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二十三卷

Posted 凡夫

篇首语: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二十三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般涅第二十三卷》(第十品 光明遍照高德王菩  第三修行大涅成就初分功德)

  

  大般涅

  第十品 光明遍照高德王菩  第三 修行大涅成就初分功德

  本主:

  1 初分功德就是明白了什是涅、什是大涅。

  

  大般涅卷第二十三

  第十品 光明遍照高德王菩  第三 修行大涅成就初分功德

  “次善男子,一切凡夫善身心,故生於三,以是因,,得生非想、非非想,故三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於大海,垂至彼岸,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如是,垂三有,三,何以故?善故。何等善?所六念。凡夫之人善心羸劣,不善盛。善心羸故,慧心薄少,慧心薄故,增漏。菩摩诃慧眼清,三,知是三有患,常生作三乘怨。三因,乃令量凡夫生不佛性,量劫中,生倒心,佛世尊,常我,唯有一,如竟入於涅。一切生常、、我、,倒心故,言有常我。三乘,倒心故言有三乘。一之道真不,倒心故言一。是三,常佛及菩之所呵,是三常害於我、或亦害他。有是三,一切,常。是三者,即是三,生生死。菩摩诃常作如是察三,菩或有因故,生欲默然不受。譬如端正之人,不受一切不。如丸,人受者。如婆性,不受牛肉。如人,不受食。如王,不一切旃陀【心重大的人】等同坐一床。

  菩摩诃三,不受不味亦如是,何以故?菩思惟,生知我是良福田,我何受是法?若受不任生福田。我自不言是良福田,生相便言我是,我今若起如是,欺诳一切生。我於往昔以欺诳故,量劫中流生死三道。我若以心受人信施,一切天人及五通仙悉知,而诃。我若受人信施,或令施主果少,或空。我若心受檀越施,施主而怨雠。一切施主於我所起赤子想、我何欺诳於彼,而生怨想?何以故?或令施主不得果或少果故。我常自出家人,夫出家者不起,若起者非出家。出家之人,身口相,若不相非出家。我父母、兄弟、妻子、眷知,出家修道,正是修善,非是修不善。譬如有人入海求,不取真,直取水精。亦如有人妙音,游。如女,婢交通。如金器,用於瓦盂。如甘露,服食毒。如良善之,怨,求而服。我亦如是,大、如世尊甘露法味,而服魔怨。

  人身得如昙花,我今已得。如值昙花,我今已值。清法得,我今已。如盲值浮木孔。人命不停,於山水,今日存,明亦保,何心令住法?色不停,如奔,何恃怙而生慢?

  如鬼,伺求人。四大鬼亦如是,常伺求我之失,何令起?譬如朽宅、垂崩之屋,我命亦,何起?

  我名沙,沙之人,名善,我今乃起不善之,何得名沙也?

  我名出家,出家之人名修善道,我今行,何得名出家?

  我今名真婆,婆者名修行,我今乃行不,何得名婆?

  我今亦名利大姓,利姓者能除怨,我今不能除怨,何得名利姓?

  我名比丘,比丘之人名破,我今不破,何得名比丘?

