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吕氏春秋两则
Posted 春秋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吕氏春秋两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氏春秋两则
1、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哲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讽刺那些做是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是主观判断的人。
加点字
过:经过
方:正在,正要
引:牵,拉
故:原因,缘故
善:擅长,善于
遽(jù):就,遂
任:处理
亦:也
必:一定
悖(bèi):荒谬
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哲理】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问题。
涉:渡
其:他的
坠:落
自:从
遽:急忙,快
契:用刀刻
是:这
吾:我
坠:落
从:按照
求:寻找
之:指丢失的剑
若:像
惑:糊涂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3、循表夜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循表夜涉译文:
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作了标记,澭水暴涨,楚国人不知道,按照标记夜里渡河,淹死者一千多人,军队惊叫发出的声音好像房屋倒塌一样。先前标记的时候可以通过,现在水已经变化而增多了,楚国人还按照标记通过,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寓意】
处理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灵活多变。
相关参考
《吕氏春秋》一统思想初探 《吕氏春秋》是战国后期政治一统趋势的产物,它在编纂上以统一全国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大一统的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吕氏春秋》为西汉文化和政治的一统构架,提供了
《吕氏春秋》一统思想初探 《吕氏春秋》是战国后期政治一统趋势的产物,它在编纂上以统一全国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大一统的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吕氏春秋》为西汉文化和政治的一统构架,提供了
吕氏春秋劝学 《吕氏春秋。劝学》(原文)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
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捐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
吕氏春秋去私 原文: 1、去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2、去私: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r
吕氏春秋下贤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为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
1.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2.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4.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
职场励志故事两则《庆幸自己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文/赵元波日本的游泳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在进行游泳训练时有独到的秘诀。那么这独到的秘诀是什么呢?为了解开这个秘密,有一个人专门到过日本
励志小故事两则(一)一位父亲,一次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凡?高生前使用过的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道:“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