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西方为何习惯性的歪曲中国

Posted

篇首语: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西方为何习惯性的歪曲中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嫉恨还是蔑视:西方为何习惯性的歪曲中国

  关于偏见和误解,还有另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那就是我在德国机场所见到的滑稽一幕。

  2008年的时候,我去德国出差,要在法兰克福转机。当旅行社帮我们办理转机手续时,我看到了机场里的一块大屏幕,上面在反反复复地播放着什么。

  我们听不懂德国话,但看图像,是一群中国军人,穿着军大衣,戴着大棉帽,一看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他们正在枪毙人。

  “砰”,倒下一个;“砰”,又倒下一个。细看之下,发现讲的是中国。这不是瞎扯吗?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找来这些过时的录像——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中国,而他们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更可气的是,他们用这些20世纪70年代的录像,来指责中国的现行政策,实在是“张冠李戴”。

  类似的事情举不胜举。2010年3月,西藏发生打砸抢烧事件,3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网站上刊登题为“藏人描述持续骚乱”的报道,所用配图是西藏当地公安武警协助医护人员将骚乱受伤人员送进救护车的场景。然而BBC给出的图片说明却写道:“在拉萨有很多军队”,似乎完全没有看到救护车上大大的“急救”两字。在《泰晤士报》等媒体的报道当中,“军事镇压”、“武力管制”、“藏人被杀数百人”等文字随处可见,全然不顾事件的骚乱本质和事实真相。

  同样在1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法新社在各自网站上使用了一张描述一辆车正向两名平民驶来的图片,虽然CNN网站的图片说明写的是“藏人向军车投掷石块”,但图中却看不见类似场景。

  事实上,当时军车旁有约10名暴徒在向军车投掷石块,只是CNN和法新社未选取这种客观描述暴徒恶行的照片。而德国《柏林晨报》网站则将一张西藏公安武警解救被袭汉族人的照片硬说成是在抓捕藏人;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网站刊登图片称,中国军人将藏人抗议者拉上卡车,可图片中明明是印度警察;德国NTV电视台也在报道中将尼泊尔警察抓捕藏人抗议者说成是“发生在西藏的新事件”。

  2011年6月下旬,号称欧洲发行量最大的德国媒体《图片报》竟以“中国入侵”为主题做了系列报道,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并配以“中国经济开始蚕食欧洲”、“中国给予德国的大订单都是出于自身利益”、“中国每年杀狗1?郾5万只”等哗众取宠的标题。

  ★西方为何舍客观取偏见

  一直以来,西方似乎已经习惯于歪曲地理解和报道中国,在他们的眼中,对中国的偏见远远盖过了现实。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一种解释是,中西方一直以来存在的对立和敌对情绪以及思维惯式和价值理念的差异,让部分西方民众在理解中国时,不可避免地带上偏见。

  其实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解释在于,一些西方政客为了政治需要,故意歪曲事实,以此来谋取政治利益。以西藏事件为例,在德国,一些政客和媒体一直对达赖集团持有某种同情,时常就西藏问题批评中国。而这往往是他们获取选票的一种方式。这些掌握舆论工具的人故意在骗人,而被骗的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中的确有人对中国的崛起心怀恐惧,看不得中国的繁荣壮大,所以,政客的欺骗刚好也迎合了他们的胃口;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太少了,他们往往以为,那些掌握舆论工具的人介绍的那个中国,就是现实的中国。

  这些年来,我常常会听到外国朋友这样向我感叹,“中国经济发展好快!”“中国人真是有钱!”。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有钱”不仅体现在企业投资上,更体现在中国游客的“钱包”上。在巴黎著名的老佛爷百货商场,每天平均接待中国游客一万人次,设有专门的中国客户服务部。而香榭丽舍大街上越来越多的国际名牌店也开始雇用会讲中文的店员。

  一方面,他们对中国人出手的大方感到震惊,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感到困惑,因为在他们阅读的新闻报道中,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甚至只是欧洲人的零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奇怪,为什么新闻报道和他们看到的事实有如此大的出入!

