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胡宏的“性”论探析

Posted

篇首语: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胡宏的“性”论探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宏的“性”论探析

  文章通过分析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的运用,认为其关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层结构的阐述存在不足,并试运用混沌理论对中层结构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进行补充分析。

  关键词: 伯顿·克拉克 混沌理论 高等教育系统 有序 无序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in Burton Clark’s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Transnational Research of Academic Bod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book’s deficiencies in expounding the middle——level structure in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ries to make an additional analysis of the order and disorder in this structure。

  Key words: Burton Clark; chaos theory;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order; disorder

  混沌理论的提出是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作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相齐名的一个重

  大科学理论,混沌理论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革新了经典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混沌理论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即便对高等教育系统来说也不例外。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正是运用了混沌理论。以下先对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和哲学蕴意做一简单介绍,并据此出发,试对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 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

  混沌,亦写作浑沌,英文是“chaos”。根据大英百科全书,“chaos”一词来自希腊文“xaos”,原意指先于一切事物而存在的广袤虚无的空间。混沌理论衍生了一支被命名为“复杂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混沌和复杂性的精深思考,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结构、新的秩序模式,也明白了在无秩序中隐藏着潜在的秩序。混沌理论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一种有序状态的失序可以允许以相当不同的方式来产生新的秩序,而且无序能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最终是有序本身。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有序都是有价值的或好的,所以,简单的对立的说法如“失序是坏的和有序是好的”应该被避免。

  (二) 混沌理论的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混沌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把“表现”的无序与内在的决定论机制巧妙地融为一体。混沌理论是过程的科学而不是状态的科学,是演化的科学而不是存在的科学,它未对世界的终极状态作出完整描述,不是一门哲学学说,但它为科学与哲学本身的新结合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信息,弥补了传统哲学思想的不足。具体而言,混沌理论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和哲学蕴意。[1]

  1。内禀随机性

  内禀随机性,或称内在随机性(inner randomness) 是非平衡非线性混沌系统产生的类似无规的非周期性行为。强调随机性完全是系统自身的属性,而与外在因素无关。简单地说,混沌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近似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不是外因加于系统的,而是系统的内禀随机性。任何事物都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是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混沌的机制在于系统与环境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子系统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严格说来,任何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都会不自觉地导致混沌,只不过混沌的程度不同罢了。

  2。初值的敏感性

  对初值的敏感性是混沌系统的又一显著特征,此即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解它的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一只蝴蝶在北京振翅时搅动了空气,也许很久以后能使纽约产生暴风雨。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初始条件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混沌的特性告诉我们,要重视新生事物的初始成长;原因与结果是非对称的,简单的原因可以引起复杂的结果。反之亦然;传统的方法论必须改变,即做到: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的转变、从线性观到非线性观的转变、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变。

  3。混沌序

  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即它是对周期运动的否定,是周期性运动的破缺。而且,混沌研究还揭示了一种新的秩序的存在,这就是介于已有的有序和无序之间的“混沌序”。它在时间上是非周期性的、在空间上也不规整,蕴含着丰富的随机性,但却绝对不是那种完全无规律可言的混乱和无序。如果说以往的有序是一种无序性可以忽略不计的简单有序,以往的无序是一种有序因素可以忽视的简单无序,那么,“混沌序”则是一种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都很明显、哪一方面都不能忽略的秩序,是有序与无序有机地统一。

  二、 伯顿·克拉克在其著作中对混沌理论的运用及其不足

  (一)混沌理论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运用

  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克拉克将六种权力按层级排列,由底层往顶层依次是:一是底层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层级。第一层级是主要的运行单位——系或讲座——研究所的结合;(历史论文 www.lishixinzhi.com)第二层级是几个运行单位的集合,同时又是大学和学院的一部分,即学部(fculty);二是中层结构,即第三层级。这是最能辨认的层级,即整所大学或学院;三是上层结构,包括第四、五、六这三个层级。它们是日益包罗万象的行政管理实体,第四层级是多校园的学术管理组织,第五层级是州、省或市政府本身;第六层级是最高级层级,即一国的政府及其有关的部局与立法机构。高等教育系统因各种权力之间的矛盾增多而变得日益复杂,系统内的活动受到各种力量的推动和牵制,其纷繁复杂的局面使人困惑。

