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味什么意思
Posted 舌根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味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梵语 rasa,巴利语同。依感觉器官或感觉机能(即五根),所得知对象(五境)之一。即由舌根所尝之味,亦即舌根所受用之境。乃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味之种类,诸说有异,如品类足论卷一,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等三种。法蕴足论卷十,分味为根、茎、枝、叶、花、果、食、饮、诸酒、苦、酢、甘、辛、咸、淡、可意、不可意、顺舍等十八种。大毘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等,将味分为甘、醋(又作酢、酸)、咸、辛、苦、淡等六味。六味之外另加涩、不了,称为八味;六味中,若除去淡味,则为五味。相关参考
味差别多种瑜伽三卷十三页云:或立一种味,谓由舌所行义故。或立二种。谓内,及外。或立三种。谓可意等,如前说。或立四种。谓大麦味,粳稻味,小麦味,余下谷味。或立五种。谓酒饮味,非饮酒味,蔬菜味,林果味,所
味差别多种瑜伽三卷十三页云:或立一种味,谓由舌所行义故。或立二种。谓内,及外。或立三种。谓可意等,如前说。或立四种。谓大麦味,粳稻味,小麦味,余下谷味。或立五种。谓酒饮味,非饮酒味,蔬菜味,林果味,所
又作后教五味。指涅槃经。天台宗以五时教判之第五时为法华涅槃时,若以五味譬喻之,法华与涅槃同为五味最后之醍醐味,法华在涅槃之前说,故称前番醍醐味;而涅槃在法华之后说,故称后番醍醐味。醍醐味者,即牛之乳、
又作后教五味。指涅槃经。天台宗以五时教判之第五时为法华涅槃时,若以五味譬喻之,法华与涅槃同为五味最后之醍醐味,法华在涅槃之前说,故称前番醍醐味;而涅槃在法华之后说,故称后番醍醐味。醍醐味者,即牛之乳、
又作后教五味。指涅槃经。天台宗以五时教判之第五时为法华涅槃时,若以五味譬喻之,法华与涅槃同为五味最后之醍醐味,法华在涅槃之前说,故称前番醍醐味;而涅槃在法华之后说,故称后番醍醐味。醍醐味者,即牛之乳、
又作后教五味。指涅槃经。天台宗以五时教判之第五时为法华涅槃时,若以五味譬喻之,法华与涅槃同为五味最后之醍醐味,法华在涅槃之前说,故称前番醍醐味;而涅槃在法华之后说,故称后番醍醐味。醍醐味者,即牛之乳、
味瑜伽三卷十六页云:可以舌尝,屡招疾苦;故名为味。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于顺乐受所有六处,有贪欲故;名味。三解 显扬一卷十三页云:味、谓舌所行境,舌识所缘,四大所造,可尝物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
味瑜伽三卷十六页云:可以舌尝,屡招疾苦;故名为味。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于顺乐受所有六处,有贪欲故;名味。三解 显扬一卷十三页云:味、谓舌所行境,舌识所缘,四大所造,可尝物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
梵名Rasa-vajra。又作金刚味菩萨。相当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之铃菩萨,居于外院之北门。据不空三藏之「十七尊义述」所载,金刚味菩萨以味清净智,持瑜伽三摩地无上法味,以为欢乐之事,故持铃为印契。
梵名Rasa-vajra。又作金刚味菩萨。相当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之铃菩萨,居于外院之北门。据不空三藏之「十七尊义述」所载,金刚味菩萨以味清净智,持瑜伽三摩地无上法味,以为欢乐之事,故持铃为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