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制教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制教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系南山律宗所立判教之一,乃相对于「化教」而言。南山律宗将佛陀一代之言教判为制教与化教,制教即指律藏所诠之戒学法门。又作行教,意为奉行制戒之教法。化教则指经藏所说之定、慧法门。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载,制教之本意有七,即:(一)兴厌渐顿,(二)结正业科,(三)报果不同,(四)摄趣优劣,(五)起情虚实,(六)开制互立,(七)约行彰异。据八宗纲要卷上载,四阿含等之定慧法门属化教;四分律等之戒学法门则属制教。相关参考
系南山律宗所立判教之一,乃相对于「化教」而言。南山律宗将佛陀一代之言教判为制教与化教,制教即指律藏所诠之戒学法门。又作行教,意为奉行制戒之教法。化教则指经藏所说之定、慧法门。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载
亦名:制教轻重意,子题:制教本怀,行事钞‧序:「第二,制教轻重意。(一﹑叙教难裁)轻重两意,裁断实难。何者?原彼能施之教,教主穷机之人。又推此所为之人,人唯应药之器。所以药病相扣,利润无方。岂可以情断
亦名:制教托三性以兴教,子题:善缘以兴教、不善缘以兴教、无记缘以兴教,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广缘,必托三性。(一﹑善性)言托善缘以兴教者。如坐禅、读诵、讲导开悟,必以正命居怀,制伏烦恼,此名善法。方希
资持记释云:「十不善道违理之业,体本是恶,三藏齐禁。然毗尼中但制七支,更增篇聚,故通二教。坏生掘地等,本非不善,息世讥疑,制方成过,故局制教。据文合云遮戒则局于制教。文中为示遮性之义,故云因过等。然性
亦名:治罚比丘制教唯局道,子题:治法七种、治法九种、灭摈,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二就制教以明者。(一、叙来意)(一﹑叙根立法)僧令忏悔,改迹便止。上品之徒,见影依道。下流之类,拒逆僧命,不肯从顺,无惭
亦名:限分,子题:大教制其瞥念、假宗但齐重缘、有部须形身口、通防心、尼限分、僧限分、僧尼不同戒,行宗记释云:「明通中,谓教必被机,机分大小,教有浅深。大教被于上根,制其瞥念;假宗被其中品,但齐重缘;有
亦名:疑罪露法,行事钞‧忏六聚法篇:「疑罪露法。余同如上(识罪发露)。应告言:『大德忆念,我某甲比丘,于某犯生疑,今向大德发露,须后无疑时,如法忏悔。』」资持记释云:「疑罪中,初指具仪。应下,示词句。
亦名:识罪发露,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识罪发露。至一清净比丘所,具仪云:『大德忆念,我某甲,犯某罪,今向大德发露,后如法忏。』三说。此谓犯已未经明相者,得行斯法。若已经覆,后随露日,即罪不藏。若虽经说
亦名:轻重二行、轻法二行重法二行,子题:轻法生轻行、轻法生重行、重法生重行、重法生轻行、害心杀蚁重慈心杀人,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轻法二行)三明轻法生二行者。或有轻法生轻行,如具缘杀草木,轻心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