  世有六,可值遇,我今已得,何令居心?何等六?一佛世遇、二正法、三怖心生、四生中、五得人身、六根具,如是六事,得已得,是故不起於。

  菩修行如是大涅,常勤察是心,一切凡夫不如是心患,故受三,名受漏。菩已、不受不著、放不,依八道,推之令去,之令,是故菩有受漏,何言如有漏?以是故,如世尊非是有漏。

  次善男子,凡夫若遇身心苦,起,若得身病,若得心病,令身、口、意,作,以作故,回三趣,具受苦,何以故?凡夫之人念慧故,是故生於漏,是名念漏。

  菩摩诃常自思惟,我往昔劫,是身心造,以是因,流生死在三道,具受苦,遂令我三乘正路,菩以是因故,於己身心生大怖畏,,趣向善道。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瞻,起,摩洗其身,若令一蛇生恚者,我准法戮之都市。其人,王切令,心生惶怖,箧逃走。王遣五旃陀拔刀後,其人回,後五人,遂疾去。是五人以方便,藏所持刀,密遣一人善,而之言,汝可。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匿。既入聚中,看都不人,捉瓦器,悉空物,既不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空中:‘咄哉,男子,此聚空,有居民。今夜有六大,汝遇者,命不全,汝何而得免之?’其人恐怖遂增,而去,路值一河,其河漂急,有船,以怖畏故,即取草木。更思惟:‘我住此,毒蛇、五旃陀、一者及六大之所危害。若渡此河,不可依,水死。水死,不彼蛇所害。’即推草,置之水中,身猗其上,手抱踏,截流而渡,既彼岸,安患,心意泰然,怖恐消除。

  菩摩诃得受持大涅,身如箧,地水火如四毒蛇,毒、毒、毒、毒。一切生,遇是四毒,故其命。生四大亦如是,或、或、或、或,以是因善。

  次善男子,菩摩诃四毒蛇有四姓,所利、婆、、首陀。是四大蛇亦如是,有四性,性、性、性、性,是故菩是四大,四毒蛇同其性。

  次善男子,菩摩诃是四大如四毒蛇,何?是四毒蛇常伺人便,何?何?何??何?四大毒蛇亦如是,常伺生求其短缺。若四蛇之所者,不至於三道中。若四大之所害,必至三道,定有疑。是四毒蛇瞻,亦欲人。四大亦,常供,亦常人造作。是四毒蛇,若一者,能人,四大之性亦如是,若一大,亦能害人。是四毒蛇同一,四心各,四大毒蛇亦如是,同一,性各。是四毒蛇恭敬,可近,四大毒蛇亦如是,恭敬,亦近。是四毒蛇若害人,或有沙、婆等,若以咒可治;四大人,有沙、婆等神咒良,不能治。如自喜人四毒蛇臭可,便,佛菩亦如是,四大臭,即便。菩更思惟,四大毒蛇生大怖畏,背之走,修八道。

  五旃陀即是五,何菩於五如旃陀?旃陀者,常令人恩,怨憎集。五亦,令人近不善之法,一切善之法。

  次善男子,如旃陀,器仗以自,若刀、若、若弓、若箭、若铠、若,能害於人。五亦,以牢自,害人,令有。

  善男子,如旃陀,有之人,得便害之。五亦,有,常能害人。以是故,菩深五如旃陀。

  次菩察五如旃陀,旃陀人慈愍心,怨俱害。五亦,慈愍心,善俱害。如旃陀一切人,五亦,以,常一切生死生,是故菩於五如旃陀。

  次菩察五如旃陀,旃陀人常害心,五亦,常害之心。如人足、刀杖、侍,知必旃陀人之所害。生亦,足、刀、有侍,五之所害。足名戒,刀名慧,侍名善知也,此三事故,五之所害,是故菩於五如旃陀。

  次善男子,菩摩诃察五旃陀,何以故?生若五旃陀之所者,不地。者地。以是故,菩旃陀。作是已而作言,我身近旃陀,不能近於五。旃陀者,唯能害於欲界人。是五,遍害三界凡夫生。旃陀人唯能戮有罪之人,是五,不生有罪罪,悉能害之。旃陀人不害衰老、女、稚小,是五,不生老、稚、女,一切悉害。是故菩深此旃陀,是故,身近旃陀,不能近五。

  次善男子,旃陀者唯害他人,不自害。五之自害、害他,旃陀。旃陀人可以善言、、求而得。五不,不可以善言喻、、求而得。旃陀人於四中不必常,五不,常於念念害生。旃陀人唯在一可有逃避,五不,遍一切,可逃避。旃陀人害人,害已不,五不,生已,逐不。是故菩以身近旃陀,不能近於五。

  有智之人以善方便得五。善方便者,即八道、六波蜜、四量心,以是方便而得解,身心不五所害。何以故?身如金,心如空,是故身心可沮,以是故,菩成就不善法,生大怖畏,修八道。亦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涉路而去,所留。