  伯顿·克拉克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这些矛盾看作是有序状态和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并找出了四类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矛盾:“由学科构成的系统底层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系统上层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本身产生的矛盾;基层单位所特有的矛盾;有序倾向和无序倾向互相转化的演变。”[2]这些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可视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混沌。伯顿·克拉克运用了混沌理论的观点,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打破以往被多数人认为的高等教育系统有序才为合理的思维定势,为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后来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高等教育系统》中混沌理论应用的不足

  但是,伯顿·克拉克在分析高等教育系统三大层级的矛盾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层结构的分析。窃以为,在高教系统有序与无序的矛盾之中,中层结构恰恰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层级,它连接底层和上层,底层和上层并不是直接产生矛盾的,而是分别通过中层结构的传递而产生或者调和矛盾的。而在此传递过程中,矛盾直接演化成了上层与中层、中层与下层的矛盾,而中层结构的自身也同样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系统的上层与中层、中层与下层的矛盾中,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制的权力关系。因为大学既具有古典组织理论所称的“科层制”特点,又是现代教育组织理论所称的“松散结合系统”,是为双重结构系统。之所以存在双重结构系统,主要是因为大学存在着双重权力系统——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这种学术权力掌握在教师、学术人员甚至是学生手中,而且行政权力并不能对学术权力进行完全的控制。因此,作为中层的院校层级,一方面面对着作为上层结构的系统的行政权力,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作为下层结构的学科的学术权力的挑战,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而伯顿·克拉克运用混沌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系统,显然更注重了代表行政权力的系统以及代表学生权力的学科的分析,而忽略了起平衡、枢纽作用的院校层级的分析和深入阐述。

  三、 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的思考

  伯顿·克拉克从混沌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提出了权力要分享,模糊性合理,见解可谓独到。在结合混沌理论及其分析的基础上,试补充笔者的一些粗浅见解,盼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

  (一)系统与院校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伯顿·克拉克对上层结构的系统特征的阐释令人信服:“总之,上层结构的特征是统一,它的最高信条是:系统化,再系统化,不要让任何不规则现象逃过你的眼睛。”[3]相对系统而言,院校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以及相互竞争的个体,则更趋向于松散与无序。

  大学自治作为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大学理念的支柱,驱使着“大学自身总是竭力希望摆脱国家和外部集团的控制,寻求自治权。”[4]大学自治要求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性,要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大学的任务在于提供最有利于思维、实验和创造的环境,大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模式等等都是大学自主权,属于大学自治的基本内容。并且,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写道:“如果所有学校都由一个政府机构来管制,就很难有真正的学术自由。”[5]因此,基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出发点,院校相对系统而言,表现出以无序为主的表征。

  此外,市场竞争作为外部对大学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也驱使着院校层级的无序倾向。初始的竞争一般都是无序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必要的规范增加,无序又会走向有序。“世界的经验证明,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才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实现大学理念的保证。”[6]比较欧洲大学以及美国大学的发展史便可知,以政府管制为主的欧洲大学便因过于的有序而失去了活力,而高度竞争化的美国大学却在竞争中激发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超越欧洲大学而成了世界主导。出于竞争的需要,无序的特征总是在院校层级萌动。

  总之,无论是从大学的传统理念还是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情况来看,院校层级相对于系统,以无序特征为主。在与以有序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系统的博弈中,两者的角力决定着混沌的发展变化。

  (二)院校与学科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院校层级在与系统的比较之中,更倾向于无序,但若与学科相比较,它却摇身一变,变作了管理者的身份。从系统的要求中附加而来的威权以及自身治理的需要,使得院校在面对学科之时,更多地倾向于有序的特征。

