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从林则徐被充军看清朝吏治腐败

Posted 清朝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从林则徐被充军看清朝吏治腐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不仅领导了禁烟运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而且开启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河,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但由于清朝吏治的腐败注定了林则徐的悲剧结局。  关键词  禁烟 师夷长技  提到林则徐稍有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他领导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如果近代史知识再多一点,还会知道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这样一位干国忠良怎么落得被充军发配的下场呢?又怎样从他的被充军反映出清朝的吏治腐败呢?  一、禁烟  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在政治上虽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但是封建社会即将走到尽头;在经济上,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占统治地位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历代统治者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正在缓慢地发展着;在对外关系上,极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企图割断与世界的联系,继续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然而,此时英国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紧随其后,为夺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弱民穷的中国成为他们理想的对象,但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西方国家的商品在中国销路不畅。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的总值为九千六百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的货物的总值仅为一千六百多万银元,只及茶价的六分之一。①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殖民者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他们贿赂清政府官员充当鸦片走私的保护伞,有的官员还直接参与走私。广州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肇庆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往寄顿于炮台附近”。浙江官军也不甘落后。可见,鸦片走私发展成为由军队参与的武装押运储存贩卖的巨大的走私网。英国政府蓝皮书称:“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高级官吏与政府人员,对于走私鸦片的默许,前任和现任巡抚都从中取利,听说北京的军机处也暗中允许”,“他们纵容烟贩从外国船上取走鸦片,有时甚至将官船借以转运”。在军队官吏的保护下,鸦片公开走私。致使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从1799年的4000多箱激增到1839年的40200箱。增长了10倍之多。②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年——1831年),(历史论文 www.lishixinzhi.com)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年——1834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道光十四年至今(即1838年)渐漏至三千余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余万两”。③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和清朝统治,当林则徐向道光帝提出禁烟主张时,清政府内部引起巨大的争论,遭到以军机大臣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为首的官员的反对。如果他们也是从民族利益出发那么他们的争论尚属政见的不同,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之所以反对就连道光帝也认为他们是鸦片走私的最大的受益者。如果鸦片走私一旦被禁止,他们将失去巨额财富。但是由于道光帝支持林则徐禁烟,他们也只好暗中作梗俟机报复落井下石了。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用民族的利益去换取,可见当时清朝的吏治是多么的腐败。难怪马克思也在当时的报纸上发表评论说:“那些纵容鸦片走私聚敛私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都逐渐腐蚀着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之间的唯一精神联系。”当今中国黑恶势力之所以越打越猖狂。竟和当初鸦片走私惊人的相似。这难道与某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没有关系吗?这些官员自甘沉沦丧失了人民公仆的起码的尊严,死心塌地地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执法机关一旦要对黑恶势力采取行动,他们就通风报信使行动落空。这类事件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已经见得不少了。因此要彻底铲除黑恶势力,必须撕破他们的保护伞,清除腐败分子。还社会一片蓝天,还人民一个安宁。  二、师夷长技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外部的世界和时代的变化。早在乾隆时期英国派使者马戛尔尼到中国商讨通商事宜。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安康观看他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火器操法,福安康却冷淡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希奇!”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清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况,所以到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敌情的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④清政府就是在不知己更不知彼的情况下同英国进行较量的。林则徐率先从虚骄自大的状态中惊醒,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还组织编译出《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战舰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遭到了顽固派的攻击和满清贵族的猜忌。清入关后为了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平息汉人的抵抗,开始笼络汉人上层为其统治服务但对汉人又保持高度的戒备心理和排斥,阻止汉人的权力太重,为此,清政府实行“满汉双制”。所以当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时,如不加以阻止,就势必提高林则徐的声望,很多不满于清朝统治现状的汉人,就会聚集在林则徐的周围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这是满清贵族最不愿意和最害怕的结果。还有林则徐提出的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由于林则徐已经设法购买了英制大炮,又从美国商人手里购买了一艘英国制造的商船并改造成为一只战舰,接着又捐资仿制两艘欧式双桅战舰,还搜集并绘制了多种新式战舰图样交给工匠研制。⑤这说明林则徐在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主张的同时,已经着手前期的准备工作了,他的这一主张一经道光帝批准,大清国的新式海军即告问世,国防状况也因之而改变。那么,林则徐在清政府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满清贵族的权力将会受到汉人集团的有力挑战。这当然更是满清贵族和一些别有用心的汉人官僚不希望的,所以他们疯狂地跳起来进行阻挠以一己之私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顾。清政府的吏治腐败昭然若揭。  可见不论是“禁烟”还是“师夷长技”都极大地触犯了贪官污吏和顽固守旧势力的既得利益,他们俟机报复妄图置林则徐于死地而后快。林则徐在禁烟的同时在军事上做好痛击英国殖民者的充分准备,所以,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海面并未捞到便宜,就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负责京畿安全的直隶总督琦善既没有做任何的战前准备,更没有率部抵抗。而是在道光帝面前进谗言。当他同英军谈判时,不是据理力争而是向英国侵略者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严惩林则徐。不久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充军伊犁。  参考文献   1.牟安世著。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  2.齐思和,林树惠,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神州国光社出版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跪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第一课一、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的大量走私给清政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A、损害身心健康B、白银大量流失C、吏治腐败D、军队丧失战斗力2、经过①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东

文史百科 跪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第一课一、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的大量走私给清政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A、损害身心健康B、白银大量流失C、吏治腐败D、军队丧失战斗力2、经过①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东

文史百科 雍正的历史贡献?

第一:就是整顿吏治,雍正做皇子的时候,对康熙晚年政治上的弊端,官场上的腐败,看得比较清楚。雍正他45岁继位,盛年的时候,已经比较成熟了,雍正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连续下了13

文史百科 雍正的历史贡献?

第一:就是整顿吏治,雍正做皇子的时候,对康熙晚年政治上的弊端,官场上的腐败,看得比较清楚。雍正他45岁继位,盛年的时候,已经比较成熟了,雍正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连续下了13

传统文化 郑板桥为民不惜掷乌纱

郑板桥为民不惜掷乌纱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虽被某些史家称为“康熙盛世”,但在这“盛世”的背后,却潜伏着巨大而尖锐的社会矛盾: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横行,富绅巨贾巧取豪夺,百姓不堪其苦。尤其对知识分子的思

传统文化 郑板桥为民不惜掷乌纱

郑板桥为民不惜掷乌纱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虽被某些史家称为“康熙盛世”,但在这“盛世”的背后,却潜伏着巨大而尖锐的社会矛盾: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横行,富绅巨贾巧取豪夺,百姓不堪其苦。尤其对知识分子的思

成语故事 虎头蛇尾

  清朝时期,官场十分腐败,只要有钱就可以捐官。京城的都老爷给皇上上奏折要求整顿吏治。湖南巡抚接到皇上的指令,立即组织手下的文武百官进行考试,并声言对请人代考的人斩立决,当场抓了他二少爷的枪手,此事就

文史百科 从历史方面评价林则徐800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

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的作文

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从秦时的统一到汉时的昌盛,从四大发明到祖冲之的圆周率,国家腐败无能,人民民不聊生,帝国主义列强趁机侵入我国。国家,眼看就要被瓜分,民族,眼看就要被灭亡。危难之中,由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