  善者,名,菩摩诃深,如怨,若知者能,若不能知必所害。亦,若知其性,不能令生生死苦中。如其不知,回六趣,具受苦。何以故?之病,故,如怨可。怨者,常伺人便,令,怨憎合。亦如是,令人一切善法,近於一切不善之法,以是故,菩摩诃深,如怨。

  不故,不故,如凡夫人生死,有智慧以覆故,後不。亦如是,不,不,何以故?以心故。所以者何?生死,不能疾至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摩诃此如怨。

  何名怨相?如怨不相,不可近近相,是不善善相,是不相。何以故?常伺人便,欲害故。亦如是,常生非、非近近、非善善、非,常诳一切,回生死,以是故,菩如怨。怨者,但身口,不睹其心,是故能诳。亦如是,唯诳,不可得,是故能惑一切生。怨者,有始有,易可。不如是,始,可。怨者,知,近易知。不如是,近尚知,耶?以是故,菩於。一切生以故,大涅,近於生死,常我,近常、苦、我、不,是故我於中三垢,於在事,以明故,不患,不能。怨,不能害有智之人,是故菩深此,生大怖畏,修八道,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及一,涉路不回。

  空聚落者即是六入,菩摩诃六入,空所有,如空聚。如彼怖人,既入聚已,乃至不有一居人,遍捉瓦器,不得一物。菩亦,谛六入,空所有,不生、一物之。是故菩六入,空所有,如彼空聚。善男子,彼空聚落,群望,不生於空之想。凡夫之人亦如是,於六入聚不生空想,以其不能生空想故,回生死受量苦。善男子,群既至乃生空想,菩亦,此六入常生空想,生空想故,不回生死受苦,菩摩诃於此六入,常倒,倒故,是故不回生死。

  次善男子,如有群,入此空聚,得安。亦如是,入此六入,得安。如住空聚,心所畏,群亦如是,住是六入,亦所畏。如彼空聚,乃是子、虎狼、之所住,是六入亦如是,一切、走之所住,是故菩深六入,空所有,是一切不善住。

  次善男子,菩摩诃六入空所有、如彼空聚,何以故?诳不故,空所有作有想故,有作想故,有人作人想故。六入者亦如是,空所有而作有想,有而作想,有人而作人想,唯有智人乃能知之得其真。

  次善男子,如空聚落,或有人,或人,六入不,一向人,何以故?性常空故。智者所知非是眼,是故菩六入,多怨害,修八道,不休不息,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一善及六大,怖著正路。

  六大者,即外六。菩摩诃此六如六大,何以故?能劫一切善法故。如六大能劫一切人民,是六亦如是,能劫一切生善。如六大,若入人,能劫家所有,不好,令巨富者忽。是六亦如是,若入人根,能劫一切善法,善法既,孤露,作一提。是故菩谛六,如六大。

  次善男子,如六大,欲劫人,要因人,若人,便中。是六亦如是,欲劫善法,要因有生知、常我、不空等相。若有如是等相,六,不能劫一切善法。有智之人,是相,凡夫有,是故六常侵善法之,不善故,其所劫。者名慧,有智之人能善防,故不被劫。是故菩是六,如六大等差。

  次善男子,如六大能人民身心苦,是六亦如是,常生身心苦。六大者唯能劫人在物,是六常劫生三世善。六大者夜,六亦如是,明,得。是六大唯有王乃能遮止,六亦如是,唯佛菩乃能遮止。是六大凡欲劫,不端正、姓、哲、多博、豪,六亦如是,欲劫善法,不端正乃至。是六大有王截其手足,故不能令其心息,六亦如是,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截其手足,亦不能令不劫善法。如勇健人乃能摧伏是六大,佛菩亦如是,乃能摧伏六。譬如有人,多族,宗盛,不彼六所劫,生亦,有善知,不六所劫。是六大若人物,能偷劫,六不,若若知、若若嗅、若若、皆悉能劫。六大者唯能劫欲界人,不能劫色、色界,六不如是,能劫三界一切善。是故菩谛六彼六,作是已,修八道,直往不回。如彼怖人,畏四毒蛇、五旃陀、一者及六大,空聚落涉路而去。