  其实这正是问题所在,西方媒体在介绍中国时,已经习惯性地只讲落后一面,在一些欧洲人的印象中,中国人现在仍然穿着长袍,留着辫子。几年前我们去欧洲,还有人问,你们中国有电冰箱吗?一些欧洲人甚至不能理解,这个在他们印象中落后几百年的古老国度,现在几乎是每人拥有一部手机了。

  因为生意关系,我接触过大量的外国人。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其实非常匮乏,主要依靠来自媒体的报道。而这些报道,许多时候又往往有失偏颇。比如,一些美国媒体热衷炒作美中贸易摩擦,但往往又缺少全面分析。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媒体往往只报道中国外汇储备超过万亿,却很少报道中国用相当一部分外汇买了美国的债券,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不少美国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咬定中国与美国的贸易不公平,美国吃了亏。

  除了媒体,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则来自他们现实中接触到的一些现象,而仅通过一些现象得出的结论也自然难免不客观。举个例子,美国人对中国经济的印象首先来自于他们直接使用的商品,所以说到中国的经济,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中国人的日子过得很好了。”因为他们认为,美国人平常用的东西既然都是中国制造的,那么中国人用的和我们一样,当然日子就不错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有许多商品是美国公司为美国市场设计、生产的,即使在中国制造,中国也买不到。而且,中国企业往往是按订单制造,获利有限,中国普通工人的收入并不高,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差别很大。

  ★误解不只限于西方

  实际上,对中国的误解,并不只限于西方。

  在独联体国家,这样的误解也时常出现。一位中国记者前往当地采访时,竟然被当地人问道:中国人是不是在屋顶上种庄稼(言外之意,中国人多、地少、相对贫困)?中国人是不是还留着辫子?

  在乌克兰,一些报纸还在转载关于几个有关中国贫穷的笑话:在一个发电站里,数百万个中国人趴在橡胶木地板上,穿着丝绸睡衣进行摩擦发电。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人是靠人踩着人才爬到太空轨道的。

  当地的一些人往往还容易将中国人误认为是韩国人和日本人。因为当地人大多认为,穿得比较体面的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不是韩国人就是日本人。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很多的自行车,人们还有着狂热的革命热情。

  中国的“哈韩热”很盛,但韩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却也非常有限。我看到一篇报道:一位在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说,有一次,他和一位韩国朋友一起聊天,由于这位韩国朋友没去过中国,所以对中国很好奇,不断地问他关于中国的事情。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谈笑间,这位韩国人突然很认真地问:中国有没有汉堡包和可乐?当他很认真地回答说中国不但有汉堡包和可乐,而且遍布在中国各个地方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大概有几百家店时,他的这位韩国朋友惊讶得合不拢嘴。

  我还看到过一篇报道,一位中国记者写道,2010年,他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几位瑞典友人对他轮番发问:“中国人知道诺贝尔吗?”“中国如果举办颁奖仪式,人们是不是都穿着唐装或长袍?”他驻英国的同事也被人问到,中国人是不是爱吃猫肉、老虎肉。几个泰国学生赴中国留学前,甚至认真地咨询他,要不要带方便面和被子,因为“据说中国的被子质量差”……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出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相信很多人都被问到类似问题:中国有没有电脑?中国有没有汽车?中国有没有电饭锅?中国有没有电视?……面对这样的提问,一方面,我们惊讶于别人的无知,另一方面也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是21世纪啊,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对此,瑞典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翰·拉格奎斯特曾有一番解释,他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了解要比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困难得多”。在他看来,国家间的相互了解至少有两个前提:要么有渊源,比如在历史上分分合合的瑞典、丹麦、挪威三国,彼此了解就很深;要么有利益牵扯,比如瑞典与美国及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很早以前就有往来,而且在政治立场、贸易地位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利益联系。“但是,中国距离瑞典太远了,即使是成规模的经济往来,也是近20年的事,再加上巨大的文化差异,瑞典人及其他欧洲人不了解中国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中国的印象,多数人只停留在历史的记忆,或是从媒体的报道中得到的,这些人往往会人云亦云;还有的人虽然去过中国,可由于接触的层面过于单一,对中国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某一方面,或者认为中国很发达,或者认为中国问题多多,但这些人的说法往往会成为媒体的论据。”拉格奎斯特在其新书《中国在全球化的中央》中说,一个外国人生活在瑞典的一个城市,就可以基本了解瑞典的全貌;但一个外国人至少要在中国的10个城市生活过,才能对中国有个大概的了解,因为每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人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当地方言,都完全不同。他提醒那些想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至少每年去中国一次,否则你一定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因为这个国家无论是什么地方,不是每年,而是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够分量的大国是不会被骂倒的

