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踊身七树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踊身七树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据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载,释尊曾跃身空中,身放光明,以照人天,其高七倍于多罗树。净觉师碑铭:「开口万言,音和水鸟,踊身七树,光映天人。」 p6315相关参考
文殊利:男身具七,女身有五漏。 何名七?一有志之,到游行畏;二有主之,行事善掌衡;三有成家之,善能生立;四有安身之,善能君;五有智之,善能是非;六有安邦之,措上下皆;七有定性之,善能,是名男子七
文殊利:男身具七,女身有五漏。 何名七?一有志之,到游行畏;二有主之,行事善掌衡;三有成家之,善能生立;四有安身之,善能君;五有智之,善能是非;六有安邦之,措上下皆;七有定性之,善能,是名男子七
亦名:自然界四别、自然界六相,子题:聚落界、兰若界、道行界、水界、六相、不可分别聚落、七树六间、可分别聚落、僧坊界、无难兰若、一拘卢舍、弓长五肘、俱卢舍、一鼓声间、有难兰若、七槃陀、槃陀、一槃陀、种树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略称四不得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四位梵志兄弟为避免无常之逼迫,遂于预知命终之期后,一人踊身空中,一人隐入巿中闹处,一人遁入大海,一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略称四不得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四位梵志兄弟为避免无常之逼迫,遂于预知命终之期后,一人踊身空中,一人隐入巿中闹处,一人遁入大海,一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略称四不得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四位梵志兄弟为避免无常之逼迫,遂于预知命终之期后,一人踊身空中,一人隐入巿中闹处,一人遁入大海,一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略称四不得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四位梵志兄弟为避免无常之逼迫,遂于预知命终之期后,一人踊身空中,一人隐入巿中闹处,一人遁入大海,一
亦名: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齐、聚落界分齐,子题:可分别聚落、不可分别聚落、七树六间、分齐、种树法、五肘弓,行事钞‧集僧通局篇:「初聚落中有二:(一,可分别聚落)(一、正明聚落分齐)若可分别者,十诵云,于无
大智,文殊菩:文殊菩表智,文殊菩以智慧著。他洞察繁世理,善於引教化,不指引著芸芸生,而且被喻三世佛成道之母,"譬如世小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文殊菩在去世曾身七佛之,迦牟尼佛也曾
大智,文殊菩:文殊菩表智,文殊菩以智慧著。他洞察繁世理,善於引教化,不指引著芸芸生,而且被喻三世佛成道之母,"譬如世小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文殊菩在去世曾身七佛之,迦牟尼佛也曾