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散乱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知识为进步之母,而进步又为富强之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散乱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梵语 viksepa。心所之名。又作散动、心乱。即心于所缘之境流荡散乱之精神作用。亦即心若无一定,则起障碍正定的恶慧之作用。为唯识百法之一,随烦恼之一。大乘广五蕴论(大三一‧八五三下):「云何散乱?谓贪、瞋、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诸论书就其体之假实有异说,其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之说,散乱仅摄于痴分;其二依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之说,则摄于贪瞋痴三种,二义皆以散乱无别体。然就护法之主张,认为散乱另有其自体。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心之散乱,系由弃舍障、远离障、安受障、数治障等四障而起。相关参考
六种散乱如散乱中说。二解 辩中边论下卷六页云:六散乱者:一、自性散乱。二、外散乱。三、内散乱。四、相散乱。五、麤重散乱。六、作意散乱。此六种相,云何应知?颂曰:出定、于境流,味沈掉、矫示,我执、心下劣
六种散乱如散乱中说。二解 辩中边论下卷六页云:六散乱者:一、自性散乱。二、外散乱。三、内散乱。四、相散乱。五、麤重散乱。六、作意散乱。此六种相,云何应知?颂曰:出定、于境流,味沈掉、矫示,我执、心下劣
意思为:众生的心有五种的散乱,即一、自然散乱,谓众生的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二、外散乱,是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的分别;三、内散乱,是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四、麤重散乱,是计我我所
自性散乱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自性散乱者:谓五识身。由彼自性,于内静定,无功能故。
外心散乱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
外心散乱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
心散乱有六种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心散乱有六种者:一、作意心散乱。谓诸菩萨、弃舍大乘相应作意,退习声闻独觉相应下劣作意。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三、内心散乱
心散乱有六种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心散乱有六种者:一、作意心散乱。谓诸菩萨、弃舍大乘相应作意,退习声闻独觉相应下劣作意。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三、内心散乱
内散乱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内散乱者:正修善时,沈掉味着。谓修定者,发起沈掉及味着故;退失静定。
内散乱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内散乱者:正修善时,沈掉味着。谓修定者,发起沈掉及味着故;退失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