  不过,话说回来,说外国民众对中国一无所知也有些冤枉,很多人知道中国餐馆、唐人街、熊猫、长城,还知道中国最流行的一道菜是宫爆鸡丁。

  事实上,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越来越快,各国了解中国的渴望也愈发高涨。位于埃及首都开罗金字塔大街附近的中国文化中心,总是挤满了埃及学生,争着听中国文化讲座、看中国电影、学中国功夫、参加中国知识竞赛。在泰国,目前除了11所孔子学院外,开设中文教学的高校已达70多所,各种汉语培训班数以千计,泰国教育部今年还计划在2000所中小学开设华文课程。

  在英美等西方大国的精英阶层中,更不缺乏关注、研究中国的人士,他们之中有专门负责中国或亚洲事务的政府高官、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商人或跨国公司高管、多年驻中国的记者。他们当中不仅很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有的人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了解和把握,甚至比普通中国人还强。今年4月份,我去欧洲参加家具展,在普罗旺斯就遇到一位老先生,他和我大谈中国内政,十分精通,竟然连“十二五”规划都能细评。

  毫无疑问,这部分人对华的印象和态度,在该国的对华政策、贸易和文化往来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正在日益改善着中西方之间的关系。

  然而,正如拉格奎斯特所说,“有一种人尽管很了解中国,但出于文化上的差异,或是由自身利益出发,他们对中国的描述及态度是有选择的”,他们更关注中国所谓的民主、人权等话题。

  我曾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位中国学者在美国某所大学进修时,其导师要求她就中国计划生育问题做个讲座。由于许多信基督教的美国人反对堕胎,结果那天的报告会成了美国学者的“声讨会”。这位中国学者在“答辩”时举了个例子:“如果你们一家每月挣6000美元,养一个孩子时生活很好,有两个孩子时生活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可当你有五六个孩子时,你就要向政府要救济。”

  “再比如,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本来只能住一个人,可现在里面已经有了10个人,你还要硬往里面塞人,搞得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还提什么人权?”

  后来,这位中国学者的导师去了一趟中国,当他在长城上被挤得无处立足时,他说道权:“看来我们要重新评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美国人只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有失公允,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中国想想”。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卡特访华上。美国这位总统也曾就计划生育问题质疑中国,他和邓小平说,计划生育是破坏人权。邓小平告诉他,如果不搞计划生育,多生出来的人,美国收不收?卡特连忙摇头:NO、NO。西方很多人之所以老拿中国人权做文章,其实都是为了博取选票。同样的事情要真是落到他们头上,就又是另一种看法了。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误解很多时候来自于不了解。由于中西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不同。西方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使人们有精力关注动物权益保护这样的事务;西方文化对自由和个人主义的崇尚,令他们对中国人权问题十分关注;而宗教和文化信仰的不同,又让不少西方人质疑中国的堕胎和死刑。由于意识形态的隔膜,一些国家对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形成习惯性印象,这些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使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自觉地”戴上了有色眼镜。

