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杀生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杀生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梵语 prānātipāta。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乃十恶业之第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食肉,更进而以放生为其积极表征。依大智度论卷十三之说,诸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惜命亦为第一。断人畜之生命,不论亲自下手杀,或教人杀,皆属同罪。比丘杀人,犯四波罗夷,自杀则结偷兰遮罪;自伤形体,结突吉罗罪;杀害畜生,得波逸提(忏悔罪)。凡犯杀戒者,死后将堕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即使生于人间,亦不免多病短命。相关参考
杀生罪瑜伽五十九卷十五页云:复次若以手等,害诸众生;说名杀生。如是以块杖刀缚录断食折挫治罚咒药厌祷。尸半尸等、害诸众生;皆名杀生。为财利等,害诸众生;亦名杀生。或怨为损,或为除怨,或谓为法,乃至或为戏
杀生业道瑜伽五十九卷十三页云:杀生业道、以有情数众生为事。若能害者、于众生所,作众生想,起害生欲;此想、即名于彼众生,名不颠倒想。依此想故,作如是心;我当害生。如是名为杀生欲乐。此能害者,或贪所蔽,或
杀生业道瑜伽五十九卷十三页云:杀生业道、以有情数众生为事。若能害者、于众生所,作众生想,起害生欲;此想、即名于彼众生,名不颠倒想。依此想故,作如是心;我当害生。如是名为杀生欲乐。此能害者,或贪所蔽,或
杀生根本业道俱舍论十六卷十一页云:有起加行、定欲杀他,而与所杀生俱死、或前死,亦得根本业道罪耶?颂曰:俱死及前死、无根,依别故。论曰:若能杀者、与所杀生、俱时命终,或在前时;彼定不得根本业道。故有问言
杀生根本业道俱舍论十六卷十一页云:有起加行、定欲杀他,而与所杀生俱死、或前死,亦得根本业道罪耶?颂曰:俱死及前死、无根,依别故。论曰:若能杀者、与所杀生、俱时命终,或在前时;彼定不得根本业道。故有问言
杀生等流果瑜伽六十卷五页云:若从彼没,来生此间人同分中;寿量短促。是名杀生等流果。
杀生等流果瑜伽六十卷五页云:若从彼没,来生此间人同分中;寿量短促。是名杀生等流果。
(术语)谓大菩萨方便之杀生,生无量之福德也。探玄记十九曰:「梁论戒学中释甚深云:菩萨由如是方便胜智行杀生等十事无染浊过失,生无量福德速得无上菩萨,要大菩萨堪行此事。此有二种:一实行,二变化。实行者,
(术语)谓大菩萨方便之杀生,生无量之福德也。探玄记十九曰:「梁论戒学中释甚深云:菩萨由如是方便胜智行杀生等十事无染浊过失,生无量福德速得无上菩萨,要大菩萨堪行此事。此有二种:一实行,二变化。实行者,
(术语)谓大菩萨方便之杀生,生无量之福德也。探玄记十九曰:「梁论戒学中释甚深云:菩萨由如是方便胜智行杀生等十事无染浊过失,生无量福德速得无上菩萨,要大菩萨堪行此事。此有二种:一实行,二变化。实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