  在以松散无序为主的学科结构面前,大学扮演坚定的领导者以及有序的管理者角色。对此,密歇根大学前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James J。Duderstadt)在其《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一书中有相当周到的论述——“经常地,所有大学往往只是对外部压力和机遇作出反应(甚至是反抗),而不是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去决定和追寻它们自己的目标。它们往往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重视’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7]因此,“大学计划的实施经常被教师和工作人员抨击为官僚作风”[8],以“自由”为名的大学教师一般“高度分裂,只在自己狭窄的学科领域工作,并反抗那些动摇他们舒适地位的变革,即使这些变革明显地能使大学从中获益。”[9]“很多教师对将大学与公司及政府机构相提并论非常恼火,他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无政府运行状态极为自豪。”[10]因此,现实的情况是,在学科的面前,院校扮演了“系统”的代言人的角色,学科的无序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抗系统的有序,而是表现为与“系统”的代言人——院校的对抗上。

  (三)院校自身的有序与无序

  从以上分析可见,院校作为中层结构,因其角色及职能的缘故,使得其本身就成为一个矛盾体。占优势的到底是有序的逻辑还是无序的逻辑,似无定论。并且究竟是以有序的逻辑为主更能促进大学的发展,还是以无序的逻辑为主会更为大学增添活力呢,世界各国情况也并不一样。只能说在以行政为主导的国家,其有序的特征会相对更强,但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国家,其无序的特征可能会更加突出。但这又不是绝对以及一成不变的。初始的无序也会导致有序,初始的有序也会走向无序。事实上伯顿·克拉克所用的美国的研究生层级大学的建立过程的例子用在此处便颇为适合。当时美国新兴大学为了在长达200年之久的学院地盘上为科研和高级职业培训谋取一席之地而自由地进行实验、模仿和竞争逐渐形成的。在这场无序的竞争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脱颖而出,老牌的哈佛大学吃了苦头,有名望的教授纷纷离哈佛而去,加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别处的著名教授在调换工作时,也不再选择哈佛。随着研究生院的普及,各高校界定了新的任务——研究生教育。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上级行政部门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混乱的竞争和随波逐流的行为竟然导致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局面。[11]最初的无序导致了有序,并且是更大的创造性、复杂性以及有序本身。

  参考文献

  [1]蒋洪池。从混沌理论看高等教育系统的“有序”和“无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6——98

  [2][3][4][11]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29,232,279,237

  [5][6]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3,42

 

  [7][8][9][10]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8——110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础、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则、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其道德修养的方法

传统文化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础、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则、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其道德修养的方法

传统文化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础、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则、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其道德修养的方法

传统文化 独特的理欲观

独特的理欲观  胡宏的“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理欲观与正统理学有很大不同。在处理天理与人欲问题上,他主张两者共同处于同一生命体之中,不能截然分开,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

传统文化 独特的理欲观

独特的理欲观  胡宏的“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理欲观与正统理学有很大不同。在处理天理与人欲问题上,他主张两者共同处于同一生命体之中,不能截然分开,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

传统文化 独特的理欲观

独特的理欲观  胡宏的“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理欲观与正统理学有很大不同。在处理天理与人欲问题上,他主张两者共同处于同一生命体之中,不能截然分开,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

传统文化 胡宏“封建”思想研究

胡宏“封建”思想研究  本文以胡宏有关“封建”的论述为中心,具体考察其在不同时段、不同政局下的论述变化。其论述大致由肯定郡县制,只是修正郡县制在实行时的

传统文化 胡宏“封建”思想研究

胡宏“封建”思想研究  本文以胡宏有关“封建”的论述为中心,具体考察其在不同时段、不同政局下的论述变化。其论述大致由肯定郡县制,只是修正郡县制在实行时的

传统文化 胡宏“封建”思想研究

胡宏“封建”思想研究  本文以胡宏有关“封建”的论述为中心,具体考察其在不同时段、不同政局下的论述变化。其论述大致由肯定郡县制,只是修正郡县制在实行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