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僧制什么意思

Posted 僧尼

篇首语: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僧制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关匡正僧尼行为之制度。又称清规、僧禁。即于僧团除戒律之外,另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之制度或清规。我国僧制约始自东晋道安所订之僧尼轨范,包括行香、定座、讲经、上讲、布萨、差使、悔过、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等诸法。至北魏时代,诸帝极重视僧制,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诏立僧制四十七条。宣武帝永平元年(508)秋,敕令僧众犯杀人以上之罪者,依俗法处断,余犯悉由中央僧官机构昭玄寺以内律裁决。翌年又制定僧尼治罪之法,禁止僧尼积聚八不净物,或藉三宝之名贷款供他人营利。孝明帝时(516~528),律学大师慧光作仁王七诫及僧制十八条,惜今皆不传。此仁王七诫或依仁王般若波罗蜜经所立。又南朝刘宋之沙门僧璩曾撰僧尼要事二卷。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竟陵文宣王撰僧制一卷。梁武帝普通六年(525)任命光宅寺之法云为大僧正,法云即制定僧制,作为后代之规范。至隋代,文帝开皇十五年(595)敕令有司辑录大小乘经典中禁约沙门之法语而成众经法要十卷。唐开元年中(713~741),制有道僧格,谕令僧尼、道士等,不得饮酒、食肉、食五辛、作乐、赌博、著华服等。其后,禅僧百丈怀海制定清规。历代丛林即依此清规为蓝本,作权宜性之增减。至元代,奉敕重修,称为敕修百丈清规,为历代寺院之基本法规。

相关参考

佛教 亡物入僧制意什么意思

亦名:亡僧物入僧制意、亡五众物入僧制意、亡人物入僧制意,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制意者:(一﹑不入佛法)所以五众亡后,皆入僧者。生则依三宝出家,而物不入佛法。以出家六和,同遵出要。身行所为,莫不为僧法所

佛教 僧制非法通得吉罗什么意思

亦名:僧制非法制罪,行事钞‧僧网大纲篇:「问:『非法制中罚取财物,犯重罪不?』答:『不犯重罪,由当时僧众同和共作,后依制罚得不犯。非不犯作非法制罪。』」资持记释云:「决犯中,恐疑罚钱非理,成犯盗故。答

佛教 国统什么意思

北朝东魏之僧官名称。此僧官系依据僧制,治理杀人罪以外,触犯他罪之僧尼。原称昭玄统。其下设有国都(原称昭玄都维那)。僧官制始于魏晋南北朝,初立者为后秦姚兴,北魏道武帝于皇始年间(396~397)设立道人

佛教 国统什么意思

北朝东魏之僧官名称。此僧官系依据僧制,治理杀人罪以外,触犯他罪之僧尼。原称昭玄统。其下设有国都(原称昭玄都维那)。僧官制始于魏晋南北朝,初立者为后秦姚兴,北魏道武帝于皇始年间(396~397)设立道人

佛教 国统什么意思

北朝东魏之僧官名称。此僧官系依据僧制,治理杀人罪以外,触犯他罪之僧尼。原称昭玄统。其下设有国都(原称昭玄都维那)。僧官制始于魏晋南北朝,初立者为后秦姚兴,北魏道武帝于皇始年间(396~397)设立道人

佛教 国统什么意思

北朝东魏之僧官名称。此僧官系依据僧制,治理杀人罪以外,触犯他罪之僧尼。原称昭玄统。其下设有国都(原称昭玄都维那)。僧官制始于魏晋南北朝,初立者为后秦姚兴,北魏道武帝于皇始年间(396~397)设立道人

佛教 清规什么意思

指禅宗寺院(丛林)组织规程及寺众(清众)日常生活之规则。即禅家僧堂关于大众行、住、坐、卧等威仪所定之僧制,为丛林众僧所必须遵守之仪则。清,为清净大海众之略称;规,为规矩准绳之意。又以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

佛教 清规什么意思

指禅宗寺院(丛林)组织规程及寺众(清众)日常生活之规则。即禅家僧堂关于大众行、住、坐、卧等威仪所定之僧制,为丛林众僧所必须遵守之仪则。清,为清净大海众之略称;规,为规矩准绳之意。又以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