  路值一河者即是,何菩此,如大河?如彼河,能漂香象,河亦如是,能漂。是故菩深,如河,深得底,故名河;不可得,故名大,其中多有,大河亦如是。唯佛菩能得底故,故名深,唯佛菩得其故,故名大,常害一切生故,故名。是故菩此如大河,如大河水,能一切草木林,大河亦如是,能生二十五有。是故菩此,如大河。譬如有人,大河水,有愧。生亦,河有愧,如河者未得其底即便命,河亦如是,未其底,周回二十五有。所言底者,名空相,若有不修如是空相,知是人不得出二十五有。一切生不能善修空相故,常河所漂。如彼大河唯能身,不能漂一切善法。大河不如是,能一切身心善法。彼大暴河,唯能漂欲界中人,大河乃能漂三界人天。世大河,手抱踏,到彼岸,大河唯有菩因六波蜜乃能得渡。如大河水可得渡,大河亦如是,可得渡。何名可得渡?乃至十住大菩,故未能竟得渡,唯有佛乃竟渡,是故名可得渡。譬如有人河所漂,不能修毫厘善法,生亦,河所漂者,亦不能修善法。如人河水所漂,余有力者能拔,河一提,乃至佛不能拔。世大河劫之,七日照,能令枯涸,大河不如是,修七,不能干,是故菩,如暴河。

  譬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善及六大,空聚落,路而去,既至河上取草者。菩亦,畏四大蛇、五、旃陀、善、六入空聚、六,至河,修戒、定、慧、解、解知、六波蜜、三十七品,以船,依乘此,渡河,到於彼岸,常涅。菩修行大涅者作是思惟:‘我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不能令一切生渡河。’以是思惟,有如是身心苦,默然忍受,以忍受故,不生漏,如是菩尚漏,佛如而有漏?是故佛不名有漏。

  何如非漏也?如常行有漏中故,有漏即是二十五有,是故、凡夫之人言佛有漏,佛如真漏。善男子,以是因,佛如有定相。善男子,是故犯四重禁、方等及一提,悉皆不定。”

  光明遍照高德王菩摩诃言:“如是,如是,如教,一切法皆悉不定。以不定故,知如亦不竟入於涅。如佛先,菩摩诃修大涅,不中有涅、大涅。何涅?何大涅?”

  佛光明遍照高德王菩摩诃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菩得念持,乃能如汝之所咨。善男子,如世人言有海、大海,有河、大河,有山、大山,有地、大地,有城、大城,有生、大生,有王、大王,有人、大人,有天、天中天,有道、大道,涅亦,有涅、有大涅。

  何涅?善男子,如人,得少食,名安,如是安亦名涅。如病得差,名安,如是安亦名涅。如人怖畏,得依,得安,如是安亦名涅。如人七物,得安,如是安亦名涅。如人骨不起欲,得安,如是安亦名涅。如是涅不得名大涅也,何以故?以渴故、病故、怖故、故、生著故,是名涅,非大涅。

  善男子,若凡夫人及以,或因世俗,或因道,欲界,得安,如是安亦名涅,不得名大涅也。能初禅、乃至能非想、非非想,得安,如是安亦名涅,不得名大涅也。何以故?生,有故。

  何名?有,所我身、我衣、我去、我、我、我;佛如入於涅,涅之性我、,唯有常;是名。佛、法、僧有差相,如竟入於涅。、;佛如所得涅,等差,以是故,二乘所得非大涅。何以故,常我故。常我乃得名大涅也。

