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洞山说心说性什么意思
Posted 公案
篇首语:世界再冷,你也要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别人的照亮,你就是自己的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洞山说心说性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禅宗公案名。神山僧密与洞山良价之问答机缘。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一中):「师与神山行次,指路傍院云:『里面有人说心说性。』神山云:『是谁?』师云:『被师伯一问,直得去死十分。』神山云:『说心说性底谁?』师云:『死中得活。』」说心说性,乃人间生活之实态。若不提升为思惟之对象,则可活泼泼地自然流转;一旦成为思惟之对象,生命则枯干衰死。此则公案,以「说心说性底谁」一语将说心说性由概念之枯死还归于生生流动之生命。 p3878相关参考
禅宗公案名。神山僧密与洞山良价之问答机缘。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一中):「师与神山行次,指路傍院云:『里面有人说心说性。』神山云:『是谁?』师云:『被师伯一问,直得去死十分。』神山云:『说心说
为什么说心有九窍?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心里不在这里,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
为什么说心有九窍?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心里不在这里,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
禅宗公案名。洞山良价寓不安(生病),商量超绝安不安即得相见屋中之本佛。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载有一僧至洞山之病床,问(大五一‧三二三中):「有不病者也无?」洞山答:「有。」更问:「不病者还看和尚否?」洞山答
禅宗公案名。洞山良价寓不安(生病),商量超绝安不安即得相见屋中之本佛。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载有一僧至洞山之病床,问(大五一‧三二三中):「有不病者也无?」洞山答:「有。」更问:「不病者还看和尚否?」洞山答
禅宗公案名。洞山良价寓不安(生病),商量超绝安不安即得相见屋中之本佛。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载有一僧至洞山之病床,问(大五一‧三二三中):「有不病者也无?」洞山答:「有。」更问:「不病者还看和尚否?」洞山答
禅宗公案名。洞山良价寓不安(生病),商量超绝安不安即得相见屋中之本佛。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载有一僧至洞山之病床,问(大五一‧三二三中):「有不病者也无?」洞山答:「有。」更问:「不病者还看和尚否?」洞山答
禅宗公案名。又作洞山寒暑回避、洞山寒热不到。乃洞山良价寓寒暑以示学人超脱生死之事。碧巖录第四十三则(大四八‧一八○上):「僧问洞山:『寒暑到来,如何回避?』山云:『何不向无寒暑处去?』僧云:『如何是无
禅宗公案名。又作洞山寒暑回避、洞山寒热不到。乃洞山良价寓寒暑以示学人超脱生死之事。碧巖录第四十三则(大四八‧一八○上):「僧问洞山:『寒暑到来,如何回避?』山云:『何不向无寒暑处去?』僧云:『如何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