  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历史上就不系统,一开始充满虚假的东西,甚至把传说看成真实;到了近代,有了解的意图,却缺乏了解的途径。这其实也从侧面提醒我们,中国应该在国家形象推广上做更多的努力。

  目前,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还较小。中国新闻媒体的主要受众是国内百姓,在国际上的影响有限。中国还没有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路透社这样的世界级媒体,国际新闻的话语权基本上被美欧所控制。由此导致“中国形象”一边倒,引来误解也很正常。

  随着中国的发展,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多以及互联网提供的海量资讯,相信外国人对中国浅层次的误解会慢慢消除,那时候,别有用心的人再要刻意“误解”中国,就会变得没有市场了。

  我们应该认识到,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实力和中国适应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是一个彼此磨合的过程,在互相适应新角色的过程中,双方都在学习。中国人应该学习如何做一个“大国国民”,要适应别人对自己的“不适应”,因为曲解和误读是必然的现象。

  中国面对世界的各种看法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能逆来顺受,也不能一触即跳。一个文化需要有自信,一个社会需要有韧性,出现误解要客观地回应,把事实解释清楚,如果真是负面事件,也要坦然面对,不要急于掩饰,更不必摆出防御架势激烈地反应。没必要认为只要是批评就是“辱华”,一个够分量的大国是不会被骂倒的。

  ★他们会不会误了到中国的航班?

  不过,面对中西方之间的隔阂和误解,我担心的其实不只是中国自己,还有站在对立面的西方国家。因为,长久以来的偏见,不仅伤害了中国,其实也在影响着西方的发展和进步。

  我曾读到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的埃莉诺·米尔斯,他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记叙的就是她自己一次震惊的中国之旅。

  她在文章的开头写道:我通常不是这么悲观的人,不过,最近的一次中国之行迫使我改变了视角。我从希思罗起飞,11个小时之后抵达上海。它看着像是未来。这里大得叫人难以置信。即使是从空中俯瞰,中国的这座超级城市——人口达2000万——也似乎绵延无尽。一模一样的以马口铁为屋顶的蓝绿色工厂不计其数;一排排崭新的高楼,仿佛无边无际的玩具积木均匀分布。而机场……

  我是从希思罗最新、最漂亮的第五航站楼出发的,那里人挤入,弥漫着一股汗味,到处都是航班延误的旅客,感觉就像第三世界的公共汽车站。而上海的机场一尘不染,它有两个崭新的航站楼,相比之下,希思罗的第五航站楼就像是可怜的小温室。

  埃莉诺·米尔斯发现,在中国,人们正以惊人的速度修建高速铁路;他们的目标是联结重要城市,促进贸易和就业。中国人对西方品牌十分着迷。在上海机场有一家契尔氏化妆品专柜,酒店内供应法国“好妈妈”牌果酱,飞机上的广告大力宣传法国化妆品,年轻的中国女人自豪地炫耀其芬迪、香奈儿和路易威登手袋。

  但她同时注意到,在这片消费狂热和对时尚的追求中,英国品牌却不见踪影。她只是看到了一些假冒的巴宝莉雨衣以及一篇声称成功的标志是拥有一辆路虎揽胜汽车的文章。但别的就少得可怜了。

  这些发现强烈地刺激着她,埃莉诺·米尔斯在文章的最后写道:

  我们必须变得更有激情和活力。中国青年学习英语(这是全球商业语言),他们凌晨3点起来收看现场直播的英超联赛,他们崇拜贝克汉姆和他的妻子维多利亚。英国有其内在的优势:我们应该利用这个优势。有朝一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英国公司为何会如此悲惨,完全不见它们的影子呢?