  善男子,譬如有,能受水,名大海。有、、菩、佛如所入之,名大涅。四禅、三三昧、八背、八、十一切,能取如是量善法者,名大涅。

  善男子,譬如有河,第一香象不能得底,名大。至十住菩不佛性,名涅,非大涅。若能了了於佛性,得名大涅也。是大涅,唯大象王能其底,大象王者佛也。善男子,若摩诃那伽及陀、大力士等多,所不能上,乃名大山。、及菩、摩诃那伽、大力士等所不能,如是乃名大涅也。

  次善男子,有小王之所住,名小城,王所住之,乃名大城。、,八、六、四、二、一住,名涅。上法主、王住,乃得名大般涅,以是故名大般涅。

  善男子,譬如有人四兵不生怖畏,知是人,名大生,若有生於三道、、,不生怖畏,而能於中度生,知是人得大涅。若有人能供父母、恭敬沙及婆,修治善法,所言,有欺诳,能忍,惠施乏,名大丈夫。菩亦,有大慈悲,愍一切,於生如父母,能度生於生死河,普示生一之道,是名大般涅。

  善男子,大名不可思,若不可思,一切生所不能信,是名大般涅,唯佛菩之所故名大涅。以何因名大?以量因,然後乃得,故名大。善男子,如世人,以多因之所得者,名大。涅亦,以多因之所得故,故名大。

  何名大涅?有大我故,名大涅。涅我,大自在故,名大我。

  何名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名我。

  何等八?一者能示一身以多身,身大小如微,充十方量世界,如之身非微。以自在故微身,如是自在大我。

  二者示一身於三千大千世界,如之身不於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以故,直以自在故,於三千大千世界,如是自在,名大我。

  三者能以此三千大千世界之身,空,於二十河沙等佛世界,而障。如之身,重,以自在故,能重,如是自在名大我。

  四者以自在故而得自在,何自在?如一心安住不,所可示化量形,各令有心。如有或造一事,而令生各各成。如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如是自在,名大我。

  五者根自在故,何名根自在耶?如一根,亦能色、、嗅香、味、、知法。如六根,亦不色、、嗅香、味、、知法。以自在故,令根自在,如是自在,名大我。

  六者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如之心亦得想,何以故?所得故。若是有者可名得,所有,何名得?若使如有得想,是佛不得涅,以得故名得涅,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得法故,名大我。

  七者自在故,如演一偈之,量劫,亦不,所若戒、若定、若施、若慧。如都不生念,我彼,亦不生一偈之想。世之人,以四句偈,世俗故,名偈。一切法性亦有,以自在故如演,以演故名大我。

  八者如遍一切,如空,空之性不可得,如亦,不可,以自在故令一切。如是自在名大我,如是大我名大涅,以是故,名大涅。

  次善男子,譬如藏,多珍,百具足,故名大藏。佛如甚深藏,亦如是,多奇,具足缺,名大涅。

  次善男子,之物乃名大,涅,是故名大。

  次善男子,有大故,名大涅,涅。以四故,名大涅,

  何等四?一者故,不者名苦,若有苦者不名大。以故有苦,苦乃名大。涅之性苦,是故涅名大,以是故名大涅。次善男子,有二,一者凡夫,二者佛。凡夫之,常,是故。佛常,有,故名大。

  次善男子,有三受,一者苦受,二者受,三者不苦不受,不苦不是亦苦。涅同不苦不,然名大,以大故,名大涅。

  二者大寂故名大,涅之性是大寂,何以故?一切愦法故,以大寂故名大涅。

  三者一切知故,名大,非一切知,不名大。佛如一切知故,名大。以大故,名大涅。

  四者身不故,名大,身若可,不名。如之身金,非身、常之身,故名大。以大故,名大涅。

  善男子,世名字,或有因,或因。有因者,如利弗,母名利,因母立字,故名利弗。如摩道人,生摩,因立名,故名摩道人。如目犍,目犍者,即是姓也、因姓立名,故名目犍。如我生於瞿昙姓,因姓立名,瞿昙。如道人,者,即是星名,因星名,名。如有六指,因六指故,名六指人。如佛奴、天奴,因佛、因天故,名佛奴、天奴。因生故,故名生。如因故,名迦迦、名究究、咀咀。如是等名,是因名。

