而共有十惑,合欲界之六惑即总计为十六惑。使,烦恼之异名,有驱使、役使之义;以烦恼随逐于人,能驱使

佛教 十六使什么意思

大乘唯识思惑之品数。即总括三界中之思惑,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等六惑,色界、无色界则各除瞋惑而共有十惑,合欲界之六惑即总计为十六惑。使,烦恼之异名,有驱使、役使之义;以烦恼随逐于人,能驱使

佛教 圆成实自性无品数差别什么意思

圆成实自性无品数差别瑜伽七十四卷三页云:问:圆成实性自性、有几种?答:于一切处,皆一味故;圆成实性自性、无有安立品数差别。

佛教 圆成实自性无品数差别什么意思

圆成实自性无品数差别瑜伽七十四卷三页云:问:圆成实性自性、有几种?答:于一切处,皆一味故;圆成实性自性、无有安立品数差别。

佛教 三种思惑什么意思

意思为:俱生思惑、依见思惑、界系思惑。俱生思惑是与生俱来的思惑;依见思惑是跟着见惑而生的思惑;界系思惑是三界九地所系的思惑。

佛教 三种思惑什么意思

指于尘境起诸染著而生之三种惑业。即:(一)俱生思惑,乃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时所生之爱恶心。(二)依见思惑,乃随见惑而生起之惑,系由邪师、邪教、邪思惟等之诱导所生之惑业。(三)三界系思惑,即三界九地之思

佛教 三种思惑什么意思

指于尘境起诸染著而生之三种惑业。即:(一)俱生思惑,乃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时所生之爱恶心。(二)依见思惑,乃随见惑而生起之惑,系由邪师、邪教、邪思惟等之诱导所生之惑业。(三)三界系思惑,即三界九地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