  英国已变得自满而懒惰,因种种社会福利和权益而臃肿不堪。我们的机场是拼拼凑凑修建而成的,改进机场的提议遭到了强烈抵制,甚至连一项前后一贯的增加航班以帮助我国商人抵达新兴市场的计划都没有,这一切都是同一种疾病的表现。

  未来正加速把我们抛在后面;若想赶上,我们必须觉醒,发现眼前的机遇并意识到形势何其迫切。

  为了引起更多人注意,埃莉诺·米尔斯给自己的文章起了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振作起来——不然会误了去中国的航班。

  以我的了解,绝大多数国家的百姓其实不光不了解中国,什么美国、日本、俄罗斯,不管知名度多高,只要跟自己的生活没关系,他们都缺乏了解的欲望。瑞典《城市报》前段时间进行的调查显示,当提起美国时,瑞典人印象中排名前三位的关键词是伊拉克、麦当劳和好莱坞;而说起俄罗斯,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克格勃;至于中国,排位靠前的是中餐馆、廉价商品和共产党。

  正如埃莉诺·米尔斯所说的那样,这种状态其实很可怕,这就像是大唐盛世,万国来朝,中国的自大自满一样——当有一天,西方睁开眼睛,突然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中国时,可能已经不仅仅是震惊,而是被甩下之后的落寞和悔恨。

  文章摘自《再给中国二十年》作者:徐国芳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西方为何要借少数民族贵族扰乱边疆

  清朝末期是中国历史最腐败的时期,国内民族矛盾越演越烈,西方早已虎视眈眈的借此侵略中国。而当时张格尔叛乱是该时期发生在新疆地区的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是英国利用浩罕政权和流亡国外的喀什噶尔贵族后裔发动

传统文化 西方为何要借少数民族贵族扰乱边疆

  清朝末期是中国历史最腐败的时期,国内民族矛盾越演越烈,西方早已虎视眈眈的借此侵略中国。而当时张格尔叛乱是该时期发生在新疆地区的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是英国利用浩罕政权和流亡国外的喀什噶尔贵族后裔发动

文史百科 中国有歪曲历史吗?

在国家属性上来说,新中国一直走实事求是的道路,从来不会也不可能刻意扭曲篡改历史。戏说作品除外,它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史书的严肃性,却多了很多的娱乐性,虽然具备一定的危害性但不具备深远广流传的传播性。并且社

文史百科 明式家具为何让世界疯狂

你可知道明式家具是如何被西方主流社会精英所认同和喜爱的?到底这些家具有什麼样的魅力,能穿透时空,横越东西,教二十世纪末的西方世界为之着迷?佳士得纽约1996年秋拍“重要中国家具——(旧金山)中国古典家

文史百科 明式家具为何让世界疯狂

你可知道明式家具是如何被西方主流社会精英所认同和喜爱的?到底这些家具有什麼样的魅力,能穿透时空,横越东西,教二十世纪末的西方世界为之着迷?佳士得纽约1996年秋拍“重要中国家具——(旧金山)中国古典家

文史百科 盐城为何称“瓢城”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历经千难万险,双脚终于踏上中国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激动地在自己的游记里这样描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这位西方探险家惊叹的地方就是中

传统文化 风水学说为何受外国人热捧

风水学说为何受外国人热捧风水说不仅仅在国内发扬光大,在外国也很有吸引力,外国人把它看成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各种中国文化遗产在西方的影响正在扩大,“风水轮流转”、“看风水”、“风水宝地”,这些不少国人常

传统文化 风水学说为何受外国人热捧

风水学说为何受外国人热捧风水说不仅仅在国内发扬光大,在外国也很有吸引力,外国人把它看成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各种中国文化遗产在西方的影响正在扩大,“风水轮流转”、“看风水”、“风水宝地”,这些不少国人常

传统文化 女儿出嫁为何要带嫁妆

  中国自古有陪送嫁妆的风俗。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去的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送的嫁妆也会不同。一般为结婚的时候娘家人给女方带丈夫家自用的小私房。古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