  因者,如花、地、水、火、、空。如曼陀婆,一名二,一名殿堂,二名堂,不亦得名曼陀婆。如婆多名蛇,非蛇,是名因,立名字。如坻婆夷,名食油,不食油,立名,名食油。是名因立名字。

  善男子,是大涅亦如是,有因,立名。

  善男子,譬如空,不因小空,名大空也。涅亦,不因小相,名大涅。善男子,譬如有法,不可量、不可思,故名大。涅亦,不可量、不可思,故得名大般涅。

  以故,名大涅。何?有四,何等四?

  一者二十五有,名不,能永故,得名,即涅,如是涅,亦得名有。而是涅,非是有。佛如,世俗故,涅有。譬如世人,非父言父、非母言母,非父母,而言父母。涅亦,世俗故,言佛有大涅。

  二者清故,一切凡夫不清,故涅,佛如清故,故名大,以大故,名大涅。

  三者身清故,身若常,名不,如身常,故名大,以大故,名大涅。

  四者心清故,心若有漏,名曰不,佛心漏,故名大,以大故,名大涅。

  善男子,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如是大涅,具足成就初分功德。”

  中佛典 大正藏

  第 12 No. 0374 大般涅

  北天竺三藏昙谶

  李鑫森注

  迎播 迎指正

  2017-01-30修改

 

相关参考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三十三卷

  《大般涅第三十三卷》(第十二品 迦菩  第一 善星比丘)    大般涅  第十二品 迦菩 分目  第一 善星比丘〈一〉善星比丘 入地〈二〉佛具知根力 如定  第二 佛之所 皆救拔生〈一〉於涅〈二〉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三十三卷

  《大般涅第三十三卷》(第十二品 迦菩  第一 善星比丘)    大般涅  第十二品 迦菩 分目  第一 善星比丘〈一〉善星比丘 入地〈二〉佛具知根力 如定  第二 佛之所 皆救拔生〈一〉於涅〈二〉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十三卷

  《大般涅第十三卷》(第七品 行  第三 集道行)    大般涅第卷十三  第七品 行  第三 集道行  〈一〉集谛行  “善男子,何菩摩诃住於大乘大般涅,察集谛?  善男子,菩摩诃此集谛,是因,所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十三卷

  《大般涅第十三卷》(第七品 行  第三 集道行)    大般涅第卷十三  第七品 行  第三 集道行  〈一〉集谛行  “善男子,何菩摩诃住於大乘大般涅,察集谛?  善男子,菩摩诃此集谛,是因,所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二十八卷

  《大般涅第二十八卷》(第十一品 子吼菩  第二 佛道)    大般涅  第十一品 子吼菩  第二 佛道  本主:  1 菩生共住久。    大般涅卷第二十八  第十一品 子吼菩  第二 佛道  〈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二十八卷

  《大般涅第二十八卷》(第十一品 子吼菩  第二 佛道)    大般涅  第十一品 子吼菩  第二 佛道  本主:  1 菩生共住久。    大般涅卷第二十八  第十一品 子吼菩  第二 佛道  〈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二十卷

  《大般涅第二十卷》(第八品 梵行 第六 阿世王佛罪  大般涅第九品 行)    大般涅  第八品 梵行第六 阿世王佛罪  本主:  1 一切事情悉定相。  2 阿世王受佛法,作罪根本原因在於不知常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二十卷

  《大般涅第二十卷》(第八品 梵行 第六 阿世王佛罪  大般涅第九品 行)    大般涅  第八品 梵行第六 阿世王佛罪  本主:  1 一切事情悉定相。  2 阿世王受佛法,作罪根本原因在於不知常

佛教 大般涅40卷 第二十四卷

  《大般涅第第二十四卷》(第十品 光明遍照高德王菩  第四 第二、三、四、五、六功德)    大般涅  第十品 光明遍照高德王菩  第四 第二、三、四、五、六功德  本主:  1